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两地情缘“一藤牵” 田野演绎“共富经”

5月,吊瓜播种、出苗……

6月,引蔓上架……

每周一上午,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东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温志洪都会通过微信和在四川省汶川县挂职的湖州市长兴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与种植业管理科科长柏超联系,进行远程指导。 

“新苗长得不错,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适时对新长出藤蔓进行消毒和虫害防治。”通过视频,温志洪脸上露出了笑容,“按照气候温度和湿度,大致在6月底,吊瓜上架后马上会开花结果!”

长兴拥有“中国吊瓜之乡”的美誉,早在2000年左右长兴吊瓜的种植面积就有9万亩,是县农业主导产业,其中又以煤山镇为主要种植区,长兴吊瓜产业集合了原种研发、管理经验、集聚加工和畅通销售渠道,种植技术成熟,产业链完整,目前已经形成3亿元的市场,在全省都有示范带头作用。

“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在原白岘乡罗岕村等部分山区,村民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吊瓜,任其自然生长,在春节炒制后成为待客的休闲干果。而后开始大面积种植,到2005年达到鼎盛时期,当年普通品种的吊瓜产业生产规模曾达到了9万亩,亩产将近50公斤。”温志洪回忆起当时户户村民家门口挂满吊瓜的场景。

然而,好景不长。2005年之后,普通吊瓜品种面临病虫害技术瓶颈,亩产收益日趋低下。“我记得当时亩产不到100斤,而且颗粒非常小,都卖不出去。”村民沈中华也是个老吊瓜种植户,2010年前后,他种植的20多亩吊瓜因基本无收益而无奈停种。当时,其他种植户也纷纷弃种、改种,一时间,长兴竟寻不到吊瓜的半点踪影。

“只要打破品种局限,还是大有可为。”抱着对市场的足够信心,温志洪开始在全中国各地跑,一年365天有200多天都在外面。温志洪找专家、跑市场,寻找更多机会。

2013年,经过朋友引荐,温志洪接触到了绍兴农科院,在那里,温志洪看到了希望。

经过6年时间的研究和反复试验,最新一代高品质、高产量的吊瓜品种“越蒌3号”问世。

2019年,以东风村党总支为核心,联动其他抛渎岗村、新源村、访贤村等八个吊瓜基地,成立吊瓜产业农合联党支部,组建吊瓜产业党建联盟,联合浙江省农科院研培育改良“越蒌三号” 等系列优质品种,综合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模式,实现当年种植当年产出,新品种产量达每斤1300颗粒、亩产150余公斤。不仅让种植户的收益显著提升,更让煤山吊瓜原产地品牌在沉寂了10余年之后,再次“一炮走红”。

在新一轮对口帮扶中,浙江打造的五张“金名片”,产业协作就是其中之一。四川省汶川县是长兴县的结对县。今年3月,东风村和汶川县漩口镇集中村成为结对村,由此,一股增收“东风”从东风村吹到集中村。

长兴县农业局工作人员、东风村村干部、技术人员前往考察,发现汶川县丘陵多,气候与长兴相似,在当地种植吊瓜可充分发挥两地产业、区位优势。很快,长兴县农业农村局、煤山镇东风村正式与对口支援的汶川县签订了吊瓜产业扶持项目,首批100亩吊瓜开始试种。“吊瓜是我们的致富金瓜,希望也能成为新时期汶川地区发展致富的金瓜。”煤山镇党委委员方萍说。一颗吊瓜藤蔓,蔓延2000公里,从东风村伸展到集中村,送去管理经验和种植技术,把两地人民的心紧紧拴在一起。

“等到吊瓜成熟,我们也会保底回收,确保集中村的吊瓜销售价格不低于每斤16元,如果市场价比16元高,按照市场价收购,如果市场价低于16元,按照16元收购。”话虽如此,温志洪却一点不担心,三年来,东风村的吊瓜单价从未低于20元,“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我们也有信心,为他们送去致富金瓜。”

相比茶叶、苗木等其他作物,吊瓜当年种、当年产,一次投入、多年受益。据悉,100亩试点成功后,长兴县还将协助汶川打造吊瓜示范产业园,为汶川县培育农业产业新业态,不断加强两地在农业产业发展、科技人才培养、产品宣传推介等领域合作,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长兴县宣传部许旭 胡敏)

[责任编辑:王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