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人民智库> 正文

以可持续减贫助推高质量发展:碧桂园精准扶贫的经验及启示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我国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项任务统筹衔接、协同推进的关键过渡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可能面临已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相对贫困凸显、次生贫困频发等诸多潜在风险。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贫困风险转化趋势,扶贫工作需要从消灭绝对贫困的攻坚状态,向相对贫困常态治理阶段过渡,借助贫困治理思路与治理机制的转变,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任务接续、风险叠加时期,如何持续发挥政府、社会、市场在大扶贫格局中的联动效应?如何完善精准脱贫、持续治贫、有效减贫的衔接过渡机制?如何确保脱贫攻坚实践中培育的人才、形成的产业和机制继续发挥作用?如何在全面脱贫摘帽基础上补足短板、强化弱项、夯实基础,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发展阶段,我们仍然面临一系列新问题,需要各类扶贫主体积极创新、踊跃探索,有所转变、有所提升。

人民智库持续关注政府、社会、市场各类扶贫主体在当前阶段以可持续减贫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担当举措和创新模式。近几年,作为民营企业的优秀代表,碧桂园集团(以下简称“碧桂园”)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奋力投身扶贫公益事业,并以自身高质量转型发展为前提,助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长效扶贫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有益探索。在两项任务、两个阶段的关键过渡期,碧桂园将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积极适应可持续高质量减贫的新要求、新标准,以实践探索生动回答了当前阶段民营企业参与可持续减贫、助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为何做”“做什么”“怎么做”的关键问题。

2019年5月,人民智库研究团队与多名专家学者共赴广东碧桂园总部调研,深入走访广东省英德市多个乡镇村,与扶贫干部和当地群众开展座谈。2020年8月,人民智库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赴碧桂园结对帮扶的14县之一——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开展调研。东乡县属“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是碧桂园“4+X”扶贫模式全面实践应用的典型案例。研究团队深入东乡县达板镇、唐汪镇、龙泉镇、布塄沟村等多个乡镇村,对碧桂园多个类型的扶贫点展开深入调查,以可持续高质量减贫与乡村振兴为主题与基层扶贫干部深入交流,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

碧桂园以可持续减贫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

2020年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年。无论是政府、市场还是社会开展扶贫工作,都要在“补短板、防风险、促巩固”三方面持续发力,聚焦基础不牢的贫困地区,为巩固脱贫质量、提升减贫动能、促进长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作为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主要代表,碧桂园从精准、强链、联动、培优、创新等多个维度同时发力,通过党建立农、教育强农、技能富农、产业惠农、就业安农,探索稳定脱贫、持续减贫的长效机制,为精准、持续、稳定解决阻碍贫困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矛盾问题,贡献了民营企业的智慧与力量。

找准穷根病因,让企业扶贫资源用到刀刃上

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改进帮扶方式、提升减贫质量,要在“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关键环节之中下足“绣花”功夫,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碧桂园集团在扶贫工作中坚持看真贫、扶真贫,避免“大水漫灌”“走马观花”,通过优化工作方法、完善人员配置,找准了企业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

第一,精准识别贫困原因。为提升企业扶贫精准度,碧桂园甄选专业人才下沉到基层一线,建立企业扶贫工作队,驻村脱产全面开展工作。通过调查、分析、研判帮扶地区普遍存在的认识不够、资源匮乏、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技术不足、人才流失等致贫原因,碧桂园明确了企业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帮扶重点和发力方向,提升了企业扶贫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的能力。

第二,精准对接贫困人口。碧桂园制定“五个一”工作制度,明确“三个寻找”计划,聚焦村支书、返乡扎根创业青年、乡贤三类人群。对于留守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等脱贫难度较高的群体,碧桂园一般为其安排强度低、入门易、离家近的就业岗位,鼓励其进入碧桂园在当地建立的扶贫工厂、扶贫车间工作。对于返乡创业者、大学毕业生、农业技术员等脱贫难度较低的群体,碧桂园则为其提供创业培训咨询服务,帮助其成为带领一方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做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第三,精准匹配产业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高质量脱贫的根本之策、可持续减贫的长久之计。在对口帮扶的东乡县,碧桂园找准地区特色、企业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利益结合点,大力发展以农业资源为依托的特色土豆加工,以市场需求为依托的花卉苗木种植,以品牌价值为依托的东乡羊肉和以文化特色为依托的东乡民族刺绣,提升了产业扶贫的差异性、精准度和持续力。碧桂园已在全国范围内培育苗木、菌菇、杂粮、灰鹅等为代表的种养产业,推广以东乡刺绣、耀州山核桃、平江烟茶为典型的文创产品,以特色产业发展推动持续减贫。

第四,精准开拓消费市场。碧桂园打造“碧乡”“碧家”“凤凰优选”等公益助农平台,发展“点对点”定制农业。碧桂园以企业员工、业主和上下游产业发展需求为枢纽,通过完善产销精准对接机制,促进助农产品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有机结合,打通打透消费市场和生产地区的链接壁垒,带动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在未来十年,东乡唐汪苗木基地将为碧桂园西北五省楼盘提供绿化苗木;东乡羊肉、东乡土豆和东乡刺绣等特色产品已转化为“碧乡”“凤凰优选”产品面向全国销售。

强化产业链条,打造村企合作发展“命运共同体”

在对口帮扶地区,碧桂园通过订单生产、就业务工、土地流转、代养托管、入股合作等方式,拓宽企业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加贫困群众的产业致富渠道,强化扶贫产业的联贫、带贫、益贫功能,打造了扶贫产业风险共担、扶贫产业运营共管、扶贫产业利益共享的村企合作共赢发展模式。

第一,扶贫产业风险共担。贫困地区产业基础较为薄弱,贫困群众应对风险能力不足,制约着扶贫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企业产业扶贫若能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应对自然灾害、生态环境和市场需求波动等方面的能力,将有助于提升产业扶贫的成效。在扶贫实践中,碧桂园充分考虑贫困群众对产业风险的顾虑担忧,深度融入扶贫产业链条搭建全过程。面向有一定发展基础和发展意愿的贫困群众,碧桂园提供了全方位系列化服务,包括提供启动资金、搭建栏舍、购置设备、发放种苗、购置保险、提供技术指导、统购包销等,既化解了贫困户前期发展缺资金、中期生产缺技术、后期销售缺渠道的忧虑,也提升了助农扶贫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

第二,扶贫产业链条共建。碧桂园与当地政府、企业、群众共设发展资金、共建产业链条、共抓产业运营、共促产品销售,构建“加工龙头企业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农户积极参与”的融合发展格局,深入推进贫困地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在贫困地区当地党委和政府帮助下,碧桂园探索尝试联合其他企业主体,共同挖掘乡村“四色”资源,开发扶贫旅游线路,通过“走扶贫专线、听特色党课、谈扶贫经验、看特色村庄、购农特产品、尝特色农菜、住乡村民宿”,实现从单一的特色产品加工生产向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等助农惠农关联产业扩展,提升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第三,扶贫产业利益共享。在帮扶对象、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和企业扶贫产业之中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提升应对产业风险能力、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巩固产业脱贫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对口帮扶地区,碧桂园搭建了“扶龙头+建基地+联农户”“企业+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碧桂园鼓励贫困户通过资金参股、土地入股、借苗入股,获得股金分红;通过基地务工、庭院养殖,获取劳动报酬;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一定租金收入。另外,不断完善“租金+薪金+股金”的收入结构,确保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让贫困群众从产业链的价值增值中受益。截至2019年3月底,碧桂园集团已助力13万贫困人口收入超过当地脱贫线,累计帮扶增加收入4471万元。

促进内外联动,发挥多元主体协同减贫效应

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参与,政府、市场与社会互为支撑、协同推进。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支持下,碧桂园积极联动国强公益基金会、区域公司、子公司等全集团力量,携手扶贫对象、合作伙伴、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公益慈善机构、媒体等各利益相关方,打造沟通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力的公益联盟共同体,充分发挥各类主体的协同减贫效应。

首先,完善企业内部合作减贫制度。在扶贫工作模式方面,碧桂园建立扶贫常态工作制度,实行“两会”“两报”制度,制定“五个一”工作法,通过科学、有效、规范的管理模式和实操经验,全方位助力脱贫攻坚。在组织管理架构方面,碧桂园成立“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领导小组”领导、决策和部署扶贫工作,下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办公室”统筹、协调和推进扶贫工作,各相关区域公司、智能中心以及子公司具体执行扶贫工作,并联动社会责任部、文旅事业部等广泛参与扶贫事业。

其次,畅通与政府合作减贫的路径。在沟通渠道方面,碧桂园按照“要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作用,持之以恒落实帮扶措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要求,联合当地政府共同委任驻村队长,进行村企基层党建共建。通过发挥“老村长”作用、开办村支书研学班、入户宣讲扶贫惠农政策、与乡镇开展党建共建慰问活动等,推进扶贫减贫工作高效落实。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碧桂园一方面助力当地村镇展开乡村道路硬底化、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改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提升贫困地区减贫能力;另一方面,在当地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开展教育扶贫工作,于2018年出资1700万援建龙泉学校,并捐资3亿元于2020年7月建成纯慈善、全免费的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以强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临夏州东乡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第三,最大范围构筑社会减贫合力。碧桂园以旗下社区生活服务品牌“凤凰优选”和扶贫自有品牌“碧乡”为重要载体,以广大社区资源为依托,打造农产品品类全产业链,开办农特产品展销会,将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引向市场,形成产销对接平台,推动各市场主体与贫困村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将需求转换为订单。2019年5月20日,国强公益基金会联合众多社会公益群体及人士共同发起成立“社会扶贫共同体”,充分调动各参与方消费需求、业务拓展、就业岗位、捐赠资金等方面的资源,有效对接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需求,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培育优质人才,激发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导力量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在人。碧桂园紧紧围绕“人”这一关键因素,推出“三个寻找”计划,即寻找一批深度贫困户、寻找一批老村长、寻找一批返乡扎根创业青年,将扶贫与扶志、扶智、扶技、扶富深度结合,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事业培育优质人才,破解部分贫困群众目标不清、志气不足的问题,有效激发贫困户脱贫斗志,增强贫困人口脱贫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农村脱贫攻坚。碧桂园积极挖掘培育具备较高文化素养、技能素质、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人才支撑。一方面,在因地制宜进行产业扶贫的同时,碧桂园免费为村民提供相关种植、养殖知识及技能培训,以新技术为农业农村发展赋能。另一方面,碧桂园帮扶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共建标准化生产养殖基地,并通过专家远程视频和现场指导的方式,协助当地建立规范化生产养殖标准。

其次,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脱贫能力。碧桂园以农村发展需要、市场用工需求为导向,结合贫困群众就业意愿,向贫困群众免费开展技能培训并提供一定就业岗位,助力贫困群众实现转移就业。一方面,开展面向企业、面向市场的定向定点职业技能培训,确保贫困群众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进而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扶贫目标。另一方面,利用自身庞大的产业链优势,对建档立卡户劳动力开展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与就业一站式服务。截至2019年,碧桂园在9省14县共举办铝模产业工人、维修电工、家政月嫂、会计、电商等各项技能培训1069期,累计培训达62506人次;举办就业招聘会113场,帮扶就业人数达到28110人。

第三,聚焦教育扶贫扶智,从根本上防止返贫。夯实教育基础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十余年来,碧桂园一直致力于创办公益学校、设立教育助学金、开展乡村教师培训,以教育扶贫开拓人的眼界、提升人的素质、提高人的能力,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带动贫困家庭整体发展,从而实现脱贫不返贫作出了重要贡献。2019年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在教育慈善和乡村振兴等领域持续发力,捐赠资金达7.91亿元,设立20多项教育专项基金,覆盖全国40所高校、3所慈善学校。碧桂园集团立体化、操作性强、覆盖广的教育改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劲助推力。

创新减贫业态,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产业脱贫是“五个一批”工程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碧桂园结合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开发现代农业项目,创新村企合作减贫业态,筛选和扶持了一批有特色、效益高、可持续的自有产业,将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农业产业的传统优势转变为现代优势,促进了农业高质量转型、城乡融合式发展。

首先,打造可持续、可造血特色减贫项目。碧桂园将集团自有优势产业与当地优势资源相结合,内外资源联动,打造可持续发展产业项目,开创“造血式”扶贫样板。碧桂园认准房地产业务中对苗木需求量大的特点,在具备种植条件的帮扶县大力推广绿色苗木产业,采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的苗木农场或发动农民在房前屋后种植苗木,推广分散式庭院经济。同时,鼓励贫困户通过土地出租或入股、农场务工等形式增收,有效辐射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截至2019年,碧桂园已在广东英德、江西兴国、河南虞城等12个县落地近2000亩苗木农场,带动超10000名贫困户增收。

其次,推动特色产品向品质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碧桂园依托集团全产业链优势,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禀赋和人才优势,打造推广特色农产品优质品牌。一方面,积极扶持返乡扎根创业青年,为其提供“设基金、建工厂、造品牌、送技术、拓市场”等全方位服务,并通过专家技术指导和生产技能培训,提升扶贫特色产品质量和附加价值。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碧乡、碧家和凤怡三家社会企业资源优势,通过科学策划、合理包装、树立品牌,让缺乏品牌效应的优质农产品,如东乡羊肉、东乡马铃薯、英红九号、麻竹笋、黑米等农产品从田间、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第三,促进扶贫产业生态化、科技化转型。碧桂园联动下属现代农业公司,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项目,推动扶贫产业生态化、科技化转型。一方面,依托自身农业公司雄厚的科研实力,通过养殖新品种、培育新技术等,助力贫困地区落地现代农业项目,带动当地特色新兴产业发展,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另一方面,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借助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循环农业,打造集观光体验、文化休闲及艺术创作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促进农业和文旅、休闲、康养等产业的有机融合。截至2019年,碧桂园集团已开发首批8地扶贫旅游路线,组织超5000人次参加扶贫旅游活动。

碧桂园以可持续减贫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既要解决好眼下问题,更要形成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在时间维度上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多种举措互为支撑的扶贫减贫机制,在空间维度上构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大扶贫格局,是中国扶贫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成功经验。以碧桂园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作为党和国家扶贫事业的有益补充,在对口帮扶地区探索出了一条扶志与扶富紧密结合、短效与长效相互促进、输血与造血互为支撑的民营企业可持续减贫路径,实现了企业创新转型、扶贫产业创收、群众脱贫致富、产业结构优化、地区发展提质增效、乡村精神风貌改善的良性循环互动。

完善企业扶贫模式,为其他主体持续参与减贫、融入乡村振兴提供实践样本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长期的扶贫治贫事业中,以碧桂园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踊跃投身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市场、要素和产业等多重优势,创新扶贫产业、完善联贫机制、拓展减贫路径,在治理贫困的中国方案中贡献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智慧,体现了民营企业家的格局担当。

首先,碧桂园不断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长效扶贫机制。自1992年成立至今,碧桂园扶贫事业经历了“项目帮扶”“试点驻村”“大规模驻村”“全面推进”四个阶段。2018年,碧桂园集团明确提出“双主业”工作方针,以“不低于一半”的精力,全方位投身脱贫攻坚工作。截至2019年4月,碧桂园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累计投入超过48亿元,直接受益群体超36万人次。当前,碧桂园已经形成以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为主,健康扶贫等为辅的碧桂园“4+X”扶贫模式,为其他民营企业参与扶贫提供了参照参考。

其次,碧桂园积极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持续性、高质量减贫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全面振兴是脱贫攻坚的长远目标。在减贫实践中,碧桂园始终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可持续高质量减贫的长远诉求。通过绿色兴农、质量兴农、科技兴农等振兴举措,促进帮扶地区农业技术创新、特色产业增收、生态环境改善、精神面貌提升,为实现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的共赢局面奠定了基础。

碧桂园以“一人富不足以富中国”的家国情怀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创新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减贫路径,既弥补了参与主体单一、产业模式单一、合作机制单一造成的专业性不够、精确性不高、带动力不足的问题,也为其他类型扶贫主体常态化、持续性参与我国高质量减贫和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了样本。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企业参与扶贫与融入乡村振兴有序衔接过渡

碧桂园将推进扶贫工作纳入企业常态组织管理,着力避免“一分了之”“一发了之”的企业扶贫面子工程。在关键过渡时期,碧桂园对帮扶地区支持力度不减、帮扶责任不变、扶贫队伍不散、扶持产业不断,让企业扶贫政策不折腾、不反复,贫困地区群众真脱贫、脱真贫。

第一,以党建引领扶贫工作向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加强领导是根本。”在贫困地区,碧桂园以结对共建党支部、举办特色党课、建立乡村振兴学习实践中心等形式,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将党建贯穿扶贫工作始终,确保了企业扶贫的正确方向。第二,让专业人才下沉到基层扶贫一线。乡村振兴首先是人的振兴,没有人才就无法驾驭现代农业新技术。碧桂园坚持“尽锐出战”原则,搭建内部竞岗、外部招聘双重路径,组建了深入贫困地区工作一线的百人规模的专职扶贫队伍。第三,完善企业扶贫组织模式和管理架构。碧桂园设立“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办公室”,吸纳社会责任部、文旅事业部等部门广泛参与,为扶贫开发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持续推进,明确了责任落实主体、提供了组织管理保障。第四,建立企业扶贫常态工作制度。碧桂园设立“两会”“两报”制度,制定“五个一”工作法,建立资源信息“四库”,聚焦“三类群体”,持续跟进对口地区帮扶群众的贫困状态和脱贫成效,确保贫困群体稳定增收、脱贫成效持续巩固。

碧桂园将脱贫摘帽作为新征程、新生活和新奋斗的起点,将精准脱贫、持续减贫作为一项长期性、综合性和系统性工作持续推进。在实践中,碧桂园完善企业内部专业人才储备、组织管理架构和常态工作制度,建立长效工作管理体系,一方面让民营企业扶贫目标考察具体化、扶贫政策执行标准化,另一方面也让民营企业统筹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思路更精、方向更准、做法更实。

打通扶贫系统堵点,筑牢“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中的重要一环

碧桂园依托集团区域跨度广、业态经营全、产业链条长的优势,以工代赈、以购代捐,将集团员工、社区业主、合作伙伴、商业联盟的消费需求,转换为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需求,以需求促生产、以消费保增收。在企业扶贫工作中,碧桂园最大范围整合社会资源、最大程度构筑减贫合力,以企业自身发展,打通“三位一体”扶贫系统中的合作堵点,以及缓解其中的机制痛点,形成了民营企业扶贫的内外“双循环”模式,健全了扶贫循环系统中的“毛细血管”。

一方面,碧桂园完善民营企业与贫困地区人才交流、技术输送、产销对接的“内循环”扶贫系统。贫困地区普遍具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为丰厚的农业基础,但也面临着不充分和发展粗放的问题。人才、资本、信息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贫困地区集聚效率低,阻碍了贫困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进程。碧桂园发挥民营企业市场信息灵敏、技术人才多元、产业经验丰富的优势,优化贫困地区生产要素配置,加快将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农业产业传统优势转变为现代优势。通过企业搭建线上线下公益助农平台,精准对接贫困地区发展资源和市场需求,打造出一个自我造血、良性循环的扶贫模式,凝聚社会合力,助推脱贫攻坚。

另一方面,碧桂园将自身作为联结纽带,进一步畅通东西协作、政企联动、国民共进“外循环”扶贫系统。民营企业兼具市场和社会双重身份属性,可以发挥“粘合剂”“传感器”作用,跨区域、跨行业联动其他社会主体和市场主体,形成政企互动、东西互补、国民共进的“社会扶贫共同体”效应。在实践中,碧桂园统筹市场消费需求、贫困地区资源禀赋、集团产业规模优势,联动政府、高校、社会企业、媒体、公益组织等扶贫主体,共建乡村基础设施、共育乡村振兴人才、共促扶贫产业发展,提升了“三位一体”扶贫精准度和持续力,强化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社会合力。

转变乡村精神风貌,提升贫困群体自主发展动力、脱贫致富能力

“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培育贫困群众的自主发展能力,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徐州考察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只有率先解决贫困群众在观念、能力、干劲上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从“被动扶”到“主动兴”的转变。

一方面,碧桂园践行党建扶志在扶贫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坚持将支部建在项目上,扶贫推进到哪里,支部就建到哪里,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截至2018年末,在全面摸排、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碧桂园已在各帮扶县成立了14个一线党支部,开展了297场“村企党建结对共建”活动,实现了对结对帮扶县的党建扶贫扶志全面覆盖。碧桂园扶志气、扶思想、扶技术、扶产业的综合扶贫模式,一方面彰显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服务群众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鼓励着贫困群众转变陈旧观念、振奋脱贫志气、树立发展意识,用积极奋斗改变贫困现状,以踏实苦干赢得光明未来。

另一方面,碧桂园以企业家精神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动力。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出身农民,在党和政府的资助鼓舞之下完成学业并创建了个人事业,对农村有深厚感情,对扶贫有强烈使命。民营企业家以敢为人先、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组织带领千百万普通劳动者奋发努力、艰苦创业、不断创新,让贫困群众感受到靠双手勤劳致富的切实可能,推动贫困群众精神风貌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积极转变。与此同时,碧桂园“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的企业发展理念,也为贫困地区返乡扎根创业青年形成了良好带动示范作用,让创业青年成为带动一方持续减贫、稳定脱贫的致富榜样,进而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激发守望相助、实现共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社会的稳定和谐,说到底要看绝大多数群众能否依靠诚实劳动过上有事干、有钱赚、有盼头的幸福生活。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过程就是协调联动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共同关注贫困地区,关心扶贫事业,关爱贫困群体,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的过程。

一方面,民营企业扶贫促进了团结统一、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确保脱贫路上一个少数民族都不掉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达成的“硬指标”。碧桂园精准帮扶、全面对接全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东乡县,通过“设基金、建工厂、造品牌、送技术、拓市场”,以先富带动后富的奉献精神发展东乡羊肉、东乡土豆、东乡刺绣产业,不仅带动了一方贫困群众主动创新创造解决发展难题,也为实现东乡整族脱贫、促进民族融合团结,最终确保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塑造了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社会氛围。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扶贫体现了东西协作、区域协调发展的共富观念。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均衡、致贫因素复杂决定了我国扶贫工作必须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联动的强大合力。以碧桂园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始终牢记“先富带后富”的历史使命,不仅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为贫困地区发展赋能,还通过健全东西合作、政企互动、国民共进的市场开发机制、互助帮扶机制、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加强同对口帮扶地区的产业、科技、教育、人才、思想等方面的交流互鉴。民营企业扶贫不但为缩小东西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进一步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基本价值取向,彰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

碧桂园以可持续减贫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方向

中国减贫事业的实践历程充分证明,消灭绝对贫困和促进持续减贫,一方面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明确减贫目标、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支撑体系掌舵领航、把脉定向;另一方面则要充分汇民心、集众志、聚合力,引导碧桂园等有责任、有担当的民营企业有序、有机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作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中的有生力量,民营企业未来要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坚持正确方向引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牢记以人民为中心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是党对贫困地区的庄严承诺,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作为大扶贫格局中的有生力量,民营企业参与扶贫也要弘扬义利兼顾、以义为先、让利于民的奉献精神。

一方面,坚持减贫依靠人民。人才是推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关键资源。企业促进可持续减贫,要充分发挥教育人才、产业人才、技术人才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引领力量、示范功能,让广大人才在减贫事业中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通过党建扶志、教育扶智、产业扶富、就业扶技,培养、锻造、稳定乡土人才,发挥人才队伍“传帮带”的引领示范作用,转变贫困群众“等靠要”的被动思想,提升自主发展意愿,增强脱贫致富本领。另一方面,坚持减贫为了人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关键所在。”民营企业在扶贫实践中,应把维护贫困群众根本利益、促进贫困群体共同富裕作为企业开展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在推进可持续减贫和乡村高质量发展中让贫困群众的幸福感更强、获得感更实、安全感更足。

理顺义利关系

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进程,也是民营企业实现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蓬勃发展过程。以碧桂园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之所以能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关键在于紧跟党中央的战略方针,把握时代发展大局,坚持义利兼顾、以义为先,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在中国广阔的市场舞台上顺势而为、量力而为、尽心而为。民营企业持续参与扶贫减贫,需要理顺履行社会责任与遵循市场规律、民营企业发挥优势与其他主体广泛参与的复杂关系。

首先,扩展市场规模、提升盈利水平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在扶贫实践中,要求民营企业完全舍弃自身发展利益、增加对贫困地区的人力支持、资金投入是不切实际的。鼓励民营企业在帮扶贫困地区的实践中,找到企业发展的市场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平衡点、结合点,才能实现企业扶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其次,要避免不同扶贫主体同质化竞争、重复性投入造成企业扶贫资源浪费、减贫效果弱化的局面。通过发挥民营企业高效发展、融合发展、灵活发展的独特优势,盘活乡村既有发展资源,找准不同主体利益共赢点,画出扶贫格局最大同心圆,走互惠互利、共建共赢的可持续减贫发展之路,形成民营企业扶贫“兴企、利民、强村”的良性循环,促进不同扶贫主体相互协作、相得益彰、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践行绿色理念

“农业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民营企业以可持续减贫助推高质量发展,绝对不能以牺牲乡村生态环境、浪费乡村自然资源为前提条件。

第一,民营企业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企业扶贫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精准脱贫与绿色发展相互促进,统筹兼顾企业扶贫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妥善处理好企业扶贫、乡村开发、生态保护三者之间的复杂矛盾关系。第二,民营企业要注重在帮扶地区培育可持续、可循环的绿色农业产业。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生态循环农业、乡村休闲旅游、乡土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流通、乡村服务产业、乡村信息产业等,加快帮扶地区从高消耗、低效率的传统农业产业向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品牌效益高、生态水平高的现代农业产业转型,促进贫困地区有限资源的循环、梯次、可持续开发利用。第三,民营企业要让贫困群众真正从企业绿色减贫行动中获益。通过完善绿色产业带贫、联贫、益贫机制,让绿色扶贫产业真正成为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富农产业。

夯实产业基础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在不少企业的对口帮扶下,很多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基本实现了贫困县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户摘帽的良好态势。但仍存在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贫困地区特色产业脱离企业帮扶后能否适应市场激烈竞争,贫困群众能否在特色产业后续更大规模的发展中持续受益,被帮扶地区扶贫产业是否存在同质化竞争、低质化发展、结构性过剩趋势,等等。在现有扶贫产业基础上,民营企业还需“扶上马、送一程”,培育能够持续发挥效益的主导产业,让扶贫产业在贫困地区扎稳根,让贫困群众深度嵌入产业链条,让贫困地区特色产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可造血优势。

第一,把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型红利留给农村。民营企业促进产业持续减贫要注意转变贫困地区卖原料、卖资源,发达地区搞加工、搞生产的扶贫产业二元结构格局,把以贫困地区农业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以企业自身的农业科技转型升级为契机,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技术、人才扶持,在对口帮扶地区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强镇。第二,把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致富机会留给农民。民营企业应完善企业与基地和农户之间多元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扶贫产业“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把扶贫产业链产生的增值收益和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致富渠道。

坚持质量兴农

决战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只能满足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的基本温饱需求,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没有”的一般生活保障。迈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特别是乡村地区,由于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精品优质农业产品供给不够、乡村旅游同质低质发展等现象,农产品消费升级的需要还未被满足,“好不好”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未能解决。未来,民营企业可以在解决现代农业产品供给数量不足、质量不好、效益不高等难题方面持续发挥创造创新作用,以可持续减贫实践探索助推贫困地区高质量发展。

第一,优化民营企业品牌引领。在扶贫实践中打好特色牌,把好质量关,走贫困地区农产品优质化、品牌化、差异化发展之路。通过搭建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展示平台、销售平台,把农业产业从解决温饱问题的“铁饭碗”真正变成脱贫致富的“金饭碗”。第二,强化民营企业科技支撑。以民营企业创造创新的发展优势,完善对贫困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科技供给、典型示范、标准引领,形成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带动扶贫产业和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优化机制。

【执笔:人民智库研究员 刘 明 张青青】

责编:贺胜兰 / 罗 婷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uoti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