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文化生活 > 正文

“文化+科技”推动新型文化业态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出,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深度应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超高清、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线上演播、数字创意、数字艺术、数字娱乐、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这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新型文化业态发展指明了方向。

IMG_0174(1)(1)(1)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已成大势所趋。文化需要科技助力,科技需要文化引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文化内容、文化载体和传播方式等产生重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可见,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既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必由之路,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IMG_20211221_113530(1)

沉浸式体验作为新型文化业态的形式之一,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业态。它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环境渲染、场景布置等来营造不同的空间意境,呈现精彩的内容,向消费者提供集感官、情感和精神于一体的交感体验。沉浸式体验因内容更新迅速、表现形式多样、场景高度还原、市场应用广阔等优势,备受年轻群体的青睐。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沉浸式体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充分激活发展动能和活力,为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思路。

首先,深挖年轻一代的消费需求。当前,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市场需求和消费行为特征发生重大变化。从消费行为来看,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市场消费诉求已从单纯的商品购买提升至体验式消费。在这一过程中,年轻用户扮演着带动、示范乃至引领者的角色,他们的审美趣味和爱好逐渐成为商家关注的热点。然而,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交渠道与平台的虚拟化使年轻人渴望面对面的社交沟通。现阶段,像剧本杀等沉浸式体验,消费者能够通过语言、表情、谈吐和肢体动作等表演剧本中“人物”的故事,完全沉浸在具象化的实景场馆中,有效满足了亲友聚会、亲子游戏、团建活动等多场合、多场景交流互动和压力释放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了个性化体验。因此,深挖年轻一代的消费需求,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和调整能力是发展沉浸式体验的关键所在。

图片1

其次,提高内容创作的科技含量。内容创新是培育壮大新型文化业态的核心要义,是实现新型文化业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沉浸式体验需要通过产品的内容传递文化价值,进而引起消费者的共鸣。科技的应用是不断充实饱满产品内容文化内涵的动力源,可以为以虚拟性、创意性、逻辑性等为特征的沉浸式体验内容拓展广阔的空间。以火山人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创立的50percent光影艺术馆为例,其将光学与艺术重叠,引进尖端技术打造灯光影像展,年轻化、时尚化、个性化的比重凸显,产品内容既符合主流价值观又贴合青年一代兴趣点,让游客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感受科技之美。由此看来,文化是底蕴,科技是支撑,提高内容创作的科技含量既为科技产品注入文化内涵,又使文化资源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将成为沉浸式体验的发展方向。

图片2

最后,实现文化科技的双轮驱动。在生产方式方面,要推动沉浸式体验从室内走向室外,进一步探索与传统文化、先进文化等相关的主题,同时技术手段在现有基础上,适时适度向全息影像、全息化发展,增强体验性、逼真性和代入感,推动文化生产方式和科技生产方式相互改善提升,发挥二者的融合创新价值。在企业合作方面,要立足沉浸式体验的发展重点和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政府引导,依托创意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基地等载体,构建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的创新平台,加强文化企业与科技企业的沟通合作。在产业链对接方面,要系统梳理并分析沉浸式体验和技术供应企业的发展情况,归纳总结包括生产、资源、消费、体验等环节在内的技术需求,时刻关注先进的科技研发成果,确保科技产业链与文化产业链的精准对接。(作者:曲统昱)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