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疫情下如何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大流行,各国生产和贸易活动因此放缓,不同国家不同领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服务贸易作为当今国际贸易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中长期来看,我国服务需求市场广阔,未来应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鼓励服务贸易现代化转型,实现传统和新兴服务贸易齐头并进,在后疫情时代继续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和贸易增长。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服务贸易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致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2021年1月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经济2020年萎缩4.3%;不包括中国在内,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2020年萎缩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人均收入在疫情中下降程度达90%,数百万人陷入贫困,投资者信心下降,失业率上升;美日欧经济虽然在2021年将实现正增长,但仍难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尽管疫情造成的经济萎缩程度比以前的预测要轻一些,但复苏速度更慢,且仍存在很大的下行风险。根据2020年10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全球贸易季度报告,全年平均贸易额与上年相比将减少7%-9%左右。在主要经济体中,中国作为有效控制疫情的代表,2020年第一季度GDP约为21万亿元,同比下降6.8%(季度GDP核算以来最低记录);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由负转正;第三季度同比增长4.9%,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超过72万亿元;四季度仍保持较高增速,超过6.5%,2020年GDP突破100万亿元,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动,全球治理体系面临逆全球化、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更使我国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同时,我国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政策指引,同时,也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主动调整结构提供战略契机,让外部大循环在当前形势下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引领,从风险转向机遇。

关注疫情下的服务贸易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当时处于计划经济阶段的中国对外贸易以货物贸易为主,服务贸易基础薄弱,而且受到当时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发展水平落后等因素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得到快速增长,1982-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44亿美元上升至7434亿美元,尤其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大大推进。近些年来,服务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比重越来越大,“十三五”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平均增速高于全球,2019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超过5万亿元,同比增长2.8%。2013年至今,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高于第二产业,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全球经济转向服务经济的过程中,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增长的协调性和持续性,也体现着贸易增长方式的科学性。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对服务贸易的影响有别于货物贸易,呈现一正一反两种结果。一方面,服务贸易是高度依赖人员等要素国际流动的贸易形态,各国为防范疫情加强出入境管制措施,传统服务领域尤其是旅游业成为受疫情影响的重灾区。2020年1-4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15144.3亿元,同比下降13.2%。但是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对需求冲击的敏感性和对供应链的依赖程度较低,可能对经济发展起到稳定器的作用。据世贸组织2020年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零售、卫生、教育、电信和视听等行业更加注重在线服务,大量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无数工作岗位,这类服务业及其贸易对连接供应链和促进商业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应对疫情以及后疫情阶段把握好服务贸易发展的有利方面,使之成为提振国际贸易和经济复苏的积极因素,是我们面对的重要而又紧迫的研究课题。

疫情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影响

疫情期间,服务贸易中的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提供方式所受影响较大,尤其是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领域;新兴服务贸易受疫情影响相对可控,有的还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比如跨境支付。疫情对商业存在提供方式服务贸易也构成一定不利影响,部分跨国公司可能调整、缩减在华投资或生产。

跨境交付

跨境交付主要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或通讯、邮电等方式实现的服务贸易,比如视听、金融和信息等部门。该方式服务贸易呈现明显的“在线化”“零接触”的特点,很多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咨询服务等属于这类服务贸易。

疫情期间,跨境交付服务贸易受影响较小,甚至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线上医疗、线上教育、线上展览、线上旅游、线上办公、线上娱乐等新兴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应用和普及。《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6年以来,数字化服务出口占全球服务出口比重稳步提升至50%以上,中国的数字贸易发展势头良好,相关跨境交付服务贸易业态增长迅速。2021年1月据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2020年1月-11月,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提高,出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知识产权使用费,保险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分别增长25.1%、15%、13.1%;进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金融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分别增长36.4%、23.2%。

展望未来,大数据、信息技术、5G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会对我国服务贸易生态造成较大改变,云办公、云娱乐、云教育等将进一步普及,跨境交付服务贸易会在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方面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境外消费

出国旅游是境外消费服务贸易的典型代表。据商务部数据显示,旅游常年占据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30%左右;2019年旅游进出口总额近2万亿人民币,对服务贸易增长贡献最大。

2020年由于疫情防控对于人员流动的直接限制,不仅旅游消费需求锐减,旅游服务的跨国供给能力更显不足,旅游服务贸易受疫情影响严重。根据商务部数据,2020年前11个月我国旅行服务进出口9371.6亿元,下降47.8%,其中出口下降50.8%,进口下降47.4%;剔除旅行服务,前11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增长2.2%,其中出口增长4.6%,进口基本持平。在此次疫情较为严重的1-8月,我国旅行服务进出口下降45.8%,降幅比1-7月扩大1.2个百分点,剔除旅行服务,1-8月我国服务进出口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可见本次疫情对旅游业带来了较大冲击。

商业存在

跨国公司是全球重要的服务提供者与引领者,由其推动的商业存在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服务贸易最重要的提供方式之一。

疫情期间,大量跨国公司在华业务受阻,然而大部分企业仍然看好中国经济,目前恢复情况良好。2020年5月6日,美国财经杂志《巴伦》周刊(Barron’s)刊文称,近几周许多跨国公司高管表示,尽管尚未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中国的经济正在强劲反弹,他们对公司在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上海美国商会在去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1%的会员没有转移在华生产活动的计划,这一比例比去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仅有4.3%的公司计划将部分业务迁回美国。目前,大量跨国公司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43.2%的在华日资企业有意在接下来1-2年扩大业务,超六成受访在华欧盟企业表示中国仍是其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

牛津经济研究院亚洲经济研究主任高路易(Louis Kuijs)称,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步伐从未停止,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将继续显著增长。2020年外部条件的恶化程度超出了预期,部分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但牛津经济研究院只是在一定程度下调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预期。同时,中国新出台的《外商投资法》及相关条例的实施,大幅压缩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优化了外商投资环境。对金融机构外资所有权的限制和境外机构投资者的配额限制正在取消,沪港通、债券通等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之间的联动也在扩大,外国资金流入未来将大幅增加,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创造更温和适宜的土壤。

自然人移动

整体来看,疫情期间中国出入境活动受到严格限制。2020年3月,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介绍,自3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大流行以来,全国陆地口岸、海港、空港入境日均12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八成多;其中,乘国际航班入境人员日均2万人次,外国人占比一成左右。在4月6日国家移民管理局的统计中,境外人员包括边民出入境的人员数量已降到每日1万余人次。随着疫情在中国的平息和稳定,中国出入境限制逐渐放开。5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中国将与新加坡、韩国等国进一步商讨,为新冠肺炎疫情中关键商务和技术人员跨境旅行设立“快车道”。9月,中国外交部和国家移民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允许持有效中国工作类、私人事务类和团聚类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

技术密集型或者人力资本密集型的服务部门,比如工程、教育、技术服务等部门,在疫情中受到较大的不利影响。2020年1-9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6381.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0.8万人,较上年同期减少14.8万人。随着疫情缓和,传统形式的服务贸易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中国与不同国家服务贸易发展

欧美发达国家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较大,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服务贸易受到的影响更大。传统服务贸易方面,以中冰旅游服务贸易为例。据冰岛旅游局发布的信息,与2019年6月相比,2020年6月来冰的外国游客数量骤减97%,2020年1-6月离冰游客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2%,中国游客减少39.1%。中美旅游服务贸易甚至更糟,比如美国交通部宣布从2020年6月16日起暂停所有中国航空公司执飞的中美定期客运航班。据中国美国商会相关调查显示,90%的在华美国企业代表认为,限制国际旅行极大程度影响了公司开展业务。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020年1-9月,“一带一路”沿线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亮点。截至2020年9月,中国已同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一带一路”沿线服务贸易发展也呈现向好趋势。工程服务外包在疫情期间成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的维稳主力。作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浙江卫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石油公司下属子公司马来西亚国际船运有限公司举行“云签约”仪式,标志着双方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正式开启,这也是嘉兴迄今最大的国际服务贸易业务项目。另外,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表示,由中国企业承担全线咨询监理的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公路延长线23日全线通车,标志着中国勘察设计企业走向海外咨询领域的“第一大单”圆满完成。

疫情下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

毋庸置疑,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冲击了世界经济,影响蔓延至全球各个国家,目前二次影响我国外资、外贸等领域,我国采取的一系列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外贸、稳外资的政策措施已经显现成效。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我国政府不断抓实“六稳”“六保”,推动服务出口企业的生产、运营加快恢复,同时中国在服务外包、知识产权等高技术服务领域已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随着部分国家和地区疫情逐渐趋稳,国际市场需求有望回升,我国服务出口企稳反弹成为必然。

中长期来看,我国服务需求市场广阔。第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在旅游、金融、物流等多个服务领域出台扩大开放新举措,未来将有更多高质量服务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服务业市场将更加开放。

第二,疫情期间,信息流动加速,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新兴服务贸易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我国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研发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服务出口将继续大幅提升,“跨境交付”“商业存在”等提供模式服务贸易将对推动经济复苏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传统服务贸易也会继续扩大,激活国内经济循环的需求动力。另外,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成为我国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后又一重要制度型开放举措,我国以跨境交付、境外消费以及自然人移动模式实现的服务贸易增长可期。

确保做好服务企业的有序生产运行

目前我国疫情已基本稳定,在服务供给端,应当积极贯彻党中央的要求,推动服务贸易企业和服务外包企业协同运转,提高外贸上下游产业链的完备性。在相关部门指导下,优先保障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及贸易平台的复工复产,带动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相关产业链产能的恢复,在保障国内外服务贸易供应链稳定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服务贸易稳定发展。

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发展

传统服务贸易是受疫情冲击较大的领域,在内循环为主的经济模式下亟须“向内生长”。

第一,促进建筑服务供给内流。在疫情影响之下,建筑服务“走出去”难度加大。短期来看,国际一流的建筑服务供给能够有力支撑中国新一轮基础建设的高质量扩张;长期来看,可以加快在新基建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积累,从而为主导后疫情时期全球产业数字化的基建浪潮蓄力。

第二,促进旅游服务需求内化。后疫情时期,旅游需求正在向国内旅游市场逐步转化,并有望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海南自贸港等形成共振,带动上下游领域的消费升级,也为中国经济内循环注入新动力。

抓住数字经济等新兴行业发展机遇

后疫情时期,中国的新兴服务贸易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其一,全球新一代信息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加上全球供应链的数字化改造 ,中国数字经济的新一轮“走出去”有望向深度突破,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以及促进供需双向繁荣的角度为海外客户创造价值。其二,鼓励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积极拓展数字服务贸易。疫情催生了一大批数字服务贸易新业态,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网络办公、视频会议、大数据分析、云服务等领域发展迅猛。因此,要积极挖掘具有“零接触”特征的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广泛应用移动互联技术,拓宽线上服务贸易边界。利用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大数据营销、电子支付、网络广告等数字服务贸易。

做好应对服务贸易供应链断裂的准备

在海外供应链遭受疫情冲击的背景下,很多国际生产性服务进口供应遇阻。对此,应提前对国内生产性服务进口替代进行布局,在大数据分析、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业服务、品牌推广、研发设计等领域加大对国内生产制造类企业的投入,提升中国制造业中的生产性服务国内增加值。同时,应更大力度地全方位支持国际运输和物流业恢复和发展,确保借此运营的国际供应链基本稳定。

【本文作者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自贸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优先关注课题“国际一流的首都教育指标体系研究”(AAEA19002)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俊、崔艳新等:《全球疫情和经贸摩擦背景下中美服务贸易合作思路与对策》,《国际贸易》,2020年第5期。

[2]李拯:《由负转正,中国经济将持续复苏》,《人民日报》,2020年7月17日。

[3]《服务贸易复苏缓慢为哪般?》,《国际商报》,2020年6月19日。

[4]《旅游经济恢复仍需时日》,《经济日报》,2020年7月6日。

[5]孟妮:《我国服务贸易呈企稳复苏态势》,《国际商报》,2020年6月11日。

[6]程实:《中国服务贸易“双循环”的层次》,《第一财经日报》,2020年7月8日。

[7]《外国学者:中国经济迎难而上 增长预期将长期持续》,《中国日报》,2020年10月21日。

[8]Christine Zhenwei Qiang, Yan Liu, Monica Paganini, Victor Steenbergen: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global value chains in the wake of COVID-19 . The World Bank. May, 2020.

责编:臧雪文 / 贺胜兰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贺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