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

摘 要: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质量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出台和修订了一批标志性、关键性、基础性党内法规,党内组织生活更加规范有序。但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仍存在“难、松、单、假、差”等质量问题。为此,要从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主体、机制、内容、方法等方面出发,分析原因,优化路径,不断增强党的组织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 组织生活 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担负着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把乡村发展起来的职责和使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高质量的基层党组织至关重要,而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提升组织生活质量,是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由其所处的两个“基础性地位”决定的:

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党的全部工作中所处的基础性地位。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办好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村的事,关键在党,关键在好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更加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高质量的组织生活可以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有利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发挥。反之,如果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质量低、效果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基础性地位就无法充分显现,战斗堡垒作用就无法充分发挥。只有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质量,把每一个党员纳入党组织有效监管之中,把每一个党支部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全面乡村振兴才会更有保障、更有后劲。

二是党的组织生活在党的建设中所处的基础性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政党,我们党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组织严密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严格的组织生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个本质特征。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党内法规形式专门对党的组织生活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关系、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作出系统规定。党的十九大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鲜明提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这是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凸显了“质量标准”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组织生活质量是衡量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高质量的组织生活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任务和关键抓手。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深刻把握党的组织生活在党的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高质量地过好组织生活,真正在农民群众心中树立起一面面党员旗帜、建立起一个个战斗堡垒。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的现实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进一步规范化。但从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开展的具体情况看,仍然存在组织生活不规范、不严肃、走形式等问题,概括起来就是“难、松、单、假、差”,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组织生活质量,弱化了党组织的力量。

一是“难”。主要是指组织生活开展难和参与难。不少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开展不及时不主动,开展频率低,甚至常年不开展组织生活。部分农村党员疏离于党组织,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在组织生活中只是充当出席者、记录者的角色,没有真正融入组织生活。特别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流动党员也较多,存在很多游离于组织视线之外的“特殊党员”。

二是“松”。农村党员在思想上相对较为松懈,不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组织生活的制度规范没有发挥约束作用。部分党员和干部仍然停留在组织生活就是“开开会听听报告”的认识上,组织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庸俗化、简单化、随意化倾向。

三是“单”。组织生活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农村组织生活内容枯燥,理论学习、时政学习和党课走形式情况比较普遍,基本上都以会议形式进行,支部书记单向灌输为主,部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

四是“假”。组织生活不动真,盲目跟风、应付交差,上级怎么要求就怎么做,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作用。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或批评时避重就轻,批评上级怕影响自己进步,批评同级怕伤感情,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批评自己怕失去威信。

五是“差”。组织生活重形式、轻效果,开展活动轰轰烈烈、大张旗鼓,但实际效果差。组织生活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较为严重,严肃性和实效性不够。这些问题,不仅会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而且会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是:

组织生活主体意识偏差。农村党员总体上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认识相对落后,而且存在一定的近亲属发展党员现象,党性观念不强、组织意识淡薄、带头作用欠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思想认识不到位,把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性看轻了,对组织生活的理解简单了,导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未能规范开展。还有一些党员干部以事情多、工作忙等为由,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这种反面示范,会造成其他党员的思想认识错觉,影响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

组织生活长效机制缺失。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不严格执行有关党规党法,监督机制缺失,激励、考核机制不完善。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党员考评少甚至不考评,未能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纳入党员的日常考评序列中。还有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重奖励轻处罚,在党员评议中往往只评优不评劣,是否参加组织生活对党员不能构成实质性影响,造成一些党员“打声招呼”就不参加组织生活,组织生活的管理难以严肃认真。

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潜在影响。一方面,利己主义、物质至上思想观念在农村社会滋生蔓延,一些党员忘记了入党初心,凡事讲实惠、讲条件,在党支部发福利时才参加组织生活。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活动经费不足,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此外,随着基层党员教育管理服务迈向智能化,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信息网络技术有着一定的不适应,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的高质量开展。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质量的路径

解决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升党组织组织生活质量,要在压实责任、完善机制、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增强实效上下功夫。

加强党员管理,强化主体意识

党章规定,“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主体的教育管理,要从三方面发力:

一是优选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党支部书记是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第一责任人,要始终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这个关键。针对部分农村党建人才不足,无合适的党组织带头人可以选拔的情况,可以采取外力嵌入的方式培养选拔党组织带头人,如选派优秀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年轻干部、高校毕业生、优秀返乡人员等。

二是坚持党员队伍的从严管理。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质量,确保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需要从严管理党员队伍。根据是否严格遵守党章,对农村基层党员进行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考评。对不合格的“名义”党员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整改,不能改正和不愿改正的,要进行组织处理。

三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加强对全体党员的教育培训,既要有党建理论的培训,又有业务知识的培训,不仅要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认识、解决农村党员的思想问题,而且要提高他们的党务工作能力。

着眼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

严格的组织生活,必须以健全的制度为保障。建立一系列组织生活制度长效机制,做到事前安排、事中监督、事后考评,对组织生活进行全程管理。

一是组织生活制度执行要严,着力解决不经常、不规范的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的各项制度,努力做到“每月有组织生活,每次组织生活有主题”。党支部要对组织生活提前进行谋划安排,制作“组织生活提示卡”,确保党的组织生活主动、经常。

二是监督约束机制要完善,克服不落实、走过场的问题。健全完善一级抓一级,层层重视、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上级党组织要加大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检查督促力度,经常性了解和掌握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情况,并定期通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农村党支部要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进行严格检查督促,发现党员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要及时给予批评或帮助。党员要加强自我监督,严于律己。通过监督和自我监督,约束党员规范参加组织生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是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推行完善的奖惩制度。比如,利用积分的办法记录党员每次参与组织生活的表现,并公布积分结果。对组织生活中表现好的党员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对于表现不好的党员或党组织按照党内法规严肃处理,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对于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基础薄弱、保障不足问题,上级党委要加大资金等资源投入,为其有效开展组织生活提供条件和保障。

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内容形式

农村基层党组织应立足农村实际,不断丰富和创新党的组织生活形式与内容,提高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一,丰富组织生活内容。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要以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和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为导向,将政策解答、医疗健康、技能培训等农村党员、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作为组织生活的主要议题,切实提高组织生活的吸引力。

第二,改进组织生活形式。组织生活形式应多样化,可以采取理论灌输、思想汇报、民主生活、节日纪念、典型示范、调查研究、义务劳动、评比竞赛等多种形式。其中,评比竞赛、讨论辩论、专家指导、观看展览等对农村党员来说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还可以根据农村的实际需要,开展“党员连心日”“最美基层党员在身边”等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党员参加公益性的社会服务和义务劳动等,增强党员主体意识。

第三,以技术赋能党组织组织生活质量提升。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依托信息网络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已经成为开展党员干部教育的有效载体。为此,要加快农村基层党组织网络活动阵地建设,提升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一方面,“把支部建在网上”,可以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方便党组织发布通知、组织活动,还可以保证特殊时期的组织生活和流动党员的组织生活正常开展。另一方面,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监管难的问题,可以探索建立覆盖到村一级的党建天眼网络,在条件具备的农村组织活动场所安装网络摄像头,在县、乡镇建立管理监督平台,充分发挥网络监督所具备的时空自由、迅速及时、直接全面、成本低廉等优势,实现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活动的有效监管。

【本文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北京社科基金项目“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8KDB004)成果;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吴晓芳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2]《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3]《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4]《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年版。

[5]《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北京: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6]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7]《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年版。

[8]倪安和:《党的组织生活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李旺:《组织生活“下功夫”基层党建“上台阶”》,《人民论坛》,2020年第15期。

[10]何克祥:《论推进党的基层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度化》,《求实》,2016年第10期。

[11]何克祥:《关于十八大以来加强和规范党内组织生活的一项实证调查与思考》,《探索》,2018年第2期。

[12]申建林:《基层党支部怎样过好组织生活》,《人民论坛》,2016年S1期。

[13]高朝亮:《培养党员形成政治“生物钟”——濮阳市推行农村基层组织生活“落地工作法”》,《人民论坛》,2018年第34期。

[14]雷博:《增组织活力促发展提升——松原市规范农村党员组织生活工作纪实》,《新长征》,2017年第9期。

责编:罗 婷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贺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