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教育参阅 > 正文

让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

——聚焦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中心小学“启智·润心”课程

课程改革,成为撬动学校发展的“杠杆”。我校地处海淀北部上庄镇,学校现在一校三址,两个小学部和一所附属幼儿园。为了改变学生学习资源不足的现实困境,我校审时度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秉承“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办学理念,坚持“启迪智慧,润泽心灵”的校训,充分挖掘各种资源,营造“变教为学”的课堂文化,建构“启智·润心”课程体系,真正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关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发展”。学校关注学生平等的学习机会,指向学生关键能力的实际获得,最终实现让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让老师有更多的成就感,让家长有更多的荣耀感。

我校依据培养目标,以“启智·润心”课程体系为载体,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个性化课程三个层级,从语言、科学、健康、艺术、人文五大领域进行设计——

在基础型课程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基础:主要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为主。按照要求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确保各个学科的学时。通过采用课程整合的方式推进地方课程的实施。北京市专题教育、心理教育、走进圆明园与少先队活动课整合,加强少先队教育的实效性。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书法课程整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落实地方课程。

学校开设越野滑雪实践活动

学校开设越野滑雪实践活动

在拓展型课程方面,面向全体,通过学校校本课程、整体活动设计,在各年级通过必修课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经历、体验的课程,提高学生技能,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其中,在体育类课程上,一、二年级开设篮(足)球基础课,三年级开设滑雪体验课程,四年级开设游泳课程,五年级开设旱地滑雪课程,六年开设级定向越野课程。学生在不同阶段,通过各项目必修课的学习,进行体育项目的体验,让学生掌握1-2项体育技能,体会锻炼的乐趣。学校提出四项管理措施:老师组织有规,学生学习有矩,教练教授有方,家长支持有力,以此来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学习效果。在艺术类课程上,学校坚持“构建氛围、广泛参与、形成品牌”的艺术发展思路,培养学生艺术审美情趣,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一项艺术技能。为了弥补学生艺术学习的不足,一年级开设舞蹈基础必修课程;二年级开展快板基础必修课程,艺术课程为学生艺术学习打下基础。在汉字文化类课程上,学校先后编制了《识规律 写好字》《汉字的记忆》校本读物,以汉字文化为中心,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内涵,研究汉字的书写规律,提高书写能力。《识规律 写好字》是将汉字与书法文化相结合,用汉字文化辅助语文课识字与写字教学、用书法规律辅助写字与书法教学。书中总结出9种笔画书写规律、51个笔画写法、45种汉字美、56条汉字结构规律,为汉字书写与评价提供了客观标准。《识规律 写好字》教学是通过字源识字将“识字与写字”环节有机结合;教师可以从笔画规律、笔画描红、结构规律、例字描红、例字练习、例字评价六个模块指导学生。学生按照“看一笔、定一笔、写一笔、比一比、改一改”的五步临摹法进行写字练习。教师和学生在写好汉字的同时让传统的汉字文化根植于心中。《汉字的记忆》书中包括汉字演变过程、字形解析、常用涵义、汉字相关知识拓展四部分内容。每一个汉字都有历史,每一个汉字都有故事,每一个汉字都有文化。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汉字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个性化课程方面,一是针对培养学生兴趣,发展特长而设置的课程;二是为完善和延伸基础课程的学生实践类课程。个性化课程以社团课程和活动体验为主,以科技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增强学生审美修养、身心健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中,学校采用选修课程的方式,开设社团课程,更好地满足了学生们个性发展的需求。开设有管乐、合唱、声乐、评剧、曲艺、现代舞、民族舞、拉丁舞、国画、书法、衍纸画、剪纸、轮滑、篮球、定向越野等近26个社团选修课程,结合课后服务开展40个兴趣班,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特色发展成为可能。学校整合校内与校外资源,聘请专业的艺术教师,先后组建了拉丁舞、民族舞、合唱队、管乐队等特色艺术团队,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同时,学校鼓励孩子们大胆展示自己,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在不断磨砺中获得成长。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此,学校开设了《二十四节气与我们》校本课程,将农事活动、自然规律、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生成教育教学主题,开展一系列体验式活动。学生初步了解节气、种植、物候、天文、习俗的相关知识及内在联系。让学生学习知识、参与活动,体验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甜蜜,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落实生态教育,激发学生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而学校开设的节日活动课程更是丰富多彩,学校建立“节日活动课程”,让学生在了解节日文化,体验节日习俗。通过丰富情意体验,学会感恩、学会善待生命、学习家国文化,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责任担当,产生民族自豪感。如,春节课程重在传承中国人“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国泰民安”的传统伦理观念。学校设计“快快乐乐过大年”实践活动,学生们写春联、剪窗花、做花灯、送祝福,在与家长快快乐乐迎新年的过程中,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技能,体会劳动中的快乐,增进了与家长的感情,感受着国泰民安的节日氛围。清明节课程重在体验“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祭祖,让学生慎终追远;踏青,则让学生们亲近自然、珍重生命。学校在清明节组织缅怀英雄活动,孩子们为校园的“冰心老人”雕像献上鲜花,用朗诵诗歌的形式表达对冰心老人的崇敬。清明节活动中,每位学生都要了解介绍一位杰出人物,学习先辈树榜样。以及端午节课程重在家国文化教育,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祭奠和感怀,塑造强化共同的民族价值信念,凝聚形成共同的民族精神;重阳节课程重在尊老敬老、感恩教育。重阳节学校组织一系列教育活动,如评选“老有所乐的健康老人”“孝敬父母的好家长”和“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活动,孩子们撰写自荐材料、宣讲自己父母的敬老故事,感受着“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重阳节“三个一”活动,即对长辈说一句祝福感恩的话,为长辈做一件事,了解父母工作的一方面。每个孩子参与其中,将敬老落实在行动中……学校将传统节日作为“五育”教育的抓手,既是节日文化知识的学习,更是研究性学习、体验式学习、实践学习的结合,将自然教育与社会教育进行融通,实现在德智体美劳之间的“五育融合”。

总而言之,学校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更多选择的机会,唤醒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望与追求,使他们从内心迸发出对学习的真诚与敬意,能够自主专业地学习,自信快乐地成长,真正打造自主自信的学园。

(作者为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中心小学教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