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政策解读 > 正文

建设交通强国重点还要做好哪些事?

傅志寰,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铁道部部长。上世纪60年代,傅志寰从苏联留学归国后,积极投身到我国电力机车的设计制造中。他先后参加和主持设计了韶山1型至韶山4型电力机车和我国第一列电动车组。在担任铁道部部长期间,他领导建设了我国第一条时速200至300公里的秦沈客运高速专线,其领导研制的高速电动车组,在当时创造了每小时321.5公里的中国铁路第一速。他还先后推动了4次火车大提速,组织青藏铁路的筹划和早期建设工作,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近年来,他曾担任复兴号高速列车研制的技术顾问,积极从事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研究,取得多项突出成果。

无论是看里程数,还是算运输量,我国都是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和装备的进步更是日新月异,与过去那种费时费力、一票难求、混乱无序的状况形成天壤之别。然而,即便取得了骄人亮眼的成绩,我国仍然算不上是交通强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规模虽位居世界前列,但运输成本高、效率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依然不够便利顺畅;我国的交通装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一些高端设备及关键核心部件却依然依赖进口;在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上,我们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还无法实现多样、便捷的交通出行,ETC等先进技术在普及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未来,我们要由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该如何找准差距,补齐短板?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交通强国之路

建设交通强国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着力点,也可以说是三个转变。第一个转变,由追求速度和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过去我们交通基础设施非常缺乏,在那个时候我们追求速度、追求规模,是完全正确的。进入新时代,交通运输的发展也已经进入新的阶段,要注重质量和效益。

第二个转变,由各种运输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一体化综合转变。2008年3月23日,新组建的交通运输部正式挂牌。成立交通运输部,目的是发展综合交通。因为交通发展是占用很多资源的,铁路建铁路的大桥,公路建公路的大桥,这种线位资源、土地利用是不合理的。大家合起来建一座桥是完全可能的,叫公铁两用桥。另外表现在枢纽上,北京有铁路枢纽、航空枢纽、公路枢纽,哪个是综合枢纽呢?应该说不多。所以综合运输应该向一体化融合发展。

第三个转变,由依靠传统的要素驱动向更加依靠创新驱动发展转变。过去我们强调修条铁路用多少水泥,用多少钢铁,拉动几个百分点的GDP,用多少劳动力。现在应该转变到立足于技术创新。我国第一台电力机车诞生在湖南,原型车是仿苏联产品,但是这个车还没有过关的时候,苏联专家就走了。我们没办法,年轻人自己组织个班子,最后搞出了自己的电力机车。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定要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从哪里来?就是要培育自己的创新能力。这个创新能力是内生而成的,是买不来的,要有实验室的支撑,要有人才的支撑,还有我们自强不息传统的支撑,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在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里有一条与众不同的高铁磁浮试验线,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条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环形试验线,代表了中国在高温超导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未来连接城市的可能将是这样的透明管道,人们乘坐列车在这样的真空管道里以上千公里的时速飞速行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涌现的新模式和新业态正在催生世界交通的巨大革命。交通强国的建设目标,就是要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

构建现代化的综合立体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其一,要建设高质量的综合交通网。这里包括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和广泛的基础网,同时要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与邮政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其二,要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群交通网。其三,要形成广覆盖的农村交通网。总体而言,我们现在运输能力和基础设施是匹配的。我们预计未来10年是我们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窗口期,要优规划、调结构、补短板、抓综合、重枢纽,构建现代综合立体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创新驱动交通发展。在技术创新上首先要突破核心技术,提高装备水平。要保持高铁技术、港机设备的世界领先地位,同时我们要继续开发新的交通工具。这里包括时速400公里级的高速列车,还有大家所说的超级高铁,也就是低真空管道高速列车。但是要开发时速1000公里在管道里行驶的列车是有难度的,要低真空,低真空如果一旦出了事故,旅客怎么逃生呢?这些问题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要研发,但是时间估计不会太短。另外要提升高技术船舶的设备配套率,包括发动机、新型的推进器等。

提升交通智能化的水平。提升交通智能化的水平,这是个热门话题。这几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2019年12月5日,四川省宜宾市全球首条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运营线举行开通仪式,这是我国自主首创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这套智能系统的列车不依赖钢轨,通过传感器自动识别道路上的虚拟传感线,将运行信息传至列车大脑,实现自动驾驶。它还可自动读取交通信号信息,避免拥堵。目前,这种智能轨道系统的建造成本只有地铁的1/10、城市有轨电车的1/3,为城市发展智能化交通提供了样本。另外,还要研究自动驾驶,现在研究的单位很多,也就是通过车路协同,实现动态互联。

打造一流交通服务。要做到优质服务、一流的服务,客运方面,我们提出123交通圈。就是说在城市里边要实现1小时的通勤圈,在城市群当中要推广2小时的商务圈,在全国要以高速铁路、航空为骨干,构建全国主要城市的3小时交通圈。在货运方面,要打造现代化的物流体系,构建联通世界的物流链,降低物流成本。再有就是要推进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和危险品物流的发展,完善农村的物流网络。要推行服务的快速化、便捷化,把高铁和飞机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快速的客运服务系统。大兴国际机场,应该说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我们要发展共享交通,共享交通涉及的面很宽,现在的发展,我们碰到了一些问题,前一段时间是盲目发展,现在开始走向有序了,但是这个过程可能还需要几年。同时,我们要看到共享肯定是个发展方向,它有利于交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我们政府应该加强监管,更多地提出指导意见,创造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使我们的共享交通发展能赶上世界的大趋势。

提高交通安全水平。为了提高交通的安全水平,第一就是要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所谓本质安全就是要制定比较高的标准和规范,重点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过高的问题,同时要加强道路的养护,使交通工具有很高的质量。第二就是要构建先进的交通安全体系,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救援能力等。

坚持绿色交通发展。坚持交通的绿色发展,一是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二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也就是利用我们的产能,利用我们电池生产的优势和充电基础设施的领跑地位发展新能源汽车。由于我们对新能源技术的补贴处于退坡阶段,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纯电动汽车产量这几年有下滑的趋势。但是不管怎么样,新能源汽车肯定是发展方向。

破解城市交通拥堵。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第一,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应该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有效地衔接,形成一个绿色的交通体系。第二,要加强交通的需求管理,也就是说要用一些手段,包括行政的手段,包括市场的手段,来抑制小汽车的过度使用。构建结构合理的道路网络,像北京的主干道建得是比较宽的,但是微循环系统我们还存在问题。第三,要推广公共交通引导城市交通的发展模式,就是TOD模式。推广TOD模式,就是把交通运输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工作场所要合理分布,缩短出行距离,这样就能从源头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

建设通达全球的交通体系。第一,要建设联通周边、服务世界的重要运输通道。第二,要构建综合交通国际门户枢纽,包括国际海港枢纽、国际航空枢纽,以及邮政快递核心枢纽,同时要布局海运、航空、全球的交通服务支点。比如说我们帮助建设的吉布提港、瓜达尔港、比雷埃夫斯港等,这个对我们走向世界非常重要。第三,要打造世界一流的交通企业,提高竞争能力。

深化国际交通合作。推动全球交通治理体系建设,这里包括参与国际交通组织的规则制定,推动中国标准走向世界。还有就是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在国际交通组织里边,我们中国的任职人数,特别是领导岗位的任职人数很少。其中有一条重要理由,就是我们缺少国际化人才。有的人外语很好,但是不懂专业;有的人专业很好,但是外语不行。所以一定要培养综合型人才,向国际交通组织输送更多的专家,以此来提升我们的话语权。

交通强国建设的蓝图已经绘就了,目标催人奋进。作为交通人,要牢记使命,奋力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