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热点观察 > 正文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之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编者按: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会议强调,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对此,高校如何更快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中小企业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具有怎样的作用?基层如何出实招确保县域内居民增收?围绕这些问题,学习时报高端智库版特约请了工信部、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地方领导就此展开三方笔谈。

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 梁志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强调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是创业致富的重要群体,要求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立足新发展阶段,必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推动共同富裕夯实基础、贡献力量。

中小企业是培育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载体。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创业创新氛围的不断形成,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目前已有近5000万户中小企业。大量充满活力、富有灵气的中小企业,塑造了我国超大型经济体的蓬勃生机,为我国形成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之源。中小企业已成为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的主阵地,其吸纳城镇就业人员比例从1990年的4.6%上升到2019年的79.02%。2021年1—9月份,高校毕业生选择到中小企业就业比例达45.1%,比2020年增长2.9个百分点。最近10年,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城镇私营单位在提高工资性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其就业人员年均工资由2010年的20759元上升到2020年的57727元,带动一大批人员通过劳动就业实现了收入的较大增长。

中小企业也是提高收入水平、优化收入结构的主渠道。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收入结构不合理,工资性收入、转移净收入占比过高,而财产性收入占比较低。同时,一批“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通过核心员工持股分红等机制,带动企业内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获得更高的财产性收入,快速涌入中等收入群体甚至高收入群体。这些企业还为资本市场提供优质投资标的,带动大量社会投资者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必须坚持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中小企业这个庞大群体中最具竞争实力、成长潜力的中坚力量,率先向价值链高端跃迁,并带动中小企业整体实现高质量发展与繁荣壮大,必将形成创富、带富、帮富的协同效应。

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大力弘扬创业精神,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社会氛围。举办各类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动,完善创业孵化、创业辅导和创业支撑服务体系,催生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为“专精特新”企业厚植成长沃土。构建从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到推动壮大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体系,“十四五”期间,通过中小企业“双创”带动孵化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十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焦中小企业发展痛点难点问题,落实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带动扩大就业岗位数量,提高就业质量。

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才培养。建设中小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开展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升企业家在制定企业战略、完善治理机制、把握创新方向、融资引智等方面的能力,引导企业家健康成长。健全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育一批在市场中成长起来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弘扬工匠精神,推动培育一批大国工匠,形成优质企业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优秀人才促进优质企业创新发展的格局。选树“专精特新”企业创业就业典型标杆,推动形成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倾斜的收入分配秩序,并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富而思源、富而思善,造福更多的员工。

放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乘数效应。一是不断放大“专精特新”企业产业乘数效应,引导其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大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产品和工艺“一条龙”示范应用等,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分工专业化、产品差异化,积极参与补链、延链、固链、强链,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以“专精特新”企业为核心,培育一批主导产业聚焦、配套设施齐全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强化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推动中小企业集群集聚发展;引导“专精特新”企业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激发产生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二是不断放大“专精特新”企业投资乘数效应,在区域性股权市场设立“专精特新”专板,探索开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请新三板挂牌绿色通道,发挥北京证券交易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作用,打通更畅通、更便捷的“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渠道,在为企业提供更强大资本支撑的同时,着力增加企业员工和各类投资者财产性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以﹃四新﹄建设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吴岩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核心使命是人才培养,高校毕业生是有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方面,因此,高校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主动把握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2017年,教育部正式推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突出交叉融合再出新,着力打造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教改、新质量、新体系。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变化、全球抗疫催生多极新格局的大背景下,“四新”建设已经成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教育应答,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小逻辑”服务服从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的主动应答。

深化新工科建设。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奔腾而至,工程教育应从教育思想、发展理念、质量标准、技术方法、培养范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战略调整。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分类发展“新工科”,更新改造传统学科专业,推动现有工科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形成新兴交叉学科专业,产生新的技术,培育新的工科领域。布局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及专业特色学院,加快培养技术创新领军人才、特色化行业工程人才,以及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建好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储能技术等重点领域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深入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新工科建设正在改变高校评价体系与资源配置方式、工科学生人生命运和产业竞争格局,正在重塑我国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

深化新医科建设。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新医科作为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重要交汇点,着眼未来医学发展,立足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强调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覆盖。我们积极探索医科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育建设一批特色化高端医疗装备工程实践创新教学中心、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一批优质医学院校,培养卓越医生和医学科学家。组织举办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实现“中西并举”“医护协同”“医防融通”。开展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每年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五年制本科医学生6000余人,筑牢基层卫生服务“网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同时也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医疗人才。

深化新农科建设。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目前,我国涉农本科专业点2000余个,年招生涉农本硕博学生19万余人,基本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高等农林教育体系。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新农科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主动服务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开改革发展新路、育卓越农林新才、树农林教育新标。探索推进农理、农工结合,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改造现有涉农专业,布局新设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业大数据、森林康养、生态修复等新产业新业态急需的新专业,加强耕读教育,培养一批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化新文科建设。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全面深化新文科建设,紧扣国家软实力和文化繁荣发展新需求,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融合,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推动原有文科专业改造升级,实现文科与理工农医的深度交叉融合。紧紧抓住课程这一最基础最关键的要素,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引入课堂、写入教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推出中国政法实务、中国经济、中国新闻传播、中国艺术四大讲堂,实施1011个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引导高校探索文科教育改革新路径新范式。围绕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大涉外人才培养,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国内与国外“双协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

基层如何“扩中”富民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委书记 郭云强

如何激发中等收入群体后备军的增收潜力,浙江省已经探索开展“扩中”“提低”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快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作为基层干部,想结合基层实际,浅谈“扩中”的几个措施,探索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和“桥”。

腾笼换鸟。围绕促进产业空间和就业空间同步拓宽,通过产业招引、龙头升级、功能转变、搬迁入园、淘汰落后、整治提升、用地激活七种方式,实现上下游集聚、产业链贯通、科技人才协同,解决产业经济升级,实现梯度式、集群式、高质量发展。用好腾笼换鸟法,是工业平台“二次创业”的关键一招,其核心就是既有平台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的优化重组、有机更新、迭代升级。坚持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一起抓,发挥各类产业平台和广大民营企业提供就业的作用,促进就业岗位更加多元,提升就业创业水平。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加强小微园建设管理,孵化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小微企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开辟就业创业新空间。通过实施小县大城、产城融合等举措,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聚集商气人气,发展新业态、新经济。

职业定制。同步开展就业需求与创业动向调查,支持发展网约车、快递、网络直播等灵活就业方式,规范发展零工经济、地摊经济等分时就业方式,扶持发展来料加工、农村电商、农家乐、民宿等多样化自主就业方式。扩大零工岗位和公益性岗位供给,帮助低龄老年人、家庭主妇、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使其劳有所得。推动城乡劳动者在就业地同等享受就业服务和政策,提升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率,降低城镇失业登记率。

薪酬增长。围绕劳动技能水平与薪酬增长同步提升,针对企业从业人员、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建立收入水平与职责、业绩、贡献度挂钩的薪酬体系,推动技术、管理等创新要素进一步参与分配,鼓励企业统筹用好科研人员持股、股权激励、股权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措施。健全技术工人职业成长体系,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重点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与技术等级认定考、评、聘体系的衔接。引导企业提供更加合理的职工薪酬,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工资指导信息发布制度,鼓励企业自主提高员工工资,促进企业职工薪酬水平合理增长。

环境辐射。围绕经商办事和创业条件更加便捷,优化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营商环境。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涉企服务,提高市场主体办事便利度,营造宽松环境,支持其放手投资经营,做大财富蛋糕。因势利导推出为企业减负的纾困政策,在稳岗就业、减税降费、融资担保等关键环节推出服务措施,持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降本减负。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切实减轻中等收入群体及其后备军的家庭负担。生育养育方面,可通过扩大部分生育报销比例、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等举措减轻负担。教育方面,主要降低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两个阶段的教育支出。医疗方面,可通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打造区域医共体等办法,降低群众就医成本。住房方面,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发展长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降低居住成本。养老方面,发挥公建养老机构兜底保障和公益属性,加大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切实让养老服务跟着老人走、送到家门口。

分类施策。围绕扩中的基本盘更加稳固,精准分析高校毕业生、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进城农民工、高素质农民等重点群体需求,分类施策、提高实效。针对高校毕业生,需增强就业创业能力。立足学有专长、学有所用,建立导师制、学徒制等措施,开展专项培训辅导,强化就业信息互通,帮助其尽快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针对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需完善就业保障。通过建立新业态行业用工管理制度,完善人才培养、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政策,落实社会保障。针对进城农民工,需加强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使他们专注于提升某一方面技能,实现由单纯的体力型劳动者向技能型、技艺型劳动者转变。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强化随迁子女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让这一群体真正融入城市。针对高素质农民,需培养创富能力。聚焦农业经理人、返乡下乡创新创业者、种养能手,加强特色产业链培训,通过制定个性化培训课目和差异化技能评价地方标准,增强其创富能力。

资源盘活。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要素,可通过激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农房财产权抵押贷款、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等机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村集体收益在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后,实行集体成员按股分红。

因地制宜。首先,产业发展增收。通过鼓励科技资本下乡、乡贤回乡创业并带动乡亲就业,探索村企共建、以企带村等模式,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其次,抱团合作增收。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合联带动农户合作发展,发展“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再次,村集体带动农户增收。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盘活土地、金融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实现“双增收”。

农民持股。围绕入股方式能入尽入、分红机制能分尽分,让村民变股民。探索“村集体控股+村民入股”复合模式,创新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民房或宅基地使用权等方式入股村集体经济项目,完善“股金+租金+薪金”的收益分配机制,实现集体增收带动村民增收。组建集体经济发展联合体,以股份认筹等方式推动农民持有联合体股份,产业项目所得收益按股分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将项目进行股权化拆分,可采用村民房屋等新型入股和村党支部帮助困难群众垫资入股等方式,确保人人入股、户户入股。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