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党建论坛 > 正文

【党建论坛】突出“党建强基” 筑牢基层基础

2022党建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这就要始终遵循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抓深抓实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引领基层治理上的功能和优势,有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一体推进“有效覆盖”“有力执行”,壮大组织体系优势力量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必须构建贯通各层级、覆盖各领域的严密组织体系,整合壮大组织优势、组织力量、组织功能,建好建强战斗堡垒,努力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确保党的工作执行有力。一方面,扩充增量,逐渐提高覆盖率。通过行业联建、结对共建、区域组建等方式,健全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架构,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实现党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协同、一体推进。探索区域化党建,推动党建与区域融合同向发力。围绕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织密组织体系。建立城市党建联盟,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推进党支部进小区、党小组进网格。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推动党组织全面有效嵌入各类组织。在互联网行业、物业行业等新兴领域中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逐渐提高“两新”党组织工作动态覆盖率。同时,拓展覆盖广度,推动学校、医院把党组织建在教学一线、临床一线,国有企业把党组织建在生产经营单元、项目工地和重组混改企业。另一方面,提质存量,稳步攀升达标率。按照“加强基础工作,完善基本制度,提升基本能力,落实基本保障”的要求,分类提质升级基层党组织标准体系。在农村,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六个规范化”建设,增强村党组织引领带富能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完成乡村振兴各项指标。在机关,围绕创建服务群众强、创新攻坚强、示范带动强、自身建设强“四强支部”,深入开展“七个一”标准化体系建设。在国有企业,围绕党建“七化”提升目标,推进组织标准化、制度体系化、责任具体化、目标效能化、宗旨融入化、方式创新化、成效考量化。建立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评价定级体系,自下而上评价定级,推动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对评为“后进”格次的,确定为重点整顿对象,以“先进”格次的党组织党建示范,帮助处于中间状态的基层党组织改进提高,带动“后进”转化提升,促进“先进”党支部达标率稳步攀升。

全面统筹“有人管事”“有章理事”,焕发基层基础生机活力

加强专业化规范管理,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从整体上提升基层基础保障能力,把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党员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动员起来,在源头上赋予组织体系以基础性力量。

打造村党组织书记、社区工作者和“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专业化体系。把建设“政治意识强、担当作为强、发展本领强、治理能力强、作风纪律强”的农村带头人队伍作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加强村书记专职化管理,通过村“两委”挂职、村合作社任职、村志愿服务队兼职等形式,积极招引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年轻人才回乡工作,动态储备村级后备干部。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充实基层治理骨干力量,推行“全科社工”。采取市场化公开选聘、等级化资格认证等方式,推进“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专业化。开展党建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活动,围绕“与党同心•与企同行”专题,抓好非公企业出资人、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增强服务能力和素质。推动涉企部门建立“红色代办员”制度,有效发挥律师、会计师、税务师等行业党委作用,助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

健全激励保障机制。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党员干部,全面落实基层干部待遇,落实报酬增长机制。强化党建经费和党费投入,用于补贴阵地建设、支部工作、“书记项目”、表彰慰问等,全面提高基层党建工作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明确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标准、城市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专项资金以及村、社区书记基本报酬额度。做实党内激励关怀工作,建立“党员关爱帮扶基金”,帮扶老党员、困难党员等各类党内关爱对象。

建立完善“抓管带”工作落实推进机制。持续推进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将项目实施情况作为基层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纳入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范围。从严从实抓好基层党建责任落实,县级党委细化任务,党委书记挂点蹲点、下抓两级、解决问题,镇(街道)书记按照职能完成各项任务,形成“排查—谋划—部署—推进—跟踪—反馈—达效”的全链条工作闭环,推动党委抓牢支部、支部严管党员、党员带动群众,最大限度延伸组织触角,实现上下联动。

有机融合“有形服务”“有效服务”,优化提升基层党组织功能

服务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功能,也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以讲实效、办实事为根本,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所求来提供“适销对路”、高效便捷的服务,推动基层党建覆盖社会各类群体,融入基层治理各个方面。

建立功能完善、覆盖全面的服务网络。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求党组织必须主导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村(社区)服务格局,建强用好党群服务中心这个依托和工作载体,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制定党群服务中心评价地方标准,对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星级评定,提升“人气指数”,提高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满意度。开展党群服务中心政治型、服务型、效能型、智能型“四型地标”争创活动,打造更多“红色地标”。

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制度化。始终保持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通过开展走访调研、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举办“共享发展金点子”等活动,用好“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民主平台,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评选办实事优秀案例。农村党组织重点抓好村级治理,推动解决农村改厕、垃圾污水处理和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维护不力等突出问题,加大抓党建促农村宗教治理力度,建立防范和整治“村霸”问题长效机制。社区党组织聚焦党建与民生融合,提供政策咨询、帮困救助、养老社保、医疗防疫、矛盾调解、物业协调等个性化、精准化服务,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烦心事。

推行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完善以党建为统领、德治为先导、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的“四位一体”善治模式,推动党建与基层治理共建共享共治。加强城乡基层治理“全科网格”建设,把城乡基层治理各类网格整合成治理“一张网”,用好“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推动党员干部包联网格服务群众。联动建立基层党组织风险点数据库,即时“动态清零”软弱涣散党组织,及时消除风险点,逐步实现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村级排查解决率100%。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中心户”“党员楼栋长”“党员联户”等做法,不断提高党员群众对村(社区)事务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作者:赵耀,法学博士、政治学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