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传承弘扬庄浪精神 精心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文章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在我们党的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平凉是一片红色沃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始终传承和弘扬我们党的伟大精神,特别是在贫困面前不低头、敢把山河换新颜的实践中培育形成的“庄浪精神”,成为一代代平凉人不忘初心、矢志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生动实践中谱写新的时代篇章。

庄浪精神与时俱进,丰富的时代特征和科学内涵

庄浪县是甘肃省有名的干旱贫困县,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和严酷的生存条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庄浪县九届党政领导班子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坚持不懈带领30万人民群众,历时34年兴修梯田、改造河山,累计义务投工投劳5670万个、移动土石方2.76亿立方米,建成梯田94万多亩,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铸就了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庄浪精神”。这是一部庄浪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与自然抗争、向命运挑战的光荣奋斗史;是一部庄浪人民艰苦奋斗、改造自然、重塑山河、造福后代的悲壮创业史;也是一部传承革命精神、弘扬优良传统的地方发展史。庄浪精神具有无穷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是鼓舞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改变面貌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地域性、实效性。

庄浪精神是甘肃精神的集中体现。庄浪精神的内核集中到一点就是一个“干”字,宁可苦干、绝不苦熬,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战斗意志,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执着坚韧,持之以恒、拼搏进取的坚强毅力,彰显了功成不必有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战略定力,这种作风、韧劲、毅力、定力正是“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是对甘肃精神和陇人品格的最好凝练和诠释,是陇原儿女继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融汇时代改革创新元素的文化成果。

庄浪精神是脱贫攻坚精神的生动写照。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庄浪精神所蕴含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崇尚实干、勤劳勇敢,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等内涵特征,无不诠释和体现着“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庄浪精神与脱贫攻坚精神一样,是对贫困的宣战,是对改变落后面貌的呐喊,是自强不息的奋起。发展需要这种精神,改革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创业需要这种精神,创新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更应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力量,继续苦干实干、披荆斩棘,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

庄浪精神是对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优势集中展示。党员带头,战天斗地,这是庄浪精神的精髓所在。从县委书记到村社长,从一般干部到广大党员,始终站在梯田建设的最前沿,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和群众同吃住同劳动,甘苦与共,从而将全县95.7%的坡耕地改造成了田、林、路、渠相配套的水平梯田,建成了梯田化县。庄浪精神发扬光大了党的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可以说党的领导是庄浪精神形成的根本保证,其中党的政治领导是庄浪精神形成的政治保证,党的思想领导是庄浪精神形成的思想保证,党的组织领导是庄浪精神形成的力量保证。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才能创造人间奇迹。描绘“十四五”发展蓝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始终坚持和发扬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的作用,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继续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昂扬进发。

庄浪精神是开展“四史”教育的生动教材。庄浪精神始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成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与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及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精神等一脉相承、高度契合,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见证了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筚路蓝缕、蒸蒸日上的光明前景,是我们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对我们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生动阐释。庄浪精神中的一个个动人故事、一件件事例实物、一湾湾层叠梯田,使人感怀万千、热泪盈眶,把其融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之中,讲好梯田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建设幸福家园,是对历久弥新、永不褪色的时代精神的呼唤与期待,有助于淬炼党性、提升素质,有助于感恩奋进、圆梦追梦,有助于担当作为、实干攻坚,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弘扬庄浪精神,奋力书写脱贫攻坚的平凉答卷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历史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在推进这一伟大奋斗历程中,平凉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弘扬庄浪精神,紧扣“六个精准”要求和“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扎实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全市74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40.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县(市、区)脱贫摘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市连续三年在甘肃全省脱贫攻坚考核中被评定为“好”的等次,庄浪县2018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交出了脱贫攻坚的合格答卷。

贯彻精准扶贫方略中弘扬庄浪精神。庄浪精神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正视县情、科学决策、一抓到底的产物。在推进脱贫攻坚中,我们立足市情抓主要矛盾,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指示要求,持续规范建档立卡,有的放矢搞好规划,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紧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远谋近施,梯次推进,抓实见效,在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分类施策上下绣花功夫,实现了“六个精准”的要求,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2017年,针对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多、基础底子弱的实际,明确聚焦重点区域、聚焦富民产业、聚焦补齐短板弱项、聚焦整合帮扶力量、聚焦政策落地“五个聚焦”的思路要求,出台25条脱贫攻坚政策措施,握指成拳,把工作重点聚焦到深度贫困乡村。2018年,学习借鉴四川经验,部署开展以龙头企业全覆盖、“三变”改革全铺开、金融保险全加入、危旧住房全清零、劳动就业全对接、教育医疗全跟进、社会救助全兜底、党政干部和社会各界全参战、党建统领全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九大冲刺行动”,制定34条具体举措,举全市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2019年,着眼实现全市整体脱贫目标,跑表计时,尽锐出战,全面实施“十查十看十补课”,实现了重点任务清零达标。2020年,以固强补弱圆满收官为重点,深入开展“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和“5+1”专项提升行动,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抓产业促就业,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确保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贯彻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中弘扬庄浪精神。庄浪精神自始至终都贯穿了科学的思想理念和工作路径,遵循客观规律,敢于创新谋发展,体现了鲜明的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为使脱贫攻坚工作路径方向明确、方法抓手具体,我们坚持在创新中探索找准适合贫困乡村实际的新道路、新模式,在实干中寻求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准确把握平凉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确立了“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的产业扶贫思路,建立一个产业一名责任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规划实施方案、一个运作平台、一套运行机制“五个一”产业运作模式,健全完善产业发展体系,牛产业发展建立起繁育、饲草、防疫、屠宰加工、品牌营销、技术服务和粪物处理“6+1”配套体系,苹果产业建立了科研、技术、营销、品牌体系,科学、全面、系统地推进产业发展。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面推开农村“三变”改革,培育发展了200多个市级龙头企业和569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推广了“党组织+国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庄浪模式和“党组织+劳务公司(劳务服务中心)+企业+农户(贫困户)”的灵台模式,通过国有平台承接政策、争取资金,通过龙头企业对接市场、连接基地,通过合作社组织生产、联系群众,通过股权投资、生产经营合作、风险防范机制构建,贫困户全方位全环节地参与到了产业链条中,实现了有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全市牛饲养量达到80万头以上,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年输转劳务近50万人次,果品产量每年达到110万吨以上,“平凉红牛”是全国第一个活牛类证明商标,“静宁苹果”连续15年领跑全国苹果产区产地收购价,70%的贫困群众依靠产业稳定脱贫,形成了产业扶贫的“平凉模式”。

贯彻治穷治愚、扶志扶智结合中弘扬庄浪精神。庄浪精神是对等靠要惰性思想的一次巨大扭转,是对唯条件论的一次彻底否定,是思想上的大解放和观念上的大转变。扶贫不是慈善救济,而是要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我们正视部分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改进帮扶方式,实行差异化扶持,鼓励多劳多得,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提振信心、增强本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不贪大求洋、不造盆景,集中力量解决深度贫困片带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短板弱项。全面落实了学前教育免除保教费,普通高中和中职学生免除学杂费,发放助学金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教育扶贫政策,积极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先行先试示范区建设,控辍保学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认真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不设起付线,先看病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报,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持续提升。2016年以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7409户29429人,实现应搬尽搬,改造农村危旧住房36813户,农村D、C级危房全部清零,贫困村饮水安全覆盖率100%,贫困村水泥(沥青)路、动力电实现全覆盖,村村通光纤工作被工信部树立为全国典型。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户用卫生厕所、行政村公厕覆盖面分别达到34.5%和100%,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437个,清洁村庄852个,奠定了乡村振兴的良好基础。

在贯彻严实要求和担当作为中弘扬庄浪精神。艰苦创业,其主旨在于艰苦奋斗,其价值在于创业和奉献,其目的在于为社会的责任、历史的使命而献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实现,而且必须全面实现,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我们始终牢记使命,坚决扛起这一历史重任,立下军令状、全力抓落实,实行市级领导联县包乡抓村制度,实现深度贫困乡村市级领导包抓工作全覆盖,市主要领导跑遍全市所有贫困村,一月调度一次脱贫攻坚工作,县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一周一调度,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全天候一线抓落实。加强帮扶工作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全市2257名干部驻村帮扶,与天津市河西区、武清区、津南区和南开大学、中投公司积极沟通对接,落实了资金投入、劳务输出、项目引进、产销对接等一批协作事项。全面推行纪检、组织、扶贫部门“三方联动”考评机制,常态化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走访督查,强化正向激励和惩处问责,建立脱贫攻坚流动红旗和黄牌警告制度,提拔18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担任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和市直部门领导职务,9名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队长)担任副县级职务,对不能胜任的及时调整、对弄虚作假的坚决问责,引导各级干部大力践行担当创新突破提升的工作总要求,切实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确保脱贫成效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在贯彻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中弘扬庄浪精神。庄浪精神的孕育和发展无不体现着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无不体现着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发挥,无不体现着党的思想、政治、组织领导的全覆盖。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市委认真贯彻指示要求,在全市部署开展了以“强化政治建设,推进组织创先、机制创新、作风创优”为主要内容的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融合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深入开展“四抓两整治”,大力推广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品牌树在产业链上的基层党建“四链”模式,构建了党组织引领下的农村利益联结机制,把党组织的组织优势与龙头企业(合作社)的技术、信息、资金、市场优势结合起来,解决了贫困户和产业、市场的对接问题,形成了规模化、抱团式发展的产业扶贫新格局。全市建立村村、村企、村社联合党组织157个,产业链党组织40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361个。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全面加强政策法律宣传、文明新风教育,整治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贫困乡村乡风和贫困群众精神面貌有了显著变化,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赓续传承奋斗,全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征程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我们要把弘扬庄浪精神与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接续传承奋斗,保持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的精神状态,始终铭记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汇聚起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的强大动力,奋力谱写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新篇章。

坚持久久为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精神,正确处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系,抓住和用好5年过渡期的机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进一步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体系全面转向乡村振兴、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持续加大补短板、强弱项工作力度,严防发生规模性返贫问题。坚持和完善脱贫攻坚中所形成的好的制度机制和管用做法,保持投入强度,点面结合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突出产业振兴,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促增收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坚定必胜信心抓产业,做精做强扬优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和品牌强农,按照育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要求,加快推进平凉红牛、静宁苹果2个百亿级及其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聚力打造绿色循环优势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全力创建黄河流域国家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不断推动“牛、果、菜、薯、药”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规划先行,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发扬不等不靠、干字当头的优良作风,按照“做大县城、建好中心集镇、打造特色村庄”的思路,分类推进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顺应城镇化大趋势和村庄演变规律,学习借鉴塘约道路,坚持分类施策、分层推进,以100个先进村为示范,先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把县城作为城乡融合的切入点,不断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机制,聚焦特色发力,重大项目牵引,努力壮大县域经济,更好地实现以城带乡、以工哺农,通过融合发展和要素流动,促进县域经济上台阶上水平。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不懈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抓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行动,建成黄土高原绿色发展先行区。

坚持机制创新,农村综合改革。继续弘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激活农村发展动力源。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融合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

坚持党建引领,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各方面积极性,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凝聚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革除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结合换届,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融合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继续开展“四抓两整治”,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抓好灵台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和两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