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主题活动 > 正文

彼此照亮 互做榜样

——在高三年级下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今天我们集聚在这里,隆重举行高三年级开学典礼,见证同学们在距离人生大考还有100天倒计时的青春宣誓!三年的东北师大附中生活,还剩下100天。从自由到青华,从青华到自由,长庆街、体育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见证着你们的勤奋,你们的成长,你们的志存高远、学求博深。

图片7

东北师大附中举行高三年级下学期开学典礼

回想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停课不停学、不停教”,在线举行开学典礼,70多天的网课,考验每一位同学的习惯、品格和意志。回想一个月前,受疫情影响,我们再次在网上开始在线教学,这一次,担当主播的老师们技术更加熟练,课堂提问明显增多了,已经高三的同学们,显得更加稳重、更加自律自觉,大年初一还有不少同学打开钉钉,在线直播理综、文综大练习。2月22日,我们如期在自由校区相见。一年多来的疫情防控,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相见,更加珍惜这张来之不易的平静的书桌。

图片8

东北师大附中邵志豪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给学生讲党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讲,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同学们,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亲历者、参与者、奉献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1992届校友,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院长刘天戟学长,去年2月6日他担任第二批援武汉医疗队队长,带着130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在应急任务中冲锋在前,舍已为人、不怕牺牲。今年1月17日,他又带领130名具有丰富抗疫经验的医护人员赶赴通化,成为最早一支驰援通化的整建制医疗队。去年高一年级开学典礼上,刘天戟学长回到母校,他给高一年级新生的演讲中说“作为一名共产党领导干部,疫情当前,必定身先士卒”。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像刘天戟校友一样的广大医务人员是最美的天使,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的精神照亮我们每个人前进的道路,他们是当代青年的榜样!

高三的学习是辛苦的,要求每个人坐得住板凳、守得住课堂、耐得住寂寞。过年前,我和老师们到2班黄天成同学家家访。虽然已经保送清华大学,但寒假期间,他还是每天按时在线参加综合练习。网上学习期间,他还参加五校联考,取得第31名的好成绩。他用自己的行动向所有同学传递一种精神,“天道酬勤,春华秋实”,一个人想要什么,必须靠勤奋去争取。这学期,学校按照要求禁止同学们把手机带入校园,严禁带入课堂,这一周,高三同学们都做得很好。下周一,全校所有校区都开学,你们是东北师大附中在校生中的学长,一定要给学弟学妹们做好榜样,做好表率!

震惊生物学界的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时,克里克35岁,是学物理的,沃森只有23岁,是搞遗传学的。在当时克里克和沃森算不上大科学家,但他们在不同思路的交流与碰撞中获得智慧与灵感,相互合作,互相成就了彼此,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彼此照亮,互为榜样,这就是同学之义,更是人生之道。面对全球抗击疫情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类是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唯有相互支持、团结合作才是战胜危机的人间正道。

抗击疫情有你、有我,更有我们。学习上也一样,有你、有我,更有我们。

42.195公里的马拉松比赛中有一个35公里附近的“极限关口”,选手只要熬过了体能极限的“关口”,最后一程便一马平川。学习和马拉松比赛一样,没有什么秘诀,都需要脚踏实地、始终如一的坚持下去,才能获得成功。“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同学们,高中三载,高考百天,你可能正在接近“极限关口”,越是接近成功,越是困难重重,越是接近终点,越应坚持不懈,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学校希望大家“校服穿到最后一天,间操做到最后一节,板凳坐到最后一课,练习做到最后一题”,希望同学们最后百天,彼此照亮,互为榜样,共同奔向胜利!

面对着核心技术的封锁,26年来,30万北斗人,一直攻坚克难,同舟共济,最终突破重重难关,成功将59颗人造卫星送入浩瀚星海,100%中国制造,100%的发射成功率,“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不让卫星带着任何一个微小问题上天。”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的背后是平均年龄只有31岁的北斗人。北斗,照亮中国人的梦。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令全国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同学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今天我们又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100年前,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是一群年轻人,平均年龄不到28岁。中共一大在危局乱世中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这一群朝气蓬勃、敢作敢为、开天辟地的青年,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就是一部为初心而奋斗的历史。

同学们,1921年到1949年,那一代青年人用28年的浴血奋斗缔造了新中国,1921年到2021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今天,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从2021年到2049年,还有28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引领着我们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在座的各位接续奋斗!

同学们,新时代的青年们应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前进的道路需要我们彼此照亮,面对困难与挑战更需要我们互为榜样!2007级校友万一学长,在清华大学读大二时,毅然参军入伍,成为野战部队的一名战士,研究生毕业后他留在清华工作,去年12月,他决定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四川省担任基层干部,为西南经济发展奉献青春力量。在中印边境对峙中光荣牺牲烈士中有一位“00后”英雄,18岁的陈祥榕烈士,他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中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八个字,就是18岁的陈祥榕写上的战斗口号。这是和平年代的家国情怀,青年担当,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同学们的榜样!

和陈祥榕英雄比,和万一学长比,和建党100年来千千万万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相比,学习的苦是幸福的苦,学习的累是快乐的累!今天距离高考还有100天,希望同学们用优秀彼此照亮,用行动互做榜样,自觉自律的东北师大附中人以卓越为矢志不渝的追求,以更深的思考、更强的定力和更新的气象迎接新的挑战、谋划新的未来、创造新的辉煌。希望高三年级全体师生以昂扬的斗志、奋进的姿态迎接2021年高考,用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同学们,未来的100天你们要有勇气战胜种种困难,要有毅力不断超越自己,更要有信心最终取得成功!希望你们能彼此照亮、互做榜样,在2021年高考中交出满意的答卷,在未来的人生征程中交出满意的答卷。成就一番本领,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担当使命,成就梦想!

(作者为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邵志豪)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