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教育参阅 > 正文

英华正己守初心 才杰志远向未来

——北京一零一中“英才学院”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我国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并把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指导性的实施意见。

国家战略层面提出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思想指导,但如何将这些政策落地生根、如何在培养创新人才工作方面卓有成效、如何回答“钱学森之问”,这些都是基础教育阶段每所学校、每位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

积极回应“钱学森”之问 成立英才学院高端平台

北京一零一中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把培养卓越人才作为自己的使命。2010年,学校向北京市教委申请招收第一批“钱学森实验班”和“文科实验班”学生,旨在培养文理基础宽厚、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突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早期创新人才。

北京一零一中英才学院揭牌仪式

北京一零一中英才学院揭牌仪式

实验班开办十年来,学校构建了“三层八域”的课程体系,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发展,改革教与学方式,利用多种教育资源,挖掘和培养学生独特才能和潜质,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路上跨出了探索先行的第一步。

对于创新人才培养,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一零一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教学特色,收获了丰硕的办学成果。2019年5月,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成立,集团内11个校区和分校覆盖学段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跨越K12,全学段覆盖的教育集团有效解决了创新人才培养在学段上不能有效衔接的难题,为创新人才培养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随着教育集团的成立和国家强基计划的出台,一零一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也有了新的解决方案。2020年8月31日,新学期第一天,开学典礼现场,“英才学院”荣誉院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陈左宁为学院揭牌,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杨国强、同济大学校长陈杰为国科大创新实验班、同济实验班授牌。北京一零一中“英才学院”正式成立。

英才学院借助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力量,开发和拓展高端CIE课程,从八个维度建设具有一零一中特色的基础能力课程,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国家发展急需的、具有担当精神的创新人才。

着眼国家发展需要 培养具有担当精神的创新人才

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人才培养是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的初步养成和逐步固化。因此,北京一零一中“英才学院”在关注学生四个“H”(头脑Head、心灵Heart、双手Hand、健康Health)基础上,构建了“英才学院”人才培养框架,将培养具有四个“超越”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

1.具有超越传统知识领域的人才

面对充满变革且不确定的未来,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同时具备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当前的学科知识作为新知识产生的基础,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在此基础上,要培养学生运用学科、跨学科、前沿学科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2.具有超越基本思维技能的人才

“英才学院”要培养学生在学习新的内容时,用系统、全面、批判的思维去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学生必须学会以更加全面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行动,从短期和长远的视角考虑冲突或者相互矛盾的观点、逻辑和立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联系,必须让学生成为有目标、有反思意识的主体,必须具备成为创新人才首要的批判和质疑精神,必须学会成为“系统思考者”和“批判质疑者”。

3.具有超越局部区域视野的人才

“英才学院”立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格局,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文明、理解不同文化,站在全球的高度,以开放的心态致力于培养学生对地区、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对他人的看法和世界观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互动的能力;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

4.具有超越现有技术手段的人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与知识、想法、视野同样重要的是实践和动手能力,它能将学生个体闪现的思想火花在全球化理念下,运用新构建的、综合的、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变为现实。

“英才学院”培养的学生能高效地运用技术手段,将新兴技术作为收集、组织、评估、研究和交流信息的工具;合理地运用数字技术、网络工具和社交网访问、管理、集成、评估和创建信息,对围绕信息技术的访问和使用所产生的道德或法律问题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和认识,从而跨越时间、社区空间及数字空间的藩篱去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或创新现实世界。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打造四“合”育人新路径

5G时代、人工智能给基础教育的育人模式、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学校在多变的大时代背景下如何探索加强立德树人,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如何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和平台?

对于这些问题,北京一零一中“英才学院”打造四“合”育人新路径,探索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和高平台。

1.联合——联合大中小幼,畅通育人衔接通道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的成立,从集团内部,彻底打通了创新人才培养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的衔接通道。各校区在“生态·智慧”课堂理念引领下,根据学段不同,侧重培养学生不同的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

在集团外部,一零一中“英才学院”已与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大学签约,以多元化的方式深入合作,共同构建满足国家发展需求的高效、高质、高融合度的教育生态,积极探索集团各校区、高校资源共同助力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2.混合——混合年龄年级,突破传统课堂藩篱

在北京一零一中“英才学院”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可能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因为我们采用的是项目式培养的新模式,这种模式突破年龄和年级的限制,支持有创新潜质的拔尖学生根据实际水平选择课程内容,从而实现混龄学习。 “英才学院”培养了众多品学兼优的竞赛达人,为配合高校改革强基计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融合——融合多元学科,创新项目课程体系

“英才学院”覆盖的学习领域,包括八个维度的校本课程、高端的实验室项目式学习课程,英才学院学生可申请免修某些课程、跨年级甚至跨学段学习,鼓励并可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发展规划、以项目为载体制定课程规划,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深度学习、无边界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

4.聚合——聚合高端资源,打造顶尖专家平台

英才学院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以及中国军事科学院创新学院等科研机构的支持下,由国内最高水平的专家和院士领衔,在英才学院创建实验室,亲自指导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英华正己守初心,才杰志远向未来。在强基计划的背景下,北京一零一中“英才学院”建立了中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和高端平台,学校既关注全体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的提升,也关注拔尖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相应平台,为学生搭建梦想的科学舞台。

(作者为北京一零一中课程教学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