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沁源多措并举推动绿色崛起

沁源,位于山西省中南部,自然生态资源丰富。近年来,沁源正在加快多产业、多项目发展步伐,以增绿工程、修路工程、乡村旅游、特色产业为抓手,全力打造绿色崛起之路。

增绿工程 打造“天然氧吧”

沁源境内,满目皆绿。220万亩森林、120万亩天然牧坡,森林覆盖率56.7%,植被覆盖率在95%以上,绿色,是沁源的底色,犹如镶嵌在华北大地上的一颗翡翠。

沁源县委认为,青山绿水是沁源最核心、最宝贵的资源。接近60%的森林覆盖率虽然是全省第一,但不能满足于这个现状,因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转型要往绿色转,必须进行大规模绿化。所以,增绿,成为近年来沁源工作的一大重点。增绿工程,一直在荒山荒滩、公路沿线不断地扩大。

据有关资料表明,沁源的年平均负氧离子浓度为1192个/立方厘米,达到负氧离子浓度清新空气标准,并于2019年被中国气象服务协会评为“中国天然氧吧”。

六水共治 再现“千泉之县”

沁源,沁水之源。历史上的沁源,曾经“河中行船”,其水势之大可以想象。抗日战争时期拍摄的一张八路军战士过河的图片,水流湍急,水深及腰。

2018年,在沁源县委《关于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的决定》中,提出了五条发展路径,治水就在其中。全县大力实施“六水共治”,即防洪水、保供水、护源水、抓节水、用活水、强管水。把河长制延伸至村级,覆盖全县50平方公里以上的17条河流,并聘请13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护河员,初步构筑起“三级河长+五支队伍”的组织体系。

如今的沁源,清澈的泉水由山间而出,“千泉之县”的景象再现。无论位于河底的西源,位于赤石桥乡、景凤乡的两个北源,还是位于交口乡、法中乡的两个东源,都能够的在绿谷里听到“哗哗”的水流声。

修路工程 促进转型发展

山中行,路,至关重要。沁源是个地地道道的山区,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虽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状况有所改观,但出行依旧不便。修路同样成为新时期沁源绿色发展战略中的五条路径之一。

据沁源交通部门介绍,近3年来,县境修筑公路969公里,相当于“十二五”时期的5倍之多。分别打通了与周边相邻各县的“口子路”,初步形成了“四纵五横”的内循环格局。现在,黄土坡隧道业已打通,黎霍高速正在加紧施工。

在与霍州市毗邻的第一川村,有新拓宽的旅游公路——“太岳一号路”。据悉,沁源县还在规划“花坡天路”“灵空圣道”“谷远野径”等板块,将东南部农村公路与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特色产业、田园嘉禾等融合规划建设,形成一个农村公路红绿辉映走廊带。

诚如沁源县委书记金所军所讲:“路修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长、越来越好,老百姓出行越来越方便、越来越舒心、越来越通达,转型发展的动能越来越强劲、成效越来越明显、前景越来越光明。四通八达、路畅景明的公路已成为沁源对外开放的发展之路、薪火相传的红色之路、转型发展的绿色之路、全面小康的富裕之路,高质量崛起的奋进之路。”

乡村旅游 吸引都市游客

沁源山中,很静。沁源山村,很净。乡村里再也不是以往飞舞的塑料袋和纸屑,四处堆放的粪便,随意倾倒的垃圾等脏乱景象。

赤石桥的善朴村,整洁的村容村貌,街头独特的垃圾分类箱,古风古韵的小院落、石板路,都让人感到一种世外桃源的惬意。景凤乡的丹雀小镇,山水相依,鲜花满谷,具有沁源特色的一个个幽静小院,吸引着一批批的客人。灵空山镇的黑峪、第一川、五龙川,土屋,土产,土饭,让游客在宁静中体会着山野的风味。法中乡水泉村,亭台长廊,鹭舞雀飞,篱笆小院,短诗上墙,让人感受到了“诗意地栖居”的意境。沁河镇韩洪沟村,红色与绿色相映成趣,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慢生活情趣盎然。韩洪乡的王家湾村,峡谷幽深,沁水淙淙,夜宿生产队楼房改建的客房里,可以聆听山谷的风声与水声。王陶镇的岭上村的“半山云途”中,牛槽咖啡,壁炉石墙,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地标。

沁源用“静”与“净”的乡村旅游模式,吸引了不少都市游客,并成为他们放慢脚步,舒心栖息的理想之地。 

特色产业 带动乡村经济

在进入新世纪后的统计数据中,沁源的第一产业几乎忽略不计。但现在目之所及再无空闲之地,沿道路两侧,全部种上了经济植物。有药材,有油葵,有小杂粮。如今的沁源,乡乡有项目,村村有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已经从遥不可及的梦想成为落地生根的现实。 

灵空山镇第一川村,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试种植差季节蔬菜8种100亩,效益颇佳,明年拟发展到200亩。法中乡过去是个典型的农区,现在也在大力发展企业。水泉村的小玲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成为一个以蛋鸡养殖、圈养黑山羊、农作物秸秆加工和养殖技术培训为主的知名农业企业,冠以“相庄主”品牌的产品已经走入省内外的大城市。支角村,由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指导的林麝基地正在建设当中,圈舍基本建成,村干部说今年就会先期购进林麝200只。

中峪乡渣滩村手工麻纸的非遗传承人郑变和,原本看不起这个祖传四代的技艺,是县乡有关部门动员他才重操旧业。以前见他,脸上露出的是一种无奈的苦笑;如今见他,脸上则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说,自从那年县里组织到北京进行沁源非遗展示后,他的纸也值钱了。现在一张麻纸可以卖到6元钱,而且是订单生产。

李元镇韩家沟村,沁新集团将一条填满煤矸石的沟治理成为一处有草坪绿化、景观苗木、人工湖、溪流、花海的绿色景观。正在新章村建设的森工能源有限公司,主要进行生物能源燃料、各种板材、机械木炭棒、石墨烯辅料、林下中药材种植、腐殖酸肥料等林业生产。

郭道镇绵上村,山西祥源新型煤化工有限公司正在建设101万吨/年现代煤化工项目,项目总投资18.4亿元,主营产品为焦炭、焦油、粗苯、硫酸铵、电力、LNG等,投产达效后年产值可达28.4亿元,实现利税5亿元。

凝心聚力 助力绿色崛起

如今在沁源能明显感觉到,基层都在埋头干、加油干。县城附近的琴泉村景区,据村里人说,村干部一天到晚都坚守在工地,玻璃栈道、滑道、泳池、水上漂流、道路硬化,不知不觉地就出现在人们面前。

新庄村的刘金庆,去年开始建大棚试种羊肚菌,今年预计可产鲜菌2000余斤,干羊肚菌按每斤800元算,可收入达160万元。个头整齐划一的羊肚菌,随产随销,走俏市场。

贾庄村鹞子峪田园综合体项目,集设施农业、野营康养和休闲旅游为一体,种植有景观树、经济林、中草药,建有标准化鱼塘,已经投资500万元。

“水漾年华”田园综合体,是沁源县里的一个重大项目。五大场馆,主题各异。“沁水物华”“水育蔬林”“水科矩阵”“水颂沁源”“水乐囿鱼”“梯田跌水”“水技农科”“水梦花界”,一个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的馆内,各种各样的农作物、奇花异卉,让人目不暇接。

池上村、西良村,是隐匿于大山深处的两个自然村,以前一直鲜为人知。如今,这两个地方都已经开发建设民宿,让破败不堪的村庄焕然一新。中峪乡龙头村实施的“隐居乡里”民宿,拟建3个院落,其中两个一级完成主体工程。中峪村整个村子以前所有杂乱无章的线路都改为地下,所有凌乱不堪的广告牌全部取缔,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聪子峪乡的“积厚成”沁源花馍,造型别致,寓意美好,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成为网红之馍,订购者接连不断。韩洪乡韩洪村正在建设的固废综合利用年产90万吨水泥粉磨生产项目,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煤矸石、粉煤灰、高炉渣、冶炼渣、脱硫石膏、气化渣等按水泥工业协同处置固废技术,生产高标号水泥,将真正达到转型升级、变废为宝、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目标。

一个又一个的项目,正在雨后春笋地涌现在太岳山中、沁河两岸,沁源人都在谋事干事成事,凝心聚力,为沁源的绿色崛起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邓焕彦)

[责任编辑: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