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把握时代脉搏,走好守正创新人才路

1587265339386

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考察一企一园一书院(山河智能、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岳麓书院)。仔细体会总书记的视角,聆听总书记的嘱托,能够感受到国之大者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对创新的极端重视,对守正的执着坚守,以及对人才的殷殷期望。

看国之命脉,无创新不制造。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命脉所系。从党的十九大后首次调研徐工集团,到如今考察山河智能,习近平总书记一看再看制造业企业,令他赞赏的“国之重器”,都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特点——创新。创新是制造业的核心,也是企业的生命。当前,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部分企业进入行业技术前沿,比较优势也从成本竞争转向创新和效率,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缺少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基础工业薄弱、高技能人才短等等。全球疫情尚在蔓延,国际形势波云诡谲,必须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智能化、自动化、绿色环保等新型产业,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同时,要建立健全激励创新、公开透明、包容审慎的市场监管体系和创新政策环境,努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好氛围。

看国之文脉,无守正不文创。随着信息技术普及和全球化发展,文化与经济加速融合,文化产业成为地地道道的朝阳产业。中国亟待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然而,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市场属性,必须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守正创新,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守正创新,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充分发挥主流文化导向作用,自觉摈弃低俗、庸俗、媚俗的边缘文化,在正确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下,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形态。

看国之学脉,无人才不发展。一座学府,从岳麓山蔓延至湘江畔,山上松涛阵阵,江边浪涛滚滚,院内清风朗朗。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称赞“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勉励同学们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珍惜时光好好学习,掌握知识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无论守正还是创新,关键在于人才,没有人才,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高校是人才的摇篮,也是守正与创新的交汇点,此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充分反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对高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去培养和为谁培养发出了时代之问。面向未来,无疑需要加强引领性、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不断成就变局的破壁者,在乱局、迷局、困局中突出重围,危中寻机,变中求新;成就梦想的思想者,“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兼收并蓄,“求真学问”与“练真本领”并驾齐驱,一头连接诗和远方,一头直通人和日常;成就时代的躬耕者,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之中,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努力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作者:张梦迪)

[责任编辑:李一丹]
标签: 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