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经济大家谈 > 正文

经济大家谈 | 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谈之四

经济大家谈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张俊伟

编者按: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推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为了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学习和宣传,人民论坛网将连续刊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俊伟研究员撰写的系列解读文章,从多个侧面解读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今天,我们推出第四篇——《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突破了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但是,讲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能够与市场经济共容,并不意味着两者就不存在任何矛盾。只有当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浑然一体地结合在一起时,市场经济才能够像推动资本主义发展那样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经济离不开政治,政治也离不开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与政治的辩证统一。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方面的优势,把“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以此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引领改革走向深入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改革的突出特点是“破”,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思想的指导下,全国各地区、各部门都在“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都在“放权让利”。在激发经济活力,改变社会面貌的同时,“双轨制”带来了大量的制度真空和制度摩擦。上世纪九十年代,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做出部署,随后多项重大经济改革措施快速出台:对国有企业实施公司制改造,“抓大放小”、盘活国有资本存量,改革工商税制、公平内资企业税收负担,推行“分税制”改革、明晰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对国有银行实施商业化改造,实施“债转股”、解除国有企业过重的债务负担,推进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制度改革、解除“企业办社会”的责任,等等。通过上述市场化改革,我国构建起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本世纪前十年,随着政府财力的显著增强,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弥补“市场失灵”,在加快构建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公共服务(教育、科技、公共卫生、交通、通讯等)、保护生态环境乃至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等方面,都有精彩的表现。就这样,经过30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基本建立起来了。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仍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生产要素闲置与社会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并且,由于改革进入深水区,上述问题相互交织,甚至互为因果,解决起来难度明显加大。在此背景下,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进行新的理论概括,用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来引领各项改革工作。

面对新情况、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时度势,对政府和市场关系做出新的理论概括,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定位由“基础性作用”调整为“决定性作用”,是我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认识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为了避免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带来认识上的偏差,总书记又明确指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总书记还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既要‘有效的市场’,也要‘有为的政府’,努力在实践中破解这道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上述理论创新,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下,经济体制改革以深化“放管服”改革、改善企业营商环境为中心,在“打造有效的市场”和构建“有为的政府”方面各项改革措施频出,改革步伐蹄疾步稳,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强化市场机制,打造“有效的市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党中央在国有企业及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乃至“反垄断”等领域推出诸多改革举措,不断推动“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取得新的进展,显著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主体。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做强做优做大。经过多年改革,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但同时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弊端,为此,有关部门立足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的主营业务和核心业务范围对企业实施了分类改革。其中,商业类国有企业要按照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要求,加大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力度,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公益类国有企业则要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在经营上引入市场机制,同时在产品或服务价格等方面接受政府调控。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还大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

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动市场体系建设。在金融领域,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在此基础上推进金融改革和市场开放,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强中小投资者、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在促进人员流动方面,“以人为本”推动新型城镇化,大幅降低或放宽大中城市外来人口落户门槛;稳步推动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推动医疗保险跨区结算。在土地市场方面,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保障失地农民获得合理补偿;允许、鼓励农村符合条件的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交易,推动建设用地指标有序流转;积极开展农村“三块地”改革,为盘活农村集体用地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在保护产权方面,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等环节入手,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手段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在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方面,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惩处力度,建立和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推动诚信社会建设。同时,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建设,为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完善重点领域价格形成机制,打破自然垄断。明确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把政府定价的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推进政府定价项目清单化,推进政府定价公开透明。同时,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深化自然垄断行业改革,推动上述行业竞争性环节实行市场化,为外部资本进入创造有利条件。

不断放宽市场准入,为不同所有制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国家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外商直接投资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并大幅放开市场准入限制。贯彻“法无授权不可为”,在大幅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政府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编制改革,把政府“有形之手”关进笼子。

加强反垄断,创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改革市场监管体制,加强反垄断执法力度。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从源头上防止排除和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近期又依法查处一系列平台企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后一段时期,还将进一步明确规则,划出底线,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引导督促企业服从党的领导,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鼓励支持企业在促进科技进步、繁荣市场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有为政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明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对“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并就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进行了部署。近年来,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建设“有为政府”方面,党和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不断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独特国情,使党和政府能够以长期的、全局的、战略的视角来开展宏观经济管理,从而突破了欧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注重短期、忽视长期,注重总量、忽视结构,注重需求管理、忽视供给改善的局限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明确指出,要“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具体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指出:“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正是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面对“两个大局”交汇叠加和“百年疫情”冲击的复杂局面,又进一步把上述“五支柱”政策框架拓展为“七支柱”政策框架,即“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二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弥补市场失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重视用新发展理念来指导各地区、各部门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全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党和政府着力强化政府责任,弥补市场失灵,在加强科技研发、发展社会事业、加强污染治理、推动均衡发展、推动发展成果共享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

四、推动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国家力量和国有经济为依托,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资源,围绕重大战略任务开展攻关,在短期内取得重大突破,为保障国家政权安全、支撑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两弹一星”“大庆油田”“载人航天”“汶川抗震救灾”等都是其典型代表。

发挥制度优势、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表现形式。消灭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短板是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之一,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十三五”期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根据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精准帮扶,最终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体制、保障科技自立自强,是当前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领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党和政府积极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开展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完善科研组织和考评体系、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为增强经济硬实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基础。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组、新冠肺炎疫情反复肆虐的复杂局面,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当前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支持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抓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未来的整体优势。”可以预计,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体制的建立,我国的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将跃上新的台阶。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谈

经济大家谈 |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经济大家谈 |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品格和时代价值

经济大家谈 |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