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教育参阅 > 正文

以有效的师生互动重塑音乐课堂

王璐老师在音乐课堂上

王璐老师在音乐课堂上

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我们从学科知识和技能中跳出来,真正开始专注学科背后的“人”,让每一个人真正成为一个能够使自己幸福和使他人幸福的人。音乐课堂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充分发挥师生互动,并将其转化为教学优势,是新课程理念下关注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的魅力不单单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应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优化互动情境,重塑课堂,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使学生乐于参与,使每一堂音乐课焕发出新的活力。在师生间相互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的效应上,让学生以新的学习方式,获得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传递情感,创设生动的教学环境

美的环境能使人心旷神怡。小学生对美的感觉是直观的、具体的,当学生置身于一个美的环境中时,会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我们音乐教师应创设优美的视觉环境和美好的艺术氛围,将学生引进音乐殿堂,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学习。

一方面,教师要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将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中。注重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喜爱音乐、享受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另一方面,教师要改变以往音乐课堂重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视识谱、教歌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环境,能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满足学生的社会接纳、决策、亲和等各种交往需要,使学生愉悦、积极地参与交互。教师运用情感交流,通过语言、微笑、眼神、歌声、琴声、动作等媒介与学生产生表情互动、相互感染。

歌曲《草原上》是一首描写辽阔美丽的蒙古大草原的优美抒情歌曲。在演唱时,教师面带微笑,脸部与眼神流露赞美、向往之情,向学生传递着对歌曲的感受。学生受到感染,身体轻轻摇动,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表达内心的体验。在生动的教学环境中需要教师内心充满情感,才能让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精心设计,激活学生的想象空间

如果说课堂是社会的一个缩影,那么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所应该具备的能力,都应该在课堂上落地。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探究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才是课堂本色。因此,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散想象。

陈鹤琴先生说过:“我们一定要帮助儿童张开眼睛,打开耳朵,挥动双手,使儿童能认识环境,创造环境。”教师要充分重视相信孩子,帮助他们营造心理安全自由的环境,使他们心情轻松愉快,无压抑感。对孩子保持一种积极、鼓励、宽松和耐心的态度,做孩子学习欲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鼓励孩子每一点进步。因此,教学内容中设计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欲望与效果,是实现音乐教学审美为核心的基础和前提。

如,为检验学生的音乐感知力,聆听音乐时不提示音乐背景及曲名等信息,在听完音乐后,提问学生:“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什么画面或意境?你会想要朗诵哪一首诗?你会想要表演哪一种舞蹈?”学生的回答可以五花八门,这表明,学生在教师预设的问题中顺利地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进行发掘和提高。

在教师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对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有了一定的理解。随后再布置创造活动,学生就会尽可能的发挥想象,设计创作,这样的音乐课堂艺术气息就显得更加浓郁了。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纯真天性和独立感受,对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给予鼓励。这样,学生才会对课堂从内心接纳,慢慢建立自信,师生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融洽。

练就绝技,换得尊重和理解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互敬互爱,给彼此建立一种健康、向上的学习与合作的氛围,对课堂教学无疑是积极的。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应是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采用丰富多彩、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在教学活动中,尊重每一位学生,多鼓励学生大胆参与,适时安排一些让学生自由创作的活动,鼓励学生让自己学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在不同的学习要求中获得最大收益的学习能力。教师要练就独门绝技,让学生带着惊讶与兴奋的情绪感受课堂的魅力。

如,在一节音乐创作课上,教师分别用口琴、尤克里里、串铃等乐器一人撑起整个乐队让学生感受美国乡村歌曲《噢苏珊娜》。教师每拿出一件乐器演奏的时候,学生都会瞪大眼睛半张口作吃惊状态,在学生眼里的教师是如此多才多艺,学生会对教师的本领发自内心的赞叹。同时,这也会激发出学生的表现欲,尝试运用简单的打击乐参与到歌曲的伴奏中,甚至还有学生加入舞蹈表演,一下就形成了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师技能的积累与发挥,可以引导学生发自内心的表达,只有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理解,相处才能产生情感,教育才能顺利进行。

通过课堂教学,运用了多样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各种音乐实践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用,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学会汲取,最终将知识的获取过程自觉转化为一种实际的学习能力。

变身“端水大师”,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诗意地描述:“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教师的工作就是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情感唤醒学生的情感,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做出表率。

现在的学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个性都很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及价值观。为了更好地走近学生的生活,和学生有共同话题,教师就要多留心关注学生的喜好。课余,可以和学生聊聊兴趣爱好,比如欣赏的明星,时下热播榜单……教师做到平易近人,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让学生放下包袱,才能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朋友去表达情绪,之后教师再适时给出合理的建议帮助学生正确塑造人格。另外,“约法三章”和“小奖品”,顺利成为了“益友”和“良师”这两个角色平衡切换的“端水大师”。通过合理的奖惩规则,既保留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又不至于让学生丧失对课堂和老师的敬畏心。

综上所述,以上几种策略的有效实施,真正促成了音乐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益。核心素养下的音乐课堂,在有效的师生互动当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是多么的重要。作为教师,不仅仅用丰富的知识启迪学生的心灵,也在用自己诚挚的情感触碰学生的心扉,更在用自己的真心、爱心和耐心重塑出温暖而融洽的师生关系,彼此成就。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为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中心小学音乐教师)

[责任编辑: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