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在这一点上,年轻干部从一开始就要想清楚,而且要终身牢记。年轻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唯有此,才能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观念先于行,万事端于思。作为党员干部,最基本的心态乃是为民。焦裕禄满心为民,所以他深入风沙、盐碱、内涝“三害”最严重的地方查风口、探流沙、搞试验,找到了根治“三害”的办法;黄文秀满心为民,所以放弃在大都市工作的机会,把热血和生命献给了百坭村。一代代优秀干部,虽然时代不同,却刻写了相同的奋斗轨迹。他们先把自己当成老百姓,深切体会“哀民生之多艰”,再做老百姓的拓荒牛,一腔热诚“虽九死其犹未悔”。
涵养为官心态,就是要坚持民在官前的心态。将心比心,少让群众跑断腿,用一项项扎实有力的措施,一件件为民利民的实事,向时代、向人民交出百分答卷;勠力同心,多让群众得福祉,面对难题不回避、不绕行,做到服务群众“不打烊”。无论是扎根基层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还是不计生死戍卫祖国边陲,党员干部要像种子一样播撒在祖国大地上,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涵养为官心态,就是要摒弃做官当老爷的心态。现实中,心态的异化乃至扭曲,往往是干部腐败的一个诱因。“捞不到权就捞钱”“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许多贪官一步步堕入深渊,也正是“做官当老爷”的心思在作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员干部要坚决踢掉“官老爷”作风这块“绊脚石”,时刻秉持对群众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始终牢记群众关切,常思富民之策、利民之事、为民之举,与群众心贴心、心连心。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党员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都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中实现人生价值,更好践行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作者:刘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