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经济大家谈 > 正文

经济大家谈|数字乡村建设如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经济大家谈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李道亮

数字乡村建设是立足于我国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现状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建设通过将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与农业生产、乡村治理、农民生活深度融合,整体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步伐,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抢抓战略机遇,努力推进数字乡村新基建。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数字化中国建设的重中之重,恰逢乡村振兴重要机遇,新基建等信息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向农村地区扩展延伸,加快新一代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乡村地区的快速发展,创新5G网络应用示范。避免乡村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努力打造共建共享性乡村基础设施,致力于向高效化、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安全化等方向发展。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努力提升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根据区域发展特色及优势,大力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植大户,实施土地资源的适当、适度流转,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供给,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过程深度融合,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积极打造科技农业、精准农业、智慧农业,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例如,中国电信充分发挥四川木里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通过智慧旅游新模式,推进特色旅游、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发展智慧畜牧、智慧种植等特色产业,发挥电商能力优势,助力羊肚菌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提档升级。

释放创新活力,扎实推进数字乡村新业态。坚持政府引导,强化政策支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优化农村地区创业环境,全方位吸引各方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以数字技术带动乡村新业态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与信息产业融合。根据各地方区域差异性,以因地制宜发展信息化产业为基本原则,引导地方创业主体进行认养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等新业态开发。

巩固脱贫成果,推进数字乡村民生信息化。大力推进数字乡村民生信息化,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利用信息化手段跟踪脱贫人员的后续发展情况,防止脱贫后返贫,并精准监测意外致贫人员,采取合理手段进行帮扶。积极打造乡村金融、文化、民政、社保、就业、医保、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比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践中,中国电信加大木里县基层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技术人才培训、培育工作;同时加大远程教育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让边远山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名校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人才为四川木里县后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大力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产业,提升数字乡村发展新动能。大力扶持乡村信息化龙头企业,强化企业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经营能力,鼓励精准农业、农产品品质检测、精准牲畜、农业无人机、无人驾驶拖拉机等领域发展壮大,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产业支撑。针对数字农业、数字乡村相关企业产品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建立数字农业、数字乡村专项基金,培育和壮大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产业。

坚持城乡统筹,推进数字乡村治理新格局。坚持把城市和乡村作为统一整体统筹谋划,以智慧城市建设拉动数字乡村同步发展,引导人才流、资金流、物资流等生产要素流向乡村,把乡村建设成为与城市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好家园。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公共服务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强化制度保障,形成城乡互补、工农互促、共同繁荣、全面融合的新型城乡关系。

开展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加快推进全国数字乡村建设。实施一批具有深远影响的数字乡村试点工程,加快推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充分发挥协会、联盟、企业、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以需求为牵引,以乡村为主体,不断探索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青藏高原地质结构最复杂、环境最恶劣的地段之一。如今,中国电信结合木里县实际诉求,发挥5G、云网、卫星等数字化信息能力优势,在森林防火、乡村治理、智慧农村等方面形成多场景数字乡村信息化解决方案,打造数字乡村标杆示范,生动诠释了数字乡村建设如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责任编辑:宋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