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文化生活 > 正文

他的足迹,永留山乡

——追记湖北省十堰市房县门古寺镇人大主席曾有斌

秦楚网-十堰头条讯 特约记者 杜达巍 通讯员 邹战寰 何旭升 报道:连接湖北省十堰市房县门古寺镇狮子岩村和胡家街村的产业路已经修通,即将进入路面硬化,而主导修路的他却看不到硬化通车的那一天了……

他奋战9年的偏远山村房县中坝乡宝石村,随着S318省道中坝至竹山小河段改扩建工程顺利推进,即将成为交通便利的口子村,而为此付出巨大心血的他却再也不能去看一眼,曾答应带妻子和女儿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这个承诺他再也无法兑现……

他就是曾有斌,房县门古寺镇人大主席,7月25日在全镇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会上安排工作时,突发心脏动脉夹层破裂,经全力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5岁。

热爱山乡,带领村民奔富路

7月22日,曾有斌在门古寺镇杨岔山集中安置小区督导水毁河堤修复治理工作。

7月23日,星期六,本来是休息的日子,但他仍在镇上加班,准备乡村振兴迎检工作。

7月24日,星期日,忙完工作的他抽空和妻子一起把父亲从县城医院送回100公里外的老家,当晚赶回县城准备女儿上学事宜。

7月25日,他在全镇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会上安排下半年工作时,突发疾病,倒在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

今年5月初,曾有斌从中坝乡调任门古寺镇人大主席。门古寺镇是房县的重点乡镇之一,辖25个自然村,户籍人口3万多人,面积大、人口多,工作点多面广。

门古寺镇党委书记钱师威介绍,由于镇党政班子配备不齐全,考虑到曾有斌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和农业农村工作的系统性,班子分工调整时安排他分管全镇农业农村工作,包含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水务等方面。在其他乡镇,这些工作都是由几个人分管。“一个人干几个人的工作,他是累倒的。他的离去,对我来说就像失去了一只‘臂膀’,对单位来说,是倒了一根‘顶梁柱’。”钱师威自责对这位好战友工作信任有余、身体关心不够。

熟悉曾有斌的人都知道,他接受组织安排的工作任务时就像战士接到命令一样,总是毫无怨言、立马落实。到任门古寺镇后,曾有斌第一时间进入工作状态。他用一周时间走遍了全镇25个村,实地调研了解各村情况,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走访镇直单位,很快熟悉了全镇基本情况。

作为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大镇,烟叶、茶叶、中药材是门古寺镇的主导产业,发展有了一定规模。但是,曾有斌在调研中发现,各村的产业基地比较分散,没有连块成片,制约了农业产业现代化步伐。

对此,曾有斌认为,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他到任不久,就谋划了4条产业路。”门古寺镇狮子岩村党支部书记饶飞哽咽地说,那段时间,他每天带领镇村干部实地调研、到部门争取项目、牵头征地拆迁、督促建设施工。“仅两个多月时间,几条产业路已修通,即将进入路面硬化施工,产业基地也将连块成片。”

曾有斌在谋划推进全镇农业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联系村工作。门古寺镇胡家街村是曾有斌的联系村,全村1200余人,土地仅有1000亩,人均不到一亩地。根据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曾有斌提出,用好山场资源,建设黄牛养殖场,初步发展黄牛200头,带动群众增收。

曾有斌的妻子吴荣说,农村出身的曾有斌格外热爱农村工作,他深知农村人生活不容易,所以把促进乡村振兴、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自己一生奋斗的事业。“到门古寺镇工作后,他有了更大的平台,虽然很累,但是他很开心,干劲十足。7月7日晚,得知门古寺镇项家河村在全县第二季度乡村振兴示范村拉练中获得第一名的成绩时,他开心得像个孩子,很久没有见到他这么开心了。”钱师威回忆道,“曾有斌对待工作特别认真,做事严谨、程序规范,落实工作质量高,工作交给他办我很放心。他是一位有责任心,能担当的干部。”

今年上半年,门古寺镇特色产取得突破性发展。新增烟叶面积3000余亩,药材基地新增近4000亩,茶叶基地新增近3000亩,分别达到9200亩、6500亩、10924亩,有力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而这一连串数字背后,凝聚着曾有斌艰辛的付出。

心系百姓,对待群众如亲人

2011年,曾有斌在中坝乡工作,乡党委安排他到最偏远的宝石村驻村,一驻就是9年。

宝石村由11个村合并而成,面积占中坝乡的三分之一,与竹山县交界,距乡政府1个小时车程,全村800户2000多人,境内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访矛盾突出,是全乡脱贫攻坚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精准扶贫,精准识别扶贫户是基础性工作。曾有斌亲力亲为,逐户登门核实家庭情况,确保应纳尽纳,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纳入贫困户范畴。宝石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王博回忆,青草坪居民点距村委会30余公里,居住着5户村民,至今没有通公路,干部都不愿意去。曾有斌与村民向导一起,在荆棘丛生的山间小路中徒步4个多小时,来到这几户村民家中了解情况。返回村委会时,几个人的衣服已是“千疮百孔”,身上多处划伤。后来,因李明军、谢吉有两户不愿意搬迁到易迁小区居住,曾有斌又两次到青草坪劝他们搬迁。有人问他那么远的路为啥要亲自去,曾有斌回答:“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我必须去!”

如今,宝石村建设集中安置小区3个,安置易迁户180户540人。青草坪5户群众全部搬迁到交通便利的易迁安置小区居住。

“他对待贫困户如亲人,把贫困户的事当自己的事干。”宝石村支委委员别庆芝动情地说。

贫困户盛基国上有80多岁的父亲需要赡养,下有两个女儿要抚养,一家5口生活贫困。曾有斌待他如亲人,经常上门走访,与他拉家常、讲政策、话发展,联系爱心人士捐款助学,帮助孩子解决上学难题。此外,他还给盛基国送来鸡苗,鼓励他通过养鸡、酿酒增加家庭收入。在他的帮扶下,盛基国两个孩子顺利上学,全家搬进了易迁小区,目前生活衣食无忧。

“曾主席患有高血压,精准扶贫期间,几乎每周都来村里,一待就是好几天,常常忘记带降压药,大家劝他要按时吃药,他却总是说忙完了再吃。”宝石村党支部书记黄继明说,曾有斌把村里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自己当做村里人。

脱贫奔小康,发展产业是关键。曾有斌结合宝石村山地和林场资源丰富的优势,村民有酿酒和养殖的习惯,探索提出好地种烟叶,坡地种雷竹,山场养牛羊,家家酿酒、羊猪、养鸡,同时,建设一个笋干加工车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目前,村里种植烟叶1000余亩、雷竹500亩,养牛1000余头、羊1000余只,年产笋干15万公斤,家家户户养猪、养鸡、酿酒,全村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如今,宝石村由贫穷落后的边远村变成了富饶美丽的口子村,多希望曾主席能再回村里看看。”黄继明哽咽地说。

良师益友,平凡中展现人格魅力

曾有斌出生在房县沙河乡的一个贫困家庭,兄妹3人。因出身贫寒,他从小读书很刻苦,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沙河乡初中任教,后来通过选拔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先后在房县中坝乡、门古寺镇工作。

“他既是老师,又是好友。”与曾有斌共事近10年的中坝乡纪委书记程明回忆,曾主席工作严谨细致,工作标准高,他负责乡机关值班工作期间,每周召开办公室工作例会,总结上周工作,安排一周工作计划。在他的带领下,年轻干部学到了很多文稿处理、办文办会的经验。“才参加工作时,工作经验不足,遇到工作和生活难题就向他请教,他总是耐心地教我方法。后来我担任乡党委组织委员,作为前任组织委员,曾主席给我讲了很多工作经验。”程明感激地说。

去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坝乡党委安排曾有斌到全县乡村振兴示范村中坝乡中坝村驻村,中坝乡党委宣传委员郭敏接替他驻宝石村。“曾主席是个热心人,为了让我尽快熟悉驻村工作,他把宝石村的基本情况详细告诉了我,还特别嘱咐我要妥善处置好S318省道中坝至竹山小河段改扩建工程征地拆迁补偿工作。”郭敏说。

7月27日,遗体告别仪式现场,曾有斌生前的同事、同学、亲友、学生等400余人自发来到殡仪馆,依依不舍地送他最后一程。

在家中,他是顶梁柱,是全家的希望。母亲去世早,父亲患有糖尿病,妻子视网膜脱落,高度近视,还患有神经性耳聋,女儿读高二,家庭的重担落在曾有斌一个人身上。

乡镇工作繁忙,曾有斌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与家人聚少离多,根本无暇照顾妻子和孩子。妻子几次去十堰城区医院看病,曾有斌忙于工作没能陪同。“爸爸曾几次答应带我带我去他工作的地方看看,每次都因为工作繁忙没时间陪我而取消,现在父亲不在了,我要带上妈妈一起去看看他曾经工作的地方。”女儿泪流不止地说。

虽然工作繁忙,但曾有斌每个月都会抽时间回趟老家看望年迈的父亲。“他很少请假,有几次请假都是为了照顾生病住院的父亲,但是请假耽误的工作他每次都会加班补起来。曾有斌常说,拿着公家的工资,就该多为百姓做事。”钱师威回忆道。

曾有斌平时十分节俭。门古寺镇党委组织委员杜彬瑞回忆:“曾主席很节俭,穿着很朴素,平时换洗的衣服就几件,工作多年,一家人仍居住在十几年前的老房子里,开着一辆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二手车。”他去世的那天早上,他穿着一件多年前花90元钱买来的已经变形了的黑色T恤出门,妻子埋怨他不讲究,让他换一件好一点的衣服穿,曾有斌却说:“这衣服挺好,穿着很舒服。”妻子吴荣怎么也没想到,这竟是他和丈夫的最后一次对话。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曾有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理想信仰与责任担当,用生命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深情。他的足迹将永留山乡,他的身影人们将永远铭记。

[责任编辑: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