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国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申世飞:推进安全文化与应急科普教育创新发展

申世飞 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申世飞(1)

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申世飞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第七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暨2020应急管理峰会”上发言

开启新征程,砥砺谱新篇。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由人民日报社、清华大学指导,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等联合主办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第七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暨2020应急管理峰会”今日在北京人民日报社开幕。以下为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长申世飞教授的发言内容。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涉及到公共卫生的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决策与指挥、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也涉及到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社会工程。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夯实社会基础,即要提升全民的应急科学素养。加强应急科普是提升全民的应急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由于突发事件种类繁多、触发因素多,发生具有突然性、难以预见性,发展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后果具有公共性、社会性,处理具有非常规性和非预定性,相应应急知识具有专业性和非常识性,这样的知识是不能从日常生活里获得的,也不能在短时间里获得,而应急科普则有助于强化应急意识,完善应急知识,提高公众应急的技能。

我国对于应急科普做过许多部署工作,但是目前应急科普在全社会的工作内容还不够丰富,在以下几个方面还需要加强:

加强应急科普体系建设。应急科普是由政府主导的,同时需要科研机构、社团组织、志愿者、个人以及企业界等参与进来,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科普体系。

加强应急科普的法制建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刚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里,都有推动应急科普的相关内容。应急科普走向法制化才能够保证应急科普的持续发展。

加强应急科普内容建设。目前应急科普的主要方式是进行相应的纸质和网站内容建设,但这样的内容形式远远不能够满足目前科普的需要,所以应急科普这方面内容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如今,安全科技和智能传播技术集中爆发,信息科技、人工智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相互融合,提供了新的载体,也为安全文化教育和应急科普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新的机遇。

加强应急设施的建设,建立安全和应急文化馆、体验馆。虽然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多发,但是大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各类突发事件是非常有限的。如何感受相应场景、获取相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这就需要加强应急体验馆、应急训练馆的建设,让全民能够亲身体会公共安全事件,了解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

加强应急传播途径建设。传统应急科普是通过主流媒体和图片进行传播的,现在微信、抖音、微博、快手等发展迅速,而且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这些途径的建设应该有助于拓展应急科普的传播渠道。

加强应急科普的产业发展。一个社会性的事业如果没有企业参与是缺乏活力与动力的,应急科普产业的发展应该要丰富应急科普的产业形态、丰富应急科普的生态,这样才能推动应急科普的持续发展。

这次疫情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和国外相比,我们能够看到中国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大家相信政府、相信民众、相信科学。不过,相信科学还不够,我们还要掌握科学、利用科学,这样我们才能够全面提升科学素养。这就需要依靠应急科普,应急科普的核心是提高应急的意识、应急的知识、应急的能力,应急科普工作是夯实我们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工作,希望我们全社会能够重视安全文化与应急科普教育,让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能够取得更好、更长远的、更稳定的发展。

(本文根据速记整理)

责任编辑:宋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