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课程思政建设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课程思政建设,是社会转型期营造价值观念多元化氛围的客观需要,是抵制西方文化思潮侵蚀价值观念根基的必然要求,是互联网技术更新迭代对意识形态教育提出的现实需要。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开发并建设好视域融合发展式教学、诠释内涵的师生互动式教学、紧贴知识价值化的实践教学、任务驱动参与式教学、多维综合考评、优化网络平台教学,推动知识传播与价值引导有机融合的科学化、体系化、持续化。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对国民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对社会发展发挥重要的价值引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六维一体”长效动态育人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向度

意识形态教育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从实践维度把“合目的性”规定为“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即“人的活动的合目的性”指作为主体的人从自身内在尺度,从生存和发展需要出发,从事符合人的目的和需要的生产活动;将“合规律性”规定为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在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规律性基础上,自觉遵循客观规律从事实践活动,以达到预期目的,将理想客体转化为客观现实。从根本层面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课程思政建设,要求课程思政的目标、内容与教育对象、客观实际、发展要求相符合,促进教育过程、方式和效果体现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向性和目的性;满足党的意识形态教育要求和广大青年全面成才的双重需要,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现实要求,体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价值观念与价值实践的辩证统一。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价值规范效能,能够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价值准则,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的价值实践。价值实践要求实践主体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人生价值,通过自我调整达到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自觉地将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奋斗终身作为终极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价值观念与时俱进、符合价值实践的发展要求;需要结合实际,体现说服力、感染力与先进性。教育实践依据价值理念的指导,使教育对象自觉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进行判断,明辨笃实。基于二者的辩证统一,转化为实践主体的价值观念,成为实践主体践行主流价值观的精神动力,通过理论思维、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适应社会发展实践要求,实现课程思政建设中价值观念与价值实践的辩证统一。

教育者主导性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辩证统一。课程思政注重教育主体性培育,强调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应用;把教育对象置于自然和社会的总体性教育环境来考察与探讨人的存在本质,追求人的主体性复归;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相互连接、相互促进。基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课程思政,并不是单纯的单向关系,而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需要教育者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和激发教育对象在教育环节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通过发挥价值观教育的导向作用,推动“实然我”发展为“应然我”,符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追求。因此,重视对作为生命个体的教育对象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等三重生命的关注,对教育对象在自然与社会、实践与进步、现实与未来境遇的关注,从而实现教育对象的自由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困境

教育内容阐发困境。灌输式教育导致“反教育”效果显化。“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部分专业课程将课程思政当作额外补充,专业课程与价值引领无法真正达成“基因式”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课程思政流于形式,引发学生们的厌烦情绪,与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背道而驰。固有思维影响内在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师必须由只完成基本教学任务转变为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使之与课程内容相互融合,这种“编剧”“导演”“演员”“主持人”“发言人”等多重角色的科学转换,部分教师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

多部位协同困境。责任边界模糊,组织协同性分散割离。实践中,教师协同育人思维尚未形成,使课程思政仅局限于部分课程、某些部门和部分教师单打独斗;各类教育主体职责划分不清,部门间任务重叠或割裂,难以形成协同效应。交流平台搭建不足,沟通协同性亟需完善。目前,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型、区域型的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搭建不足,各专业教师群体间存在价值疏离和场域疏离,制约课程思政目标的有效实现。各类专业课教学尚未形成由“知识—教学”对应关系过渡至“知识+价值观—教学”多维关系、由“线性对接”教学体系过渡至“立体对接”教学格局,影响了各方有效联系交流。工作意识碎片化任务化,教育主体思想协同性存在差异。因此,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部分教师由于缺乏体系化的思政意识、思政素养,仅限于简单“完成任务”,出现课程思政表面化、标签化等现象,无法形成科学系统理念,难以产出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的功效。

客体吸收内化困境。教育客体自我意识多元化隐性抬高教育供给侧需求。高校思政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受各种社会思潮冲击,学生自我意识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隐性抬高了价值观教育供给侧需求,对教育理念、教师素养、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育方法等整体性迭代提出了新要求。教育客体价值观念培育与社会道德实践内生动力不足。部分学生自身接受价值观教育的内生动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会道德实践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等现象,成为价值观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必须深入切实解决的问题。

方法创新困境。现代网络技术造成隔空性危机。现代网络技术因承载开放多元思想隐藏着价值冲击与扭曲的潜在危机。例如,虚拟式、情景式、沉浸式体验可能消解教育客体道德感与责任感;多元的文化场域加强不实信息散布的回响,腐蚀教育客体的理性精神;部分网络流行语道德内涵缺失,引发新的精神虚无;互联网的隔空性引发线上课程低参与低互动等新困境。多元课堂贯通性不足制约价值观引领课程思政效果。课程思政存在标签化、表面化等问题,造成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难以交融共振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多元课堂之间的协调性贯通性不足,使思政元素与价值观念培育无法得到一体式互融,甚至出现不同课堂传输价值观差异较大的现象,使学生难以作出清晰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明确目标,实践“三域融合”。统筹“教师视域”和“学生视域”,形成双向内驱力。坚持知识性与价值性有机多维融合,推进课程思政与国家高势位价值观的价值理念、教育功能、实践精神相契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联动,突破教育主体间壁垒,构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立德树人高格局大视野,形成“大思政”长效育人新范式。通过沉浸式体验融入“体验视域”。“体验视域”促进情景渗透,与“教师视域”“学生视域”实现三域融合,统筹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协同,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领悟意识与履行践诺能力。

凝练重点,强化师生互动。注重诠释方式的多样性,实现一维认知向三维互动认知转变。科学调整配置课程思政的资源供给,厘清原理,关注前沿性、时代性研究成果,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教学内容,扩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坚持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科学理论指引实践。探索道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理想信念,通过知识价值化实现价值观认知认同向践诺践行转变。注重诠释应用的群体性,实现文本式学习与生成式学习相融合。掌握学情特性,将优势课程思政资源与创新要素有效汇聚,横向贯通、纵向延伸,一体化推进课程思政整体规划与立体设计;充分释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内蕴的资源活力及作用机理,启发教育对象,将主流价值观转化为内在精神价值追求与外在自觉实践行为。

优化体系,紧贴专业实践。拓宽价值取向融入渠道。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使教育对象理想信念更加刚毅坚贞,推行“贴近、结合、兼顾”的探索式实践。“贴近”即思政元素贴近生活实际,强化教育教学的导向性、思想性和教育性功能,从高势位价值观层面使理论联系实际、活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性。“结合”即实现课程思政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素质、能力、知识紧密结合,着眼于知识价值与社会需求的结合,使专业性的知识体系向社会化的知识价值转化,探索出共享型课程思政新思路。“兼顾”即以共性为主,兼顾个性,注重思政元素的多层次和多元化,积极营造灵活、自主、开放的价值观培育场域。

分类实施,推进任务驱动。分类确定知识传授与价值导向高度融合的教学内容。深入梳理文史哲、经管法、教育学、理工农医以及艺术等各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凸显高阶性和前沿性,结合专业特色,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共同元素或关键要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实现教材内容精选向课堂教学体系转化。通过任务驱动,使教学任务外推力与培育学习内驱力相结合、阶段式任务环节与针对性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情景体验中有思有悟。前任务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后任务环节,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实现理论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向的知情意统一。

多维考核,健全评价体系。细化过程性考核。将人才培养效果作为首要评价标准,通过知识型考核与能力型考核相结合、文本型考核与实践型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组间互评-组员互评相结合,将价值观要素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强化多维综合考核。体现认知、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区分度,对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应实行差别考核,构建智慧生成、主体协同、自由与纪律平衡、学习过程与教育节奏契合的教育教学考评。

优化平台,强化技术保障。建立多元式、沉浸式“教学阵地”。坚持问题导向,从学生的多重情感需求和发展要求出发,创新运用媒体技术,形成新媒体教学手段支持、互联网丰富教学资源支持、立体化共享资源库教学工具支持、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混合式课程模式。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创新网络虚拟实践,实现线上与线下协同、理论与实践协同,坚守课程思政的网络阵地,实现“时间、空间、人间”三突破。

(作者分别为东北大学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课程思政路径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项目编号:20VSZ029)、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宣传工作研究分会2020年重点课题“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0X0200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董玉来、伍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阶梯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第7期。

②熊楚舒:《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书育人》,2012年第18期。

责编/韩拓    美编/陈媛媛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