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国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范维澄:统筹发展与安全,推进国家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范维澄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第七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暨2020应急管理峰会”上做开题演讲

开启新征程,砥砺谱新篇。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由人民日报社、清华大学指导,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等联合主办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第七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暨2020应急管理峰会”今日在北京人民日报社开幕。以下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的开题演讲。

国家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又进一步提出统筹发展与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所以深刻认识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意义十分重要。统筹发展与安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内在需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内在需要。

谈到公共安全,中国的学界提出了一个三角形的模型,要研究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机理和规律,对于它所发生的灾害性作用的强度,及其随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做出预测、预警。

应急管理既要管突发事件,也要管成灾载体,还要管应急管理自身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做好国家的公共安全保障,原来大家比较强调的是技术管理双轮驱动,现在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民众的安全素质在公共安全保障当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现在我们的提法是公共安全的支撑要素,是科技、管理和文化三足鼎立。

最近我还对科学安全和精准安全有一个思考。讲到“精准安全”,它就是要统筹考虑安全、文明、效率和代价,要研究精准安全的空间着力范围、时间着力空间以及它着力的方式和强度。要想做到“精准安全”,就得靠科学安全的理论、方法、模型、技术、标准和装备,所以说是科学安全支撑精准安全,创新、引领精准安全发展。

再一个思考,就是来构建智慧精准的多层公共安全防护体系,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考虑到四大方面的灾害性作用,还有灾害性灾害要素的表现形式,构建了多层防护体系。

最外面一层就是各级政府,是提升应对急难险重突发事件的保障能力。这一层能力包括国家的救援队伍、国家的物资设备保障、国家的通讯、国家的运输,有强大的支撑能力。第二层就是基层,以社区、企业、学校为代表的基层保障能力。这一层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民众能够迅速行动起来,开展自救和互救,从而大幅提升救援的效率。第三层就和每个人的关系更加密切,比如家庭的安全和个体的防护,如果这一层还没防护住,就要发展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这样就构造了一个安全韧性的社会、安全韧性的城市、安全韧性的社区,如此等等,使民众有更坚实的安全感。

在城市里面,其实面临着各种风险,包括地下空间、地上空间,所以我们提出了建设安全韧性城市这样一个基本概念。这个韧性是自身能够主动有效应对城市风险和对城市运行的冲击,能够基本维持城市功能和系统,并具有迅速恢复的能力。伦敦、纽约、新加坡等地都在做,我们国家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长远建设规划当中,也把建设安全韧性城市作为一个目标明确提出了。

未来我们认为公共卫生也需要融入城市安全整体体系。我们未来的设想就是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拓展城市疫情防控与公共卫生应急系统,打造国家新一代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和城市安全体系的样本,而且把二者融合一起来做,更好保障公共安全。在智库方面,我们这些年做了一些事情,支持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以及标准的制定。此外,响应国家治理需求,开展事故调查的技术研讨;建言献策,服务政府决策;培养复合型公共安全人才等。

(本文根据速记整理)

责任编辑:王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