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思政实践 > 正文

【2021我的思政课】讲好新时代思政课的三个基本问题

思政实践

作者:王伟 南昌工程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汪荣有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讲好新时代思政课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和丰富的给养,极大地提振了广大思政课教师讲好新时代思政课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要讲好新时代思政课,我们需要弄清楚三个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讲好新时代思政课的理论前提。思政课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载着培养青年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有科学的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使无产阶级从根本上摆脱了唯心主义和神学论的束缚,为无产阶级政党认识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使共产党人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重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科学地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和进程表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从而把握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规律,把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既提出“过河”的历史任务,又为人民群众解决“桥或船”的现实途径,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攻坚克难、战胜挑战,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关于唯物辩证法、实事求是法、群众路线法、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社会调查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法等方法的理论,为各个时期共产党人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确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党建等各方面战略提供了方法论支撑。四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的重要贡献。

“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讲好新时代思政课的本质要求。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2018年5月的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回顾我们党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可以得出一条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等教育中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过办党校团校、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等,创办进步刊物,整理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等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接管、恢复、调整旧式高校,创建新型高校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基本得以确立,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思想地位;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加强了马克思主义教育体系建设,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形成了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地位不断得到强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论断,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强化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思想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高校成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最坚强堡垒。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相比,要求更高,责任更重。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的问题,而是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维于一体。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青年学生就容易迷失人生方向,就可能偏离正确轨道。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讲好新时代思政课的内在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责任神圣、使命光荣。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正处在成长成才的最重要时期。不仅要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涵养品德,更要完成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需要正确的方向引领,需要精心的培育呵护,需要温润的道德滋养,如果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出现偏差和失误,不仅对青年学生的不负责任,而且会对党的事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面对新形势,思政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思政课地位只能提升不能降低;应对新挑战,讲好新时代思政课,既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特色,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优势,更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讲好新时代思政课,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激励他们主动投身和奉献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讲好新时代思政课,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思政课建设,关系到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国家是否长治久安、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工作格局、体制机制、条件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思政课建设好。二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思政课开得好不好,关键在思政教师。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三要加强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以增强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为导向,在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话语创新方面出真招、下真功夫,不断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吸引力,给学生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筑牢坚实的思想根基、打下深深的思想烙印、获得深邃的思想启迪。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新时代思政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