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扶智援疆 愿做和田琢玉人

2020年对于所有人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我来讲更是如此,在经历了全民抗击疫情的奋战后,我又有幸参与首都教育系统的援疆工作,将民族大爱与奉献精神继续发扬下去。

为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润疆、长期建疆”的治疆方针,今年3月我校召开了援疆工作动员会,校长、书记宣讲、解读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及教育援疆的号召。教育是凝聚人心、促进团结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作为首都教育人,特别是党员干部,我们更应树立起强烈的首善意识和促进民族团结的使命感,担当起教育援疆的大义与责任。由此我心中产生了强烈的援疆愿望,毅然决定响应党的号召主动报名,得到了校领导的肯定与支持。在学校的欢送会上,赵璐玫校长勉励我把家国情怀、职业初心刻写在援疆岗位上,身披绶带、手捧鲜花的我,既有满满的光荣感,更有沉甸甸的责任感,援疆不止是个人的教育担当,它还代表着我的后方学校,代表着首都北京,更代表着党和国家的重托和期望。

早早收拾好行囊,整装待发的我豪情满怀,10月16日,辗转飞行6小时,我们北京市第十批第一期275名援疆教师陆续抵达新疆和田,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组团式”教育援疆工作。我们将在北京对口支援的和田地区一市三县和兵团第十四师任教,帮助提升当地教育的“造血”功能。

图片22

初到和田,我明显感受到这里气候极其干燥,风沙很大,无孔不入,海拔高气压偏低,对人的身体素质和意志是不小的考验。生活方面也会面临一些问题,不时会发生停水、停电、停气、快递缓滞、购物不便、出行受限等状况。好在当地工作组的接待非常热情周到,精心安排好住宿环境,尽力为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让我在异乡依然能感受到温暖。这里的条件虽然较为艰苦,但一批批支援新疆的建设者们却前赴后继,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们扎根新疆这片热土?我想那一定是民族同心、血脉相连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来到了这片土地,我就要迎难而上、经受考验,与新疆同胞同甘共苦,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当地的教育帮扶工作中去。

按照工作安排,经过7天隔离观察核酸检测阴性后,我同31名北京教师一起正式进入到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这是北京市以“交钥匙”方式为和田市打造的一所现代化学校,占地面积61184㎡,总建筑面积29368㎡,2018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学校开设六个年级、42个教学班,学生总人数2066名,教职工98名。

初到学校,我们通过参观校园、座谈交流、走进课堂、观摩教育教学社团活动、与师生交谈等方式,对学校教育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面对这所北京对口援建的新建校,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蓬勃上升的朝气。学校环境和软硬件设施较为现代化,干部教师年轻有活力、有担当、有干劲,孩子们质朴纯真、活泼可爱,眼里透着渴求知识的亮光。经过短短两年的努力,学校办学成绩优异,在和田市名列前茅,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学生数量连年递增,这也体现了北京对口援建帮扶的效力。

但也正是因为这所学校的年轻,它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学校的办学根基、文化特质、发展方向等都处于积淀建设过程中,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研究方面,需要快速稳健推进。当前学校35岁以下干部教师占比85%以上,这支年轻的队伍充满活力、积极进取,而在在管理、教育、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需要着力提升。在与学校领导教师座谈及日常交流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们期盼向北京干部教师学习先进的办学治校经验和教育教学方法,憧憬着将学校打造成和田地区的优质校,他们这种强烈的发展需求,让我深切体会到教育援疆的意义和价值。

一个月的经历,让我感慨万千。面对边疆地区薄弱的教育发展现状,想到孩子们求知如渴的眼睛,我开始重新定义、审视、自问——“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这三个问题。我想只有坚持当前支援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当地教育造血,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扶智援疆的最终目的。作为来自首都的教育工作者,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积极融入,强化实绩留疆、精神留疆、成果留疆的意识,在自身勤勉履职、发挥个人智慧的同时,也要发挥好后方学校的资源优势,把北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海淀区优秀的教育资源,以可行的方式输入到支援学校,为和田锻造本土化的优秀教师队伍而助力,以教育帮扶的形式促进民族团结与文化融合。正如2020年北京教育工委书记王宁率北京市代表团赴和田地区进行调研考察时所说的:“援疆教师使命光荣,要在如何帮助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具有较高业务本领的教师队伍上下功夫,真正地为和田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疫情给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带来了影响,学校以保证师生生命安全和健康为首要任务,高效有序组织核酸检测,大力宣传防疫知识,全面消杀校园环境,详细登统师生家长行程信息,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开展。我们全体援疆教师也积极投入其中,为抗疫助力。学校干部教师快速响应、主动作为、务实勤勉、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珍视民族情谊、淳朴热情的性格,一次次深深地感动着我。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很多的闪光点,援疆不只是奉献,也意味着收获,在与教育同行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宝贵的思想提升和实践锻炼。我不禁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石榴籽之喻”:“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我相信,有了这种植根于心灵深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论是抗击疫情还是教育帮扶,一定都能取得胜利的成果。

自古玉出昆冈,在和田这片灵秀的土地上,有着别样的边疆特点和少数民族文化,和田的教育也如一块璞玉,浸润了这片土地的特色,等待着被打磨雕琢、绽放光泽。来到这片热土,我愿成为那“琢玉”的工匠,发扬“首善,实干,团结,奉献”的援疆精神,与当地教育工作者一起努力,把和田教育这块璞玉精心雕琢成器,为新疆教育发展贡献首都教育力量!

(作者为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援疆干部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