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响中国 > 正文

弘扬探月精神 讲好探月故事

推动探月与深空探测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将科技资源科普化作为一项重点工程。科技资源科普化是实现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性工作。

一、当前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存在问题与发展要求

长期以来,具有长期性、公平性、均等性、普惠性、便利性特点的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注重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的“普遍达到”,力求充分培育特定受众及广大公众的理性思维与科学精神。而在公共治理实践中,受传统科普主体管理机制和相对固化的科普工作参与模式影响,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的行政主导性、规划同构性及“例行化”现象并未完全消除,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科技资源科普化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政府供给为原生动力的科技资源科普化单向供给机制,在保障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及提升有效覆盖率方面成效卓著,但其机制的有限创新未能有效应对新常态和新语境,其科学传播内容分众化存在一定不足,其科学传播形式与载体也未能充分适应亲身体验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替代趋势。另一方面,过度市场化的科普参与主体本身具有零散性强、整合性差、缺乏合力的特点,且在其“短、平、快”资本逐利本性驱动下,其主动回避不确定收益的创新风险,对积极的创新改革态度消极,往往以“新、奇、特”谋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尽管在科学传播及科学教育形式载体上有所表现,但在科学传播内容专业化、系统化、精深度、严谨性方面存在先天缺陷与选择性忽略,低质无序、知识产权滥用、逆向淘汰、同质化情况凸显,故而无法正确回应“科普+”融合趋势下高质量发展新命题。

进入新发展阶段,科普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联动性不断增强,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愈发强调科技、信息、资本、市场、政策、人才等多维要素的集约融合,这就需要以商业化外延平衡“科学”与“普及”,在人民性、公益性基础上推进适度市场化,努力实现科技传播与科学教育的高质量“普遍达到”,破除科技资源与科普资源割裂、科学知识生产者与传播者分离桎梏,切实提升科技资源科普化内容与服务供给能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更加强烈的向往。

二、推动探月与深空探测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探月与深空探测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科技创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变量,而作为“看家之本”的科学普及,正在成为社会创新发展的“新星”和“主角”。“嫦娥”探月、“天问”登陆、“鹊桥”搭建、“祝融”行走,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蹄疾步稳、捷报频传。推动探月与深空探测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高质量发展,将能够有效推动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和国家科学文化素质的充分提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强大动力。弘扬探月精神,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不断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入宣传和解读探月精神,凝聚万众一心扎实奋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作为我国迄今为止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系统工程。探月工程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不仅使千年神话在新时代航天事业发展中成为现实,更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留下了航天强国的铿锵足迹。探月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探月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更是伟大建党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突出表现和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一员,是中国探月工程之魂。其所承载的富有中国航天元素的文化话语体系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月球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通过探月与深空探测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深入挖掘、大力宣传,从中汲取探月工程高速成长的精神密码,弘扬探月精神,讲好探月故事,丰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月球文化,凝聚万众一心扎实奋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拓展太空经济产业链,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太空经济是指人类的太空活动所创造的在地球上获益的经济。放眼全球,随着航天产业市场越来越大,太空经济已然成为航天产业发展之大势所趋。正如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所说,探月工程的稳步推进,将促进和带动整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繁荣。实践证明,科技资源科普化可以产生经济收益和社会资源吸附力,成为新时代太空经济的重要组成。当前以航天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这就更需要积极服务、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实施科技经济融合,加快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凸显探月与深空探测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教育功能、经济功能、休闲功能,推动市场价值转化,实现经济发展动力变革,适应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形成绿色低碳经济新动能和新的可持续增长极,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凸显科学普及合作属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开发、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强调,月球是全人类都感兴趣的一块地方,是全人类共同的一笔财富和资产。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中国的行星探测计划——向着月球、火星乃至更远,是人类探索外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探月与深空探测科技资源普及化工作能够以科普多边合作为突破点,搭建国际探月与深空探测技术对接的桥梁纽带,推动创新应用转化互动探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造中国探月工程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品牌,形成点对点的科普交流与互助产业基地,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合作的共同谋划,进一步加强贸易对接。通过探月与深空探测科技资源普及化工作促进产业转化、传播优化、教育深化,能够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科普合作与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持续高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三、推动探月与深空探测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科技成就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走到世界前列。新时代新征程,我国航天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也迎来了向世界先进水平靠近的历史性“拐点”,这就需要充分展现新气象新作为,进一步厚植创新土壤,增强创新动能,在汇聚力量中不断壮大,在薪火相传中不断推进,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营造高质量发展良好生态。

科技人员是科普工作的主力军,而国有企业是推动科普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支持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在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中,国有企业同样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有效破解科技资源科普化供给侧结构性矛盾,能够有效回应新常态、新语境下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命题。作为中国探月工程国有独资公司,既具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科普资源,又同时具备科学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双重角色”,更应当以新担当成就新作为,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充分发挥“国家队”优势,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推动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国家科学文化素质持续提升,夯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基础。

树立创新驱动“科普+”融合发展新理念。从战略统筹到领域展开,从项目策划到重点突破,从系统设计到落地实施,探月与深空探测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应当始终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牢固树立“科普+”高质量融合发展理念,深度融合网络新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效衔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强化原创性,深化引领性,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弘扬探月精神、讲好探月故事,不断增强探月与深空探测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的政治影响力、文化凝聚力、社会感染力,谱写更加多彩的航天乐章。

打造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新载体。一方面,受需求侧影响,为既有科技资源科普化内容与服务供给增添了新动能、拓展了新范围、提高了新品位。另一方面,新时代信息传播方式日趋复杂多样,极大地丰富了科技资源科普化产品与服务的种类与内容,科普衍生品的创意、设计、制造、流通、消费展现出一系列增长点与新亮点。探月与深空探测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需要进一步充分把握纪念人民军工创建日和4月24日“中国航天日”重要契机,盘活资源使用效能,打造优良载体,与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科普机构等开展广泛合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巡展、科学实验搭载方案征集、探月知识竞赛、科技体验营等活动,深入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基地建设,积极践行国企社会责任,实施科普助学、科普助残、科普康养公益科普战略,推进科普助力“双减”改革、科普助力生态文明、科普助力健康中国,常态化丰富科普工作新载体,进一步激发社会公众学习探月知识、传承探月精神的热情,提升面向社会公众的广泛影响力。

壮大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新业态。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以航天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蕴含着巨大商机,正在创造巨大需求,从而引发科普模式的变革与科普新业态的涌现。新模式新业态在竞争力和技术进步性方面存在巨大潜力,成为科普产业发展的新热点、新载体、新机遇。探月与深空探测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应当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瞄准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等领域,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新的供给,以此来创造新的需求,不断丰富新模式、壮大新业态、培育新增长点、凝聚新动能,在“双统筹”、“双循环”中贡献中国探月力量。

构建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新时代探月与深空探测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落实在高质量发展目标设计上,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探月与深空探测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化维度体系,突出价值引领,促进产业集聚、强化技术提升,完善高水平科普人才从业激励机制,推动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和国际化合作,形成“党建引领-创新驱动—多维融合—国企推动-多方协同”的长效化科普产业生态机制,进一步破解区域间科技资源科普化供给不平衡矛盾,以科普资源均等化促进共同富裕,构建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助力实现科普之治。

【本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侯寓栋,系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奔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责任编辑:王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