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 | 以改革创新跑出基层治理“加速度”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文章配图)

新型社会风险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暴露出我国基层治理的诸多短板,从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到应急管理机制智慧升级,都需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形成应对不利因素的托举力量。对于基层而言,应当保持全域思维和全局视野,从应急之策和纾困之方中找到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之钥,用改革创新良方,夯实治理之基。

创新基层治理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引擎。从小岗村按下的红手印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行,从南方小渔村的先行先试到日新月异的“深圳速度”。这每一次的进步无不得益于基层大胆的改革创新与顶层设计的良性互动,释放基层治理的改革创新活力已经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法宝”。

要宽容失败,提供基层创新空间。提升基层的治理效能,首先就要呵护基层探索实践的多样性,允许基层根据地方实际,对顶层设计的指示精神进行创造性转化。对于基层“摸着石头过河”中出现的探索性失误,要秉持包容的态度,不应完全把基层治理的具体形态置于过细过严的框架里,否则容易导致基层改革创新中的“平庸主义”。近年来,基层涌现出了许多“微创新”“微改革”,像上海“一网通办”、江苏“不见面审批”、浙江“最多跑一次”都是基层治理创新的成功探索。要多留给基层一点创新空间,少一些形式主义的干预和不切实际的指挥。对于那些探索中出现的问题要能够及时找出原因、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粗暴问责和动辄得咎只能让基层停下改革创新的脚步。

要放权赋能,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赋予基层必要的权限是释放改革活力的基础。缺乏相应的权限,就会使基层治理陷入“点子多动不了”的低效能运行困境。因此,要加快制定“赋权清单”,推动治理重心下移,使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基层。放权赋能贵在精准。给基层的权利不是越多越好,关键要多听听基层想法,给予基层真正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权力。就现阶段而言,基层工作的重心在于有效治理,赋予基层的权力相应的也应该把重点放在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的职能上。为基层放权赋能的同时也要真正减轻干部的负担,解开束缚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要防止借放权赋能的名义让基层承担无限的责任,权力要与责任、资源相匹配,才能保证权力“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

要用好科技,提高数字治理效能。用好科技支撑,不断推动基层治理技术的创新发展,已成为实现基层高效能治理的必要途径。要通过发展“互联网+治理”的模式,缩短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从而构建基层智慧治理体系。在创新基层治理的过程中,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推动治理主体由政府管控的“独角戏”向多元主体参与的“大合唱”转变。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新信息技术提升公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和便捷化程度,让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更宽广。基层在追求数字治理的同时,也要能够找到信息化和人情味的平衡点,如果一味地追求数字治理的高效能,就及可能使那些不会使用新技术的老年群体被边缘化,从长远来看,反而不利于保持基层治理的凝聚力。基层要用科技的革新不断推动治理手段、治理工具的进步,而不能本末倒置,将实现数字治理作为整个基层治理的工作重心。(作者:孙婕)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基层治理   创新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