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文化生活 > 正文

胡凤丹与“铁华吟社”

胡凤丹(1823-1890),浙江永康人,清末藏书家、出版家、著作家。他1866年到湖北任职,开始创办崇文书局,后担任湖北督粮道。1877年辞官回到故乡,先是居住杭州,继续为编刻出版《金华丛书》而努力。1879年定居金华,建造“逸园”,内有13万卷藏书楼。著有《退补斋文存》《退补斋诗存》,编辑出版《金华丛书》三百四十卷。

光绪四年戊寅(1878)除夕夜,坐落在杭州东青巷南街的丁家大院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丁申、丁丙兄弟邀请胡凤丹、吴兆麟、应宝时、古山、谱香、少伯等老朋友,在这里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这座私家园林门楣高耸、庭院深深,里面有“竹书堂”,金石斑斓,书卷满屋,堂的东面还有“九峰居”,长长的几案上有九座形态各异、玲珑俊秀的石山赫然屹立。大家游园观景、对酒吟唱、高潮迭起、怡然欢畅。

几个月前,胡凤丹刚从湖北辞官归来,为继续编辑《金华丛书》暂居在杭州,与这些多年未见的老朋友碰面后,大家常常聚集在一起。胡凤丹羡慕他们几年前就辞官回到家乡,比自己更早一步享受到清风明月。他眼里的身边诸公,都曾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却把官爵视若尘土,这让胡凤丹感慨不已:“去岁除夕栖鄂疆,峨冠博带随趋跄。今年除夕归武林,青鞋白袷抽朝簪。”

胡凤丹生性豪爽,这样日子和氛围自然要多喝几杯,不知不觉就有些微醺之感,望着眼前这些旨趣相投的朋友,胡凤丹起身提议:我们何不成立个诗社?这一倡议得到了大家的热切响应,吴兆麟老先生首先举杯赞同。吴兆麟(1807-1887),号筠轩,杭州人,道光十二年举人,官至江西盐法道、署按察使,多年前就因身体原因退休回到杭州。胡凤丹见大家意兴高涨,热情不减当年,即兴赋诗一首:

老辈风流在,追随杖履行。

琼花讨名胜,洛社半耆英。

意思是我们这群人虽然已经年老,但风流依在,聚集在一起,就是拄着拐杖,也会相互追随不离弃。自古文人墨客就喜欢雅致诗意的生活,何况,我们这些年长而德高望重的英豪。

胡凤丹对诗社的偏好,源于宋末浦江人吴渭创办的“月泉吟社”。月泉位于浦江县城西部,清逸典雅、景致优美而成为许多文化名人聚会之所,相传宋濂、吕祖谦、朱熹、陈亮等宋代名家都到此讲学。胡凤丹特别喜爱“月泉吟社”的诗作,每次展开书卷阅读,就仿佛走进桃花源,别有一番天地,真希望可以长留在如此胜景中。因此,每到一地,他总是热心与志同道合的同仁组成诗社,享受风影窗下、自由放歌的美好。在湖北时,尽管他身兼数职,负责书局工作的同时又掌管厘局,可谓公务繁忙,但诗社每月两次活动雷打不动。崇文书局遥对着黄鹤楼,背靠黄鹄山,当浮岚积翠一片汇落在他的书桌上,月樵诗情沛然,分分钟就可以吟咏几首。有人说:月樵把撰写诗文和朋友,看得与生命同样的重要。胡凤丹还把诗社成员的作品编辑成《鄂渚同声集》,1870年由他自己创办的退补斋书局出版,张之洞作序。

光绪四年戊寅(1878)正月,吴兆麟发起的“铁华吟社”正式成立,以吴老书屋“铁华”作为社名。诗社成员都是退隐杭州的官员,除了胡凤丹、丁丙、应宝时外,还有两位是曾任广东韶州知府的沈映铃和曾任湖南提学使的吴庆坻。吴庆坻是吴兆麟的族侄,吴氏家族可是钱塘著名的文学世家。诗社每月活动一次,大家轮流做东。

二月一日,在吴兆麟新落成的寓所开始了“铁华吟社”的第一场活动。按照规则每个人都要以抽签确定,胡凤丹分得“禁”字,“禁”代表韵脚,所作的诗需要押“沁”韵。胡凤丹作了一首五言诗。由于是首次聚会,彼此话题比较轻松,相互表达敬意,对诗社的前景充满了期待。

清末的杭州城,秀丽风光和人文气息相得益彰,一山一石、一亭一榭无不是历史的浓缩,胡凤丹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心灵慰藉,闲暇时经常约几位诗社好友,扁舟荡漾、徜徉山水、寄情自然,足迹遍布周围的山山水水,闲云野鹤般的云游生活,他的内心进入一种超迈的境界。

光绪四年(1878)重阳节的前一天,胡凤丹与俞樾、应宝时、张漱珊、丁丙等好友共赴老龙井,到胡则墓前拜谒,并为新修建的墓碑揭幕。

胡则是北宋名臣,永康人,古婺州首个取得进士功名的人,官至兵部侍郎、权三司使史等职,做官长达47年之久,晚年定居在杭州。胡则在民间的名字--胡公,那可是家喻户晓,由于他一心为民、有求必应,被百姓当作神灵来供奉,在永康、杭州一带都建有胡公庙。胡则去世后,好友范仲淹作墓志铭,欽葬在杭州龙井源狮峰山麓。

胡则还是胡凤丹的远祖,这是他第一次祭拜高祖墓。之前他一直托在杭的朋友在寻找墓址,最先发现的是张漱珊,张马上转告了丁丙。由于年久失修,墓地周围已很破旧,于是,丁氏兄弟和应宝时共同出资对周围环境进行整修,并重新刻了墓碑。

祭完墓,大家一起散步聊天。秋日的龙井,天朗气清、丹桂飘香,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茶的清香,他们来到掩映在翠竹中的龙井寺坐下,泡上一壶龙井,要了几碟小点,你一言我一语,相互调侃、话题不断,好不惬意:

今日集吾党,得与方外亲。

小憩聆禅语,诲我以谆谆。

胡凤丹用诗记录下了那种的心有灵犀、畅快淋漓的感觉,体会到友情的温暖,知己二三人,足以慰风尘,很大程度上化解了仕途带给他的不快。

“铁华吟社”第六集的聚会地点是位于杭州忠清里的适园。适园是宋时的御园,此时的主人正是应宝时。应宝时(1821-1890),字敏斋,浙江永康人,道光二十四年举人,官至江苏按察使、署布政使,曾做过李鸿章的外交助理,是洋务运动的先驱者。应宝时还编撰过《上海县志》,热衷于文化公益事业,辞官后,定居在杭州。

应宝时比胡凤丹早一年到杭州,作为同乡,胡凤丹从小就与应宝时熟识。当年俩人一起参加郡县考试,胡凤丹十二岁,应宝时十四岁。在胡凤丹眼里,应宝时从小就显出他的不平凡,作文处处彰显其治国理政的才能。特别是在上海任职时,发展经济,治理海防,成果斐然。更难得的是,应宝时知人善用,招揽贤才,推行教化,兴建龙门书院,帮助创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专业人才,这些都让胡凤丹心生敬佩。

这天,适园秋树斑斓,在古树廊亭、小桥流水的映衬下,显得特别的婉约妩媚、古朴幽静。国学大师俞樾曾记载适园的秀美:“敏斋筑园于杭之忠清里,泉石之胜,与真山水无异。有三层楼,登其上层,则襟江带湖,空旷可喜。”阳光下,有一株气势磅礴的枫树盆景特别抢眼,金色的叶片绚丽多姿、浓墨重彩。吴庆坻提出以“应方伯适园红树”命题作诗,然后众人抽签,胡凤丹抽到“于”字,每行诗的最后一个字要押“鱼”韵。成诗以一炷香为限,香燃尽之前须得完成。大家都久经沙场、胸有成竹,自然落笔有物。胡凤丹沉凝片刻,提笔作了一首。

珊瑚玛瑙不足宝,岁寒饱此风霜馀。

我闻枫脂香可佩,胜于沙棠与栎楮。

又闻篱枫叶如火,青山白水争萧疏。

万木春生秋渐落,惟有丹枫胜春初。

暮鸦倒翻枝叶下,夕阳煊染烘林於。

经历太平天国运动和鸦片战争的沉重打击,清王朝已摇摇欲坠。“铁华吟社”的诗作,虽然也关注时局变化,表达忧国忧民的心绪,但更多的还是从大自然中、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寻找主题,从相互的交流切磋中获得灵感。因此,诗社的作品大多属咏物诗,花间月下,借物喻人,感时兴寄,富有生趣。作为退隐官员,往往以士人的道德良知为标准,注重感情抒发,追求自由和洒脱,展现审美的人生态度。

胡凤丹在《退补斋诗存二编》卷九,有《筠叟来书欲联吟社并赠以诗六叠前韵奉答》一题,据其本卷“今体诗”内部编年,以及上一题《再和筠叟人日赋雪诗五叠前韵》、下一题《戊寅元宵前二日雨后初晴七叠前韵简筠叟》记载了铁华吟社初始活动的盛况。

诗社成员中,胡凤丹与丁丙的交往最为密切,共同的藏书爱好和以保护传承文献典籍为己任,使他们惺惺相惜、互为知己。丁丙(1832~1899),号松生,杭州人,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有“八千卷楼”藏书楼。丁丙淡泊名利、乐施好善,早年就已辞官回家,自称一生大事惟存文献、筹教养。

胡凤丹在《嘉惠堂藏书目序》中也有记载:“丁丙感慨振绮堂汪氏等诸家的藏书都遗失散落,渺茫而无法得到,即使是宁波天一阁范氏,前朝遗留的古籍,全族人所看守,如今也已经荡然渺茫,想到斯文坠地的灾厄,发出用筐盛土、堆积成山的宏愿,以天一阁曾经的藏书目录为根据,参照如今留存的书目,节衣缩食,早上积蓄、晚上又去访求,远至京师,近到江浙,以及海外的国度,或者购买,或者抄录,得到就随手进行校勘,积累了二十余年,聚集八万卷,与天一阁书目相比,几乎达到其九成,比起八千卷楼之前的书目数额,已经超过了十倍。”

关于丁丙的故事几乎都与书有关,战乱中他倾力保护“文澜阁”的《四库全书》,一度传为佳话。私人藏书在宋朝至清末达到了鼎盛,江浙一带更盛。许多时候,藏书家对书的执着专注到了痴迷的程度,虽然本身没有太多功利色彩,但所带来的文化贡献不可估量,特别是每当朝代更替,官方藏书遭到破坏,都是民间藏书来补给,因此挽救了许多濒临灭绝的孤本和珍稀本。

胡凤丹暂居杭州的日子,许多时候是在孤山脚下的“文澜阁”度过的。“文澜阁”初建于1782年,是清代专门用来珍藏《四库全书》的藏书楼,胡凤丹从《四库全书》中继续抄录金华先贤的著作,在这里常与丁丙兄弟及其他藏书家一起切磋探讨,带点干粮,泡上一壶茶,就能待上一天。

“铁华吟社”是清末杭州的一个重要文人社团,成员从最初的七人发展成几十人,存续时间九年。由于成员身份地位较高,每次活动时的各种场景设置特别高级,注重营造多维度的审美情境,也很在意在平等有趣的氛围中进行,产生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展现了那个大时代一小群退隐官员的生命自觉和人文基因。

胡凤丹参与“铁华吟社”活动虽然只有两年,但“铁华吟社”丰富了他的旅居生活,使他得到了心灵滋养和美的享受,少却了辞官后的不适。古雅的音律、婉转的唱叹,时光变得有趣而多彩,这时的他,看物喻景也多了一份旷达和耐心,毕竟无官一身轻。

( 作者:宋玫,系浙江省金华市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