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教育参阅 > 正文

倾力奉献,为实现教育理想而奋斗

我十分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从教至今已满32年,教书育人是我毕生追求的事业。我喜欢给孩子们上课,一直保持着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的职业习惯,即使到现在,我依然工工整整地书写每节课的教案,这也是我多年教学工作养成的态度。

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让我懂得,一节好的数学课应该是“以学生的视角重新认识、理解所教授的知识,挖掘教学内容真正的教育意义,教会学生思考,培养数学思维,将其内化为数学素养”。

初为人师、认真执着,满腔热情投入教学改革

1988年初为人师的我,凭借着一零一中赋予我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精神,凭着年轻人的满腔热情,凭着“认真”二字,一边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去北师大、北京教育学院进修学习,加强基础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一边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索中。我不断地向老教师请教传授知识的方法,认真思考如何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寻找自己的教学特色,注意教学效果的反馈,及时总结经验。

田媛老师

田媛老师

公开课无疑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成功的舞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2年,北京市开始实施初中教改之后,我第一次去初中执教,结合数学“新课标”指出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要将这一理念通过数学课堂贯彻给学生,使他们以每一节数学课为窗口,观察世界,关注社会,关注民生。

此间,我上了全市公开课“合并同类项”,开启了初中教改的新模式,成为教学经典,2003年我被评为海淀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个人。在数学课堂上,我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诱发学生探索数学现象的好奇心;创设问题情景,变机械接受知识为自主探究方法;创设交流情景,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的“群组学习共同体”;着眼课外、广辟个性发展,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的深度学习行为。

随着教学形式的不断创新,我开始思考数学教育的本质,也使我从研究课堂教学转变为关注学生发展的研究型教师,此时,我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我继续前行的基础和动力。

在教学中,我不断改进、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尝试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注重数学应用与数学建模,用班级教学活动的形式让学生生动感悟到“数学有用”的学科理念。经过持久的努力和钻研,2005年我荣获第十八届北京市中小学“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 2009年被评为“全国高中十佳”优秀班主任,2017年被授予“北京市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

专业发展、探寻分享,引领教学新理念、新观点

自2002年以来,我一直担任海淀区兼职教研员,不仅完成教学工作还坚持参与教师的培训与指导工作。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思考使我善于发现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对于教学中存在的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情况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教研带领教师们不断认清课堂本质,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引领教研活动,探寻学科知识与教学本质的思考与分享。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撰写科研论文,固化教学实践成果。为了带动广大教师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洪流中,我积极申请主持海淀区级课题,通过参与科研课题活动,为我和我的团队提供不断前行的动力,引领我们关注教育改革最前沿的热点问题,促使我们及时跟上时代的教育步伐。

2008年以后,我先后参加了三期由北京市教育学院承办的“北京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研修工作室项目”的培训活动,这促使我把学到的教学新理念、新观点应用在指导自己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在我自己准备公开课还是协助他人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中,都增强了我对数学课程的整体把握和认识,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的重要,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

我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是“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会思考、能探索,既是心灵高尚的智者,又是意志坚强的仁者”。在教学中,我努力将数学课堂引入生活、导入社会,认真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辩证关系和思想内涵,努力改变抽象、枯燥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无穷魅力。通过带领同学们深入到社会这个大课堂去实践,引导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用数学的头脑去分析、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使他们逐渐养成了探究和思考的习惯,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更懂得了关心社会、体验生活。

奉献学生、服务社会,矢志不渝提升教育境界

为了践行教育均衡,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我参与了海淀区赴内蒙古对口教育帮扶项目,参与对口援助青海省、河北省的初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参加了由海淀区共青团与北师大教育学部举办的“一带一路”黑龙江兰西县扶贫支教活动,远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区、甘肃陇南国家贫困地区送课培训,为国家贫困县脱贫攻坚奉献力量。

我连续四届担任海淀区名师工作站指导教师,被聘为北京市农村工作站导师,北京市“伙伴式研修”项目导师,兼任北京市教师资格认定、高级教师职称评委,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市教育学院聘为指导专家等。我的徒弟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区县,但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我本人也被评为海淀区名师工作站的优秀导师,多次被评为学校师带徒优秀导师。

我立足教书育人,我的课堂生动、活泼,我的教学理念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重塑知识形成过程;课程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变为“引导活动”,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天地。

“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我的教学是让学生在尝试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态度与价值观,要求教师真心实意的身教,创造机会让学生尝试从教师身教中体会到认识。为此,我组织学生参加“走进圆明园”和“走进美妙数学花园”等活动,学生撰写论文,其中《圆明园湖底土壤渗水性预测建模》《北京双层公交车的高度改良》《恒星光谱数据的程序化处理方法研究》等论文获北京市数学应用论文一、二等奖。

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类不同层次的竞赛,以此来挑战自我、拓宽知识面。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汪世达获一等奖,学生高山获北京女子数学竞赛二等奖,学生陈亚京、赵晨润、杨旸等获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奖,约有11人次获市级二等奖、十几位同学获三等奖。学科竞赛的经历将广袤的科学世界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固然为竞赛的成果而欣喜,然而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获得成功的过程才是最令人引以为豪的收获。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热爱,所以担负;因为热爱,所以奉献。在这个舞台上我尽情地播洒我的爱心与恒心,因为我坚信,你给孩子一片绿叶,他们会让你收获一个春天!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还将继续努力,倾力奉献,为实现教育理想而奋斗!

(作者为北京一零一中数学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