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让“冬国精神”在邵阳烟区“开枝散叶”

在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白仓镇烟区,成方连片的烟田一眼望不到边,嫩绿的烟苗,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处处生机勃勃。在白仓镇团结村的一处偏僻的烟田里,一个黝黑的身影穿梭在田垄间,正在给烟田除草,任凭毒辣的日光在他身上暴晒,豆大的汗水一颗颗滴落,也全然不顾。他,就是烟农李冬国。

老李其人

家住邵阳县白仓镇团结村的李冬国,今年56岁,皮肤黝黑,身材消瘦,为人热情直爽,快人快语,平时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老李”。初见平平无奇,但他的眼神里好像有一股子韧劲,看上去精明能干。老李家里有4口人,儿女都常年在外打工,家里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种烟,自2012年试着种了十几亩烟叶喜获成功,老李便认定种烟是条脱贫致富的好门路,这一种,便是九个年头,与烟结下了不解之缘。  

烟田里的“阅兵”

老李爱烟,烟就是他的“宝贝疙瘩”。每天清晨五六点,天刚蒙蒙亮,伴随着晨曦的微光,老李就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从村东头一直到山里面,他用脚步丈量每一丘田、每一株烟,像一位将军认真检阅着他的士兵,一天转下来,少说得5、6个小时,但是老李却乐此不疲。今年移栽,因为苗子紧张,田里刚好又有两处需要补蔸,老李硬是骑车跑了十多里,从隔壁村借来了两株补上,这才心满意足,他说:“要想种好烟,关键是要肯下工夫,这首先呐,就是人得勤快,老话说人勤地不懒,就拿移栽来说,你得知道田里哪些苗壮,哪些苗弱,做到心里有数,然后对症下药,对小苗、弱苗‘重点关照’;其次呐,就是你得相信科学,依靠科学,比如肥料施用比例、营养土调配一定要按照公司、技术员的方案来,那些都是无数智慧的结晶,你得听话、讲科学,不能闭门造车,另外除草、防病防虫也要跟上。只有这样,长出来的烟叶才有重量,有产量。”

爱钻研的“好学生”

老李虽然学历不高,但他热爱学习,对种烟相关技术要求相当苛刻,他总说“细节决定成败”,比如:对移栽的深度精确到毫米、对施肥精确到克……有时候碰上什么难题,他一边虚心向烟技人员请教,一边向有经验的老烟农取经,自己也不断总结,连睡觉时都在琢磨。从育苗、盖膜、移栽、培土、施肥到田间管理,采摘、烘烤等每个环节,他都认真摸索其中诀窍,并将技术要点一一记录在小本子上,像极了刻苦用功的好学生。老李还肯钻研,自种烟至今,先后购买了收割机、除草机、电动喷雾器等“高科技”农机助力,实现了降本增效。今年年初,疫情来势汹汹,用工遇到困难,老李又开动了脑筋,从网上买来了电动打穴器,平均一天可以完成十多亩,效率是用普通打穴器的两三倍,周围烟农看了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半个技术员

老李种烟的技术不赖,去年亩产量接近3担,种烟亩产量、亩产值、上等烟比例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年年种烟收入颇丰。附近的烟农前来取经,老李也从不吝啬,不但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而且将自己赋闲整理的农机大方出借,若是有谁的烟田里出了毛病,老李闻讯,只要有空,逢喊必至。一来二去,大伙都说他算是“半个技术员”,对这个称号,老李十分满意。“我这些年和烟打交道,靠着种烟盖上了房子,供子女上了学,我是真心感谢烟草公司,感谢烟叶技术人员的默默付出,乡里乡亲,凡是我能帮上忙的一定帮,大家都能赚钱,过上好日子,那才好哩!”老李乐呵呵地说。

“只要我身体好,还能种得动,我就一直种下去!”老李身上透出来的倔强与较真,让人由衷地敬佩。在邵阳烟区,像老李这样的“铁杆烟农”还有很多,他们勤劳好学、积极向上,丝毫不掩饰因种烟致富而获得的喜悦;现如今,在公司大力扶持、烟基建设持续推进、政策制度保障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更要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快推进职业烟农队伍建设,让“冬国精神”在邵阳烟区开枝散叶,涌现出更多智慧型现代烟农,真正实现“科技兴烟,人才兴烟”,助推烟叶高质量发展,用心描绘出一幅“金叶兴、烟农富、烟区美”的生动画卷。 

(郑一茛)

[责任编辑:王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