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专家研讨:基层领导干部如何有效提高“政治三力”

编者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政治三力”有何深意?基层领导干部应如何把握“政治三力”的内涵和要求?面向新发展阶段的基层治理,领导干部应该如何提高“政治三力”?本期《国家治理》周刊约请专家进行分析研讨。

研讨嘉宾:

张艳涛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滕玉成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山东大学人才战略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朱鸿召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

 

《国家治理》周刊:基层领导干部如何全方位理解和把握“政治三力”的深刻意涵?

张艳涛:政治判断力重在 “政治自觉”,把握历史大势,解决“怎么看”的问题。回顾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就会发现我们党是“讲政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正是因为我们党不断加强政治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关键时期发挥“主心骨”作用,带领中国人民持续创造 “中国奇迹”、打造“中国样本”。可以说,当代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然发展”和“自发发展”,而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有规划的“自觉发展”。对于基层领导干部来说,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政治这根弦,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加快提升政治素养、思想道德修养,深刻认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深刻认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责任、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才能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提高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也是基层领导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的关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我国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客观形势,基层领导干部作为决策层和执行层的中间节点,兼具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双重属性,不仅要深刻领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贯彻落实上级指示要求,强化大局意识、风险意识,确保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指挥得当、协调有力,还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提高站位、履职尽责,推动高质量发展。

政治领悟力重在“思想自觉”,把握精神实质,解决“怎么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具有清醒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能力、具有清醒认识自我和提高自我的能力。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着力提高领会中央意图、紧跟中央步伐、贯彻中央决定、落实中央要求的政治领悟力。“政治三力”越往下越要接地气,对于基层领导干部来说,提高政治领悟力就是要自觉强化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努力提升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造福的本领,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更好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另外,基层党员干部提高政治领悟力,还要积极投身党的建设,不断加强自身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从而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政治责任。

政治执行力重在“行动自觉”,把握工作重点,解决“怎么干”的问题。基层领导干部一头连着中央,另一头连着群众,基层领导干部的政治执行力,不仅关系着党的决策部署能否落实到位,而且关系着党同人民群众能否保持紧密联系。总的来说,基层领导干部提高政治执行力就是要经常同党中央精神对标对表,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的重心,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精神贯彻落实,杜绝“高级黑” “低级红” “嘴上讲坚定、心里已动摇”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与党中央要求不一致的现象。具体来说,政治执行力还要靠工作成效来体现,如果素质不全面、能力不过硬,“落实”很可能会变成“落空”。基层领导干部提高政治执行力首先要提高勇于应对挑战、敢于触及矛盾、能于解决问题、善于改革创新的能力。特别是要增强忧患意识,保持适度紧张感,要认识到“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其次要提升履职尽责本领,基层领导干部光有服务人民之心是不够的,还要有服务人民的本领,要讲求办事管用,不能一遇到难题就焦头烂额、束手无措。只有做好了本职工作、练好了“内功”,才能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

《国家治理》周刊:当前基层领导干部“政治三力”存在哪些短板?

滕玉成:一是政治判断力不强。部分基层领导干部政治信仰、政治立场不够坚定,政治意识、政治敏锐性欠缺,政治鉴别力、辨别政治是非的自觉性和敏感性不足,难以从把牢政治方向、把握政治大势出发,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主动发现政治端倪、政治问题。

二是政治领悟力有限。部分基层领导干部不会、不愿意或不屑于花大气力深入学习、吃准吃透中央精神、上级要求和理论知识,既难以用中央精神、上级要求和理论知识去研究问题、深度思考、科学决策,又难以从全局、大处、未来发展出发去谋划、规划和推进工作。

三是政治执行力缺乏。部分基层领导干部缺乏与中央精神、上级要求对标对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直面问题、直面矛盾的心胸和品格,缺乏不畏艰难、不惧风险的勇气和斗志,缺乏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境界和精神。

《国家治理》周刊:如何以“政治三力”牵引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建设?

朱鸿召:首先,从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贯彻中明辨政治方向。在现代汉语语境下,政治是国家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之道,政治能力是领导干部参与国家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水平和绩效,具体表现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基本政治态度和坚定政治方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也是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一条红线。认真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武装水平,是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一条有效路径。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讲政治。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政治的高度,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透彻领会,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其次,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提高领导干部政治自觉。百年中共党史,就是共产党人坚持正确政治路线,持续增强政治自觉,不断提高政治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独裁统治压迫,逐步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党的经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而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精神营养剂。百年中共党史是带着几代人体温的历史,是继续延展、不断前进发展着的历史。领导干部通过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认清道路,认晓来路,认准前路,从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丰富经验和深刻教训中,获得思想的启迪、知识的武装、情怀的拓展,从而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工作本领,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学习党史、国史,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第三,从守正创新发展实践中增长领导干部政治才干。政治能力是一种政治实践才干,是通过政治参与程度和工作业绩体现出来的,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身体力行。新时代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必须在改革开放、守正创新发展实践中,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工作业绩。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判断力和政治领悟力,最重要的是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自觉,要求领导干部对政治任务、政治使命不能只是简单附和或表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政治的“复印机”或“传声筒”,而是要学会创新发展,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简言之,就是要手握金刚钻,敢揽瓷器活,在政治上看得清、把得准,在工作中敢担当、善作为,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满足好。

滕玉成:一是将“政治三力”建设与组织制度管理相结合。首先,从战略高度使“政治三力”建设与组织制度管理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从战略高度将“政治三力”作为贯穿组织制度管理的基本价值理念。其次,将“政治三力”作为基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核心资格条件。采用多种测评方式,既要及时发现、大胆提拔、合理使用符合“政治三力”标准的基层领导干部,又要对那些不符合“政治三力”标准的基层领导干部坚决实行“一票否决”。第三,将“政治三力”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应做好长期、中期和年度规划,并以保证教育培训实效为宗旨,实施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第四,将“政治三力”作为基层领导干部绩效管理的关键要素。将“政治三力”作为战略目标分解到每个职位的绩效指标中。最后,将“政治三力”作为激励和约束基层领导干部的重要因素。加强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建设,做到激励、约束同等重要,同力建设。

二是将“政治三力”建设与组织文化建设相融合。 首先,将“政治三力”作为基层组织的文化核心理念之一。对基层组织而言,其本身具有的政治属性是首要的文化元素,因此,“政治三力”是基层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之一。其次,将“政治三力”作为战略规划、制度建设、日常管理等的共同灵魂,并以此审校并引领上述各项管理活动,形成同向合力,避免各自为政。从这个意义上讲,将“政治三力”建设与组织制度管理相结合,可以视为通过“政治三力”完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建设。最后,将“政治三力”转化为基层领导干部的行为习惯。这包括两个节点,一是“政治三力”被基层领导干部认同、接受,即内化;二是基层领导干部将“政治三力”转化为日常言行,即外化,二者同等重要。因此,在以“政治三力”完善战略规划以及各项制度的基础上,要保证上述战略规划、各项制度的切实执行。可按“政治三力”设计各项活动,将对“政治三力”的宣传引导嵌入工作环境中。可编选并有效传播“政治三力”优秀人物故事,用典型引路。总之,通过“政治三力”的战略化、制度化、物质化、环境化等,实现“政治三力”等理念的“走心”“入脑”“见行动”。

责编:罗 婷/臧雪文/司文君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贺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