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教育参阅 > 正文

回归现代教育本质 深耕“生态·智慧”课堂

——聚焦北京一零一中课程教学中心

北京一零一中是北京市乃至全国的优质高中。南接北京大学,东邻清华大学,坐拥圆明园,让它拥有了非常丰厚的教育资源。一零一人秉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校训,在剧烈变化的时代中,把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刻领悟现代教育的本质,努力解决课堂教学这一育人工作的主阵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新时代以来,北京一零一中始终以培养面向未来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担当人才为目标,以“生态·智慧”课堂为主阵地,从建构课程体系、领悟课堂本质、探索教与学方式到推进书院式管理等方面助力学生成长。

领悟课堂本质,关注内在成长

法国教育家涂尔干认为,教育是成年一代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其主要作用在于人的社会化,也就是将出生时不适应社会个体的自我转变为具有明确规定的自我。为此,北京一零一中把“人”放在核心地位,努力将教育与真实的生活世界相融合,在“生态·智慧”课堂的理念下努力推动学生成长。

北京一零一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工作启动会

北京一零一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工作启动会

把握课堂的“生态”属性,是实现育人目标的第一步。所谓“生态”主要是指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特定的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进行交流互动,从而不断生成新的知识文化,促进素养提升。其中,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利于学习的良性生态环境,以尊重生命成长的态度唤醒、激励学生的内心成长。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碰撞,积极主动的面对教师和同学,师生合作共同形成良性的课堂生态循环。

“智慧”既是课堂的属性,也是课堂的目标和育人的更高目的。所谓“智慧”主要是指课堂要从非智力品质方面唤醒学生的生命智慧,提升思维品质,丰富情感体验,塑造健全人格。在我们看来,智慧的产生得益于知识和能力的融合,不掌握一定的知识,不锻炼一定的能力,生命智慧是不会自发产生的,而这种融合必须要回归真实的生活世界,避免成为只知书本世界的“书呆子”,不懂得如何将所学与实践结合,不懂得创造性应用就不是智慧的教育。正如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打通生活世界与教育世界、课堂与社会的教育,才是“智慧”的教育。

北京一零一中的“生态·智慧”课堂,是深刻领悟课堂本质基础上的课堂,是牢牢把握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课堂,更是对人的教育深刻思考的结晶。它更加关注人内心世界的成长和发展,更加关注基础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更加尊重生命,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发展的可能。

回归学生本身,完善课程结构

“生态·智慧”课堂是理念,更是行动。为了落实“生态·智慧”课堂理念,真正回归人本身、回归学生的学习,北京一零一中制定了“四个H”的课程目标,即从头脑(head)、心灵(heart)、双手(hand)和健康(health)四个层面分解教育目标。其中,头脑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灵关注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双手关注学生的实践劳动能力,健康关注学生的生存和生活能力。

以此为目标,北京一零一中构建了“三层八域”的课程结构。“三层”是指纵向的基础能力、拓展融通、拔尖创新,它们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勾勒出了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既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目标,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的水平。“八域”是指横向的八大学习领域,从数学与逻辑到语言与文学,从科学与技术到人文与社会,从艺术与审美到道德与伦理,从生命与健康到实践与劳动,这些领域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融会贯通后的结果。这一创造性劳动离不开“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标准”的制定。学校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定位,以自我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遵循学科特点和教育规律,深度整合国家课程,从教学安排、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学习要求、策略建议等方面细化国家课程的相关要求,制定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标准,通过教学详细的安排,根据各个学科确立的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实现各个素养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

丰富而立体的课程结构是落实课堂理念的第一步。一零一中还在教育的精细化上更进一步,思考更深一层,对具有不同特征的学生群体提供更精准的教育支持。卓越主题课程正是这一思路的产物。卓越主题课程分为六大主题课程群,分别指向人文、强基、科技、领军、国际、艺体等不同类型的主题,每一类主题都以传统书院的方式进行设计和管理,六大主题分别对应圆明书院、一知书院、学森书院、六韬书院、云翥书院和大成书院。以圆明书院为例,该课程群以人文方法课、人文实践课、人文经典课为核心,引导学生掌握人文科学方法和实践,研读古今中外经典,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化认知和能力。又如六韬书院,它以领导力培养为目的,以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主等领域的课程为核心,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国家和社会,学会战略地思考问题,从而形成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

德国哲学家康德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人是目的”,他高扬人的理性和尊严,反对将人作为工具。一零一中的课程设计正是康德这一论断的体现,它紧紧围绕学生本身,围绕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阶段编制合理的课程,真正把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目标,从而将现代教育的本质落实到教育实践之中。

满足个性需求,规范教学管理

“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这是教育史上无数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从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思想到贝尔和兰卡斯特的导生制,从美国早期的一间房校舍到今天遍布全球的年级制,人类进行了漫长的探索。一零一中充分汲取历史的优秀文化遗产,结合现代教育发展的情况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秉承开放、自主、多元的方针,采取了年级管理和书院管理并存的经纬式管理模式。

年级管理是最普遍的教学管理办法,在这种办法之下的班级被称为行政班。行政班的存在一方面给学校的教学管理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同学情谊,其优势是不容置疑的。然而,行政班也有明显的不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回归学生本身”的现代教育理念之下,行政班的不协调就显而易见了。因而,一零一中建设了教学班来弥补这一缺陷。教学班以课程为分类标准,主张学生选课组成临时班级,学校从新高一开始实行分区、分科、分层和分类选课走班。这种方案,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也与北京新高考“六选三”的选科方案需求相契合,成为学校的创新性举措。

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行政制度在教育上也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每一个学生,没有地位与位置的差别,都必须习惯参与这种制度,使他可以成为社会中一般有用的人”。一零一中将行政班与教学班结合的背后正是年级管理和书院管理在制度上的体现,其从学生出发又服务于学生的特点是赫尔巴特这一观点的完美诠释。

回归现代教育本质,深耕“生态·智慧”课堂。北京一零一中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把握教育本质,实现了现代教育的飞跃式发展,并取得了累累硕果: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北京市示范性高中、北京市高中自主课程实验样本校、北京市翱翔计划实验基地和生源基地……

(作者为北京一零一中副校长)

[责任编辑: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