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数字乡村建设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摘 要:数字乡村建设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基础保障,而且有助于形成强大的市场和需求,并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具体来说,数字乡村建设主要分为发展数字乡村经济、建设数字乡村社会、开展数字乡村治理三个主要方面,进而实现推动乡村产业升级、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以及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关键词:数字乡村建设 数字化转型 乡村治理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乡村建设、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其中,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内容,是通过发展数字乡村经济、建设数字乡村社会、开展数字乡村治理,以数字化转型驱动乡村生产方式、乡村生活方式和乡村治理方式发生变革,可以促进乡村发展难题的解决,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实现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目标,积极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

数字乡村建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意义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培育大规模完整的内需体系来夯实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并通过稳定的国内经济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其中,数字乡村建设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以下作用和意义。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基础保障。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以及人居空间三者融合发展并进行数字化转型,即通过科技创新,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以及生态保护进行深度融合,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形成高质量且稳定的生态系统,从而有效保障粮食安全、水土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为新发展格局提供基础保障。

有助于形成强大有效的市场供给。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但发展相对滞后的乡村经济,在城乡融合发展以及整体经济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堵点。数字乡村建设能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科技创新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打通农业生产中的堵点,改变中国农业竞争力弱、资源消耗大的现状,助推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市场供给方面实现突破。另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发展生态经济以及休闲文旅产业,形成农村经济新业态,突破产业瓶颈、加强创新供给,进而有效提升供给能力。数字乡村社会的建设致力于提供城乡统一的智慧公共服务,这提升了农村人口的幸福指数,也为农村劳动力供给提供了良好条件,使劳动力要素畅通有序流动。在数字乡村治理方面,数字技术助推构建农村宅基地、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等资源资产的数据管理平台,畅通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资源资产要素流通渠道,穿透经济循环中的堵点,形成强大有效的生产供给体系。

有助于形成强大的市场和需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资源一直是我国拥有的巨大优势,但乡村的市场资源仍处于较弱的地位。推动数字乡村建设,首先可以利用财政投入进行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市场需求;第二,数字乡村经济的发展会催生大量的经济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重构,激发产业发展活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第三,乡村居民可以运用数字技术,通过电商平台购置商品,使得乡村居民的消费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消费方式的网络化程度逐步提高,消费层次稳步提升,内需潜力得到有效释放,有利于推动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进一步形成。

有助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数字乡村建设可以有效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实现治理有效。一方面,通过开启“互联网+党建”新模式,乡村基层党组织以在地化为基础,利用数字化技术,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增强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力。同时,乡村基层党组织通过线上平台建设,丰富了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方式,可以有效收集、整理群众意见和需求,提高及时精准回应群众需求的能力。数字乡村建设也为基层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提供了新路径,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升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法律服务”,数字乡村建设可以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学习法律知识,增强其法律意识,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另外,通过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可以有效宣传乡村文化成果、促进乡风文明。由此可见,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可以加快形成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基础保障。

发展数字乡村经济,推动农村产业升级

数字乡村经济内涵丰富,包括农业生产、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生态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乡村经济新业态等。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并不是要大力推广“植物工厂”等智能化生产车间,而是要在现有水土资源以及生产力的基础上,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包括农业生产基础数据库建设及应用、农业生产及装备智能化发展、数字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建设和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系统等。

其中,农业生产基础数据库建设是重中之重,包括通过航空遥感、无人机等技术,监测土壤墒情、病虫害、水情水文,建立智慧农田和水利调度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等技术,建立农业投入品(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的登记、追溯和监管智能数据系统等。农业生产及装备智能化发展包括数字种业、大田作物精准播种、精准施肥施药、精准收获的技术应用;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智能化应用;北斗导航助力农机作业、物联网监测农机深松整地以及农业机器人研发应用等。数字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私人定制”农业气象土水数字信息分析和科技咨询,提供生产方案、病虫害防治、播种和收获等个性化生产性服务。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建设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分析检测、农产品自动化分级包装、智能温控冷链物流技术应用等。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系统指提供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市场价格、供需监测预警等大数据服务。

乡村空间不仅包括农业空间,还包括生态空间和人居空间。因此,数字乡村经济也包括生态经济和文化旅游休闲经济的数字化应用和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生态经济指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实现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以及耕地质量的数字监测和评估。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中,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建立生态保护地区和受益地区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森林、草原和湿地等地区的生态补偿过程中,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周边居民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乡村空间中,农业的绿色健康发展和生态功能的高质量实现,为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和文化产业提供了基础。同时,随着“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及“算法”技术的运用,发展出了“直播带货”“村居民宿”等农村经济新业态。

建设数字乡村社会,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

建设数字乡村社会是指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乡村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具体包括建设数字乡村教育、医疗、交通、家居以及救助帮扶系统等。

数字乡村教育指搭建并完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数字平台,把社会化高质量在线课程资源纳入公共教学体系,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进入农村和边远地区,发展场景式、体验式学习和智能化教学,探索卫星通讯技术对偏远乡村学校的联网覆盖。数字乡村医疗指依托互联互通的统一健康信息平台和医保信息系统,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建立电子病历、处方和健康档案数据库及共享体系,推广远程医疗、医学影像辅助判读和临床辅助诊断等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数字乡村交通则侧重发展车路协同系统、公路交通智能化管理等交通基建和出行服务,让农村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数字乡村家居指应用感应控制、语音控制、远程控制等技术手段,发展智能家电、照明和安防监控,并联通家庭终端和乡村社区感知设施,发展智能预警、应急救援救护和智慧养老。数字救助帮扶是指建立农村“三留守”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精准帮扶和民生保障信息化服务,推动社会救助系统的数字化运用。

开展数字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乡村治理数字化指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乡村治理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应建立“县乡村组四级联动”的乡村基层治理数字化体系,涵盖党建、政务、宣传培训、社会治理以及资源资产管理等内容。

数字乡村党建指对乡村基层党员管理考核、教育培养和组织活动建设的数字化。数字技术可以有效管理党员,实现对于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工作。数字乡村政务则是在乡村空间中推动政务服务以及公共服务综合信息数据平台建设,实现政务服务评价和绩效监督体系的数字化,使办事群众可以实现“一网办理”,县级职能部门可以突破数据壁垒高效安全处理政务,乡村基层组织可以实现政务畅通并减轻其官僚化和形式化负担。数字乡村政务应以乡镇为核心,将乡镇建成服务农村居民的区域中心。数字乡村宣传和培训是指运用数字化手段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包括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乡村文化网络,实现民间非遗记录数字影像云端化以及农村人才培训数字化等。数字乡村社会治理主要是指基层群众自治、社会组织管理、平安乡村建设和疫情防控等领域的数字化。通过平安乡村建设,特别是疫情防控实践,大部分乡村实现了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网格化管理机制、应急管理机制的“线上+线下”联动,提升了基层组织进行信息收集上传和具体行动应对的社会治理能力。开展数字乡村社会治理要继续推动数字技术应用于加强群众参与、深化自治实践等方面。数字乡村资源资产管理是指通过建设并运用乡村宅基地数据管理平台、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数据平台、土地经营权流转拍卖平台等,实现乡村资源资产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推动资源资产高效透明管理。通过数字化治理,能够明晰农村集体等各产权主体的权益,有效保障农村集体及其成员的收益,从而推动城乡经济融合发展。

【本文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成果,项目号:21AZD079】

责编:臧雪文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贺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