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2021年2月18日,浙江省委召开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全面部署数字化改革工作。省委书记袁家军强调,“要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加快建设数字浙江,推进全省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开好局、起好步。”
在数字政府改革与打造“重要窗口”与试点方面,2020年9月份以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政府牵头企业电力运行监控与管理的数字化改革与试点工作。萧山经信局与大数据局等部门依托大数据智能分析机构环亚数字经济研究院,基于电力大数据,经过5个月的研发攻关、系统设计、算法优化与反复验证,针对试点地区瓜沥190家规上企业建成了全国首个“企业运行(电力)数智系统”,取得15项有关软著。该系统极大提升了政府对企业运行监测的数字化、智能化与现代化水平,包括风险识别、预警响应、趋势智能判断、综合指数跟踪、行业分析、电力—产业验证、企业数字地理地图等7板块块。
该系统运行后,政府对企业异常运行的帮扶响应时长压缩了约90%,风险预警速度加快到10秒内,人工工作量减少约70%,实现了有关对其运行监管工作的高度数字化。
1. 综合运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突破性提升政府的企业管理效率。
长期以来,政府对企业运行管理存在被动与滞后的痛点,对企业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掌握,而企业往往也不会主动与政府进行沟通,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导致企业风险积累。甚至出现企业因重大问题启动外迁后,政府才获知的被动与尴尬局面。
基于2.4亿条细颗粒度电力大数据,“企业运行(电力)数智系统”对规上企业电力数据开展智能化清洗筛选,并借助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力运行曲线进行分析与判别,取代了过去依靠大量人工判断企业运行情况的繁琐低效工作,实现了政府在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实时化方面对企业运行监控突破性的提升。尤其是2021年春节后,该系统实时捕捉与识别企业复工情况,对政府掌握节后实际复工情况,开展排查和有效帮扶工作提供了精准工具。
2.有效构建政府对企业管理的风险预警与智能化响应能力。
依托大量创新性的人工智能风险分析模型,该系统可以对企业停工、复工以及用电断崖式下降等异常情况进行智能化与精准识别。尤其是对企业在2020年下半年运行中面临的疫情冲击重大风险事件,系统可迅速识别。在识别到重大异常波动后,系统会智能化向不同级别的政府联企干部通过手机短信自动推导风险情况,预警发出后10秒内联企干部可以接收到风险提示,以便开展及时应对处置,做到重大风险响应不过夜。同时,系统在智能算法方面设有防止误触发机制,避免无效与反复报警,提升了风险推送频率的精准性与合理性。
3.综合集成,迭代提升,为数字化改革中数字经济综合应用提供示范效应。
“企业运行(电力)数智系统”遵循了综合集成的开发原则,便于升级、优化、拓展与兼容。本系统设计上基于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数字化改革总门户和综合应用系统进行开发,遵循了综合集成、迭代提升的开发建设模式,便于进行端口拓展,优化与提升系统性能。通过系统的深度应用和对广,政府对企业工作的处理速度、信息管理与使用效率大幅提升,这对数字经济综合应用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