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公司治理 > 正文

在降成本上下足功夫(观象台)

制度性交易成本种类繁多、弹性较大、边界模糊,既是企业的痛点,也是“放管服”改革的难点,是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征服的“娄山关”“腊子口”

近些年,给实体经济减负一直是热门话题。

特别是疫情冲击之下,供应链受阻,市场需求收缩,叠加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使相当一部分企业深感“压力山大”。降低税费负担、降低用地用能成本等真招实招,在援企纾困中大显身手。这一笔笔真金白银,可谓雪中送炭,及时又给力。

然而,高强度、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不可能无限期持续。一方面,我国宏观税负已由2015年的18.13%降至2020年的15.2%,在主要经济体中处于低水平。另一方面,一些处于盈亏平衡点的企业,本就属于该淘汰企业,若让其长期拥有过多的政策红利,可能会妨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尽管今后一段时间减税降费政策还会继续实施,但恐怕很难有一轮轮普惠性、大力度的减税降费。

那么,降成本就没有更大空间了吗?显然不是。

除了这些看得见、算得清的负担,企业往往还需要承担难以计算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这种成本往往涉及准入、审批、许可、认证、监管等政府职能,种类繁多、弹性较大、边界模糊,既是企业的痛点,也是“放管服”改革的难点,暴露了一些地方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薄弱环节,是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征服的“娄山关”“腊子口”。

治“拖”是基础题,抢抓机遇才能释放红利。中央出台的“放管服”政策,需要地方上可操作的具体细则来配套实施。如果配套细则的“靴子”迟迟不能落地,创新创业激情往往会被“拖垮”。革故鼎新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窗口期稍纵即逝,须义无反顾地去攻坚克难。少一些“先等一等”“再看一看”的观望心态,多一些“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使命担当,何愁制度成本不变为制度红利?

削“繁”也是基础题,做对减法才能激发活力。这些年,一网通办、一证通办、一窗通办的改革实践,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颇受好评。但“少跑”不等于“办成”,特别是在跨界融合的新经济领域,行政审批流程繁琐、部分手续相互制约等痼疾依然存在。监管不能弱,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就意味着政府部门要在删繁就简上多动脑。除了应减尽减,不妨多一些异地可办、限时办结、智慧监管,让“无感审批”助力企业敢试敢闯。

破“堵”则是加分题,畅通梗阻才能行稳致远。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但要肯干、敢干,还要能干、会干。“准生证”到手,只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步。融资渠道是否畅通,供应链是否稳定,知识产权保护是否完善……打通这些堵点,及时提供相应服务,企业才能轻装前行。如果把一家家企业比喻成一棵棵幼苗,治“拖”削“繁”只是松土剪枝,破“堵”则是疏通水系、留足阳光、肥沃土壤,使其成长环境更优,根基扎得更牢,甚至如同榕树一般不断垂枝入土,生成全新的产业集群。

当前,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增强企业信心,还是提高市场效率,都需要在降成本上下足功夫。新一轮国际竞争,是创新能力的较量,也是营商环境的比拼。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放下该放的手,握紧服务的手,亮出法治的手,让更多中国企业拥有顶住下行压力、不断闯关夺隘的信心,中国经济才有更加不惧疾风骤雨的实力与底气。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