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天下英才聚舟山 乘风破浪向深蓝

——2021年浙江省舟山市人才工作纪实

东海之滨,潮起云涌。

刚刚过去的2021年最后一个月,“人才峰会”“创业大赛”“人才创业园”成为热词,在浙江舟山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热潮——

12月2日,第五届中国舟山全球海洋经济创业大赛总决赛举行,本届大赛吸引了1000余个创业人才项目报名。

12月3日,2021中国浙江“舟创未来”海洋经济人才峰会启幕,100余位海内外院士专家、青年英才、创投大咖等线下参会,吸引了30余万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线上参与。

12月8日,新城怡岛路人才公寓旁的“菜篮子”直供店开业,这是舟山市首家为人才服务的专属实体化“菜篮子”直供店,也是舟山市服务解决人才“关键小事”的务实举措之一。

12月16日,2021舟山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落幕,吸引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172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参赛,24个获奖项目均签订了落户舟山市的意向协议……

天下英才聚舟山,乘风破浪向深蓝。舟山市围绕海洋、自贸特色,丰富人才谱系、提升人才效能、做强人才平台、迭代人才生态,强化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服务管理,海洋特色人才港建设渐入佳境。

做强谱系,打造链条式人才招引体系,多个人才引育指标再创新高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作为系列国家战略叠加地,舟山一直求贤若渴。

赶在去年底,舟山市发布了全国海洋十校招聘“一校一码”,通过赋码联网精准对接涉海专业高校,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海洋类专业人才“供给链”;同时,线上海洋经济人才云聘会也一场接着一场举办,全市720余家企业发布2500余个岗位,收到了5000余份简历。

刚刚过去的一年,舟山高校毕业生引进再创新高,全年引进大学生16658人,同比增长22%;引进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775人,同比增长21.09%。

打开市委人才办去年的招才引才图,一条鲜明的人才招引链条跃然眼前,“在校大学生、高校毕业生—‘高精尖’人才—‘银龄’特色人才……”,各个指标均全面飘红。这条人才招引链的背后,是舟山坚持党管人才不动摇,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精准特色招引的不懈努力。

政策撬动,品牌打造,人才招引体系不断深化完善。去年舟山市相继出台了事关来舟工作毕业生和人才子女教育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解决人才子女就学,并出台大学生招引新政3.0版,优化引才激励机制。创新启动实施大学生聚舟工程,优选30余所重点高校,聚焦服务30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小团组、高频次”的精准招聘。去年,舟山市先后赴27个城市61所高校开展校园专场招聘72场。

校地合作,关口前移,人才预储模式接续发力。去年,舟山市选择了专业与我市产业高度匹配的13所高校,共建引才工作站,创新推出“舟创未来·雁飞东海”大学生暑期实习实践计划。数据显示,目前舟山市已与45所高校建立岗位和专业互通机制,全年有1639位大学生暑期来舟实习见习。

做大人口基数的同时,舟山市聚焦海洋特色,坚持赛会引才,精准招引“高尖精”人才。

在第五届全球海洋经济大赛上夺得金奖的项目领衔人曾志翔坦言,团队已在舟注册成立浙江迈瑞沙科技有限公司,并在舟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厂房。以赛引才,舟山在全国打响海洋人才赛会“第一市”品牌,去年“舟创未来”人才峰会期间,举办了近20项人才子活动,活动场次、参会人数均创新高,包含国家级、省级人才在内的50余个人才、项目现场达成落地意向。

一条条的大阳线,昂扬向上:

去年舟山市新引育“高精尖”人才数首次破百,同比增长22%;申报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10人、省级人才工程38人,均创历史新高,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工程实现“零突破”。

聚焦海洋,打造特色化人才发展平台,释放高层次人才创新动能

坐标,临城海天大道1580号;名字,浙江舟山人才创业园。

在创业者范红杏眼中,这里是舟山的“新硅谷”。

“我们曾在全国多地考察,最终还是决定落地舟山。”浙江自贸区宝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基因工程、菌株筛选、生物发酵、分离纯化应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物技术公司,副总经理范红杏说,选择到舟山人才创业园,看好的是完整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看好的是舟山优良的营商环境。

以海洋生物产业为重点领域,以集聚海洋“高精尖”人才为主攻方向,集“试验基地+创业苗圃+产业园区”三位一体,舟山人才创业园未来目标明确,要建成国内领先、全省一流的海洋生物产业中试研发基地。

打造“强磁场”引来“金凤凰”,人才创业园仅仅是舟山市打造特色化人才发展平台的其中一个维度。去年,舟山市立足产业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吸纳能力,一批特色人才发展平台渐具“星”范——

发挥自身优势,嫁接市外创业创新团队,人才飞地正在成为舟山招才引智的一个“引力场”。去年12月,人才飞地深圳园区开园,成为舟山第7个人才飞地,也是舟山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建设的首个人才飞地平台。截至目前,舟山7个飞地园区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入驻人才企业82家,年营收5700余万元,有6家企业已来舟产业化,总投资达到2.7亿元。

协同联动创新,打造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最强大脑”,产才融合平台正在成为舟山招才引智的另一个“引力场”。去年6月,智慧海洋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启用,随后远洋渔业、生命健康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陆续投用,围绕重点产业培育工程师人才、孵化工程师项目、转化工程师成果,现已聘用36名兼职工程师,参与发布智慧海洋领域揭榜挂帅项目54项。

深化区域合作,借力借智引流至舟山,一批教授专家工作室成为舟山“智力”的重要组成。去年,舟山市与宁波市合作新建教授专家工作室3家,互派教师、医生等参训500人次,创新举办甬舟青年人才云端联合招聘会,并与多家高校签订市校人才工作合作协议。

打造人才“引力场”,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融合,人才齐聚裂变迸发新动能。

实现营收8100万元,创始人胡庆江入选国家级创业人才,这是浙江原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2021年业绩。经受过疫情的考验,作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项目,自2012年成立以来,在创新动能的助推下,企业发展迅速,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项,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逐步发展成为吸波材料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

做强平台、人才汇聚,创新创业的“价值”正在被重视。《2021全球科学家研究统计成果》显示,舟山市高校有9人进入全球前10万名科学家榜单、18人进入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截至去年底,围绕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两大领域,重磅推出的全新市级人才工程——“舟创未来”海纳计划已征集人才项目301个,入选95个,均创历史新高。全市人才企业年营收超过4亿元,增长33%。人才“关键技术”揭榜挂帅,已累计发布榜单212个,总榜额10.07亿元,揭榜率30.1%。

优化生态,营造高品质人才环境,海洋特色人才港建设渐入佳境

便捷、高效!这是舟山留给清华博士研究生王强的第一印象。

去年下半年,王强到舟山入职当天,就收到了E类人才认定通过的短信。随后他通过“浙里办”APP申领到了舟山人才码,在线挑选申请了一套60平方米的精装修人才公寓,解决了住宿问题。

2个月缩短为1天,这就是市委组织部开发的“舟创未来”人才智岛系统带来的便捷。去年,舟山市大力推进人才工作数字化改革,以人才“引育用留”高频事项为切入口,推动海岛地区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整体智治,实现了引才渠道“可视化”、人才业务“协同办”和人才家底“一屏览”,为破解长期困扰海岛地区的人才“引不进、留不住”难题提供了数字化助力。

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数”字赋能,人才智岛系统是舟山市打造高品质人才生态的一个全新注解。去年以来,舟山市聚焦人才大事、关键小事,用心用情抓好服务、优化生态——

“实”字当头,金融赋能创业服务,着力破解人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去年以来,积极协调开展“政银企”合作,促进人才企业无抵押信用贷款、无还本续贷等服务,全市人才企业年度新增贷款余额9125万元。

“暖”字入心,创新实施“销号帮办”机制,解决人才工作生活“关键小事”。去年以来,定制化开发人才房配租系统、开通舟杭甬人才直通车、开启智能联谊报名通道、解决就学就医问题、开设“人才菜篮子”“智汇食堂”等,人才工作美誉度越来越高。

“舒”字留人,平台赋能综合服务,帮助人才在舟山安身更安心。去年,舟山市在全省率先出台《“舟创未来”人才之家管理办法》,整合特色民宿、精品酒店、公共设施等资源,累计投用人才之家10个,服务人才10万余人次。

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舟创未来,实干争先,踏上新征程,确立新目标,续写人才工作新篇章,舟山一直在路上。(舟山市委组织部 高钟华)

[责任编辑:王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