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立足国内市场优势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摘 要: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国家由于内部利益矛盾日益深化、国际竞争优势持续下降、道德高地开始明显崩塌,导致其阻碍全球化进程,逆全球化现象不断涌现。对此,中国需要更有深度、更加主动、更加广泛的开放,充分发挥市场外溢效应,构建新型的内外经济双向循环互动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双循环” 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新冠肺炎疫情所造成的冲击十分广泛而深远,导致全球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经济发展中出现很多难以预测的因素,给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峻挑战。然而从整体上来判断,当前我们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历史机遇期,应当充分发挥“全球规模最大的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尽早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的新格局,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当前全球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近期西方一些国家出现一种较为浓厚的焦躁负面反华氛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剧了西方鹰派势力的疯狂,主张全面发动对华冷战的声音不时冒出。现实中不难观察到,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下,近日有不少西方国家追随其做出种种对华不友好的动作。西方反华的源头和中心在美国,特朗普不仅发起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贸易战,还在疫情起源等方面极力抹黑中国,其内阁成员在攻击污蔑中国方面无所不用其极;集中在经济方面看,美国不遗余力地推动中美经济“脱钩”,掀起一股逆全球化的浪潮。

为什么近期西方国家会出现如此明显的反华情绪呢?深层原因在于,世界市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导致西方国家产生“失落焦躁综合症”。当今的世界市场可分为三个基本板块:一是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成熟饱和市场,整体进入发展停滞状况而地位日益下降。二是以中国为主体的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持续快速上升。三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总体上仍处于还未很好地启动的状态。前两个板块的相对位置正发生着快速持续的变化,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市场的内部矛盾开始快速地显现出来。

第一,美国内部利益矛盾日益深化。前苏联垮台曾经让西方国家一派欢腾,但不久后到来的美国经济危机让西方国家遭受严重冲击,至今没有真正恢复元气。西方国家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的利益增量相对下降,内部利益分配矛盾陡然上升。美国的总统选举是其国家内部矛盾斗争的集中生动体现。当利益增量下降时,利益分配矛盾凸显,为了获取选票,转移公众注意力,政治人物有意树立外敌。过去是前苏联,现在则集中到中国。丑化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某些政治人物的内在需求和生存手段。

第二,西方国家国际竞争优势持续下降。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竞争优势明显,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密集的现代产业领域往往是全面领先,产业规模和质量都有很大的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西方国家目空一切,态度傲慢。然而,中国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里走过了西方国家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GDP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科技水平差距明显缩小,甚至在某些领域达到或超过世界领先水平。在此背景下,美国对中国一些领先的技术领域采取打压封锁等手段,力图阻止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第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道德高地开始明显崩塌。凭借曾经明显领先的物质文明基础,美国等西方国家普遍拥有一种道德优越感,历史终结论、普世价值论等在美国炮制出来并一度对外流行开来,致使面对第三世界时西方国家总是感觉自己高人一等,过去很长时间内不把中国放在眼里。然而,现在西方国家发现自己在对外贸易规模和国际投资能力等方面也越来越难以应对中国的竞争,特别是发现中国采取的发展模式不同于西方,却相当成功,对发展中国家的吸引力持续增强时,西方国家的猜忌和敌意油然而生。尤其是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美国则逐步陷入无法控制的局面,于是美国政界人物不顾事实开动全力进行攻击污蔑。

毫无疑问,近期的逆全球化现象主要出现在一些西方国家,反全球化的主要政治势力在美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因自身发展受挫而责怪全球竞争,试图通过反全球化来扭转历史前进的方向,这无疑是南辕北辙。过去美国试图利用全球化来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现在改为利用逆全球化来阻止中国前进的步伐,这都是注定不可能得逞的。很久以来,美国政府极力要改变中国,但中国没有被改变,没有走上西方的发展道路,同时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展得越来越好,美国某些利益集团基于自身偏狭自私,不惜把反中国与反全球化合在一起,但无论怎么卖力都将是徒劳一场。

当下美国的逆全球化行为,重点集中在对中国进行打压上,几乎进入到了歇斯底里的状态。由于中国市场的全球化地位快速上升,美国为了维护自身的霸权地位,将来可能还会使用越来越多的恶毒手段遏制中国发展,对此我们务必保持充分清醒的认识。虽然中国无意与美国争霸,但美国容不得对自身霸权的任何可能的挑战,软弱退让只会招来更多的攻击。特朗普惯用极限施压的手法,表面上气势汹汹,其实内心充满焦虑,其各种手段不过是一种心理讹诈,当结果不能被控制时自会收敛。

中国市场全球地位的持续快速上升不只是一种数量的扩张,而且已经成长到一个重要转折点上,形成了相对稳定和相当强大的规模经济优势。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GDP总量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早已排名世界第一,人口规模突破14亿,随着公众购买力的不断提升,未来具有极大的市场容量,这是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具备的竞争优势。庞大的市场可为国内产业发展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为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提供持续的市场支撑,国内市场本身足以支撑国内经济实现良好发展。庞大的中国市场对外部世界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可为世界各国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国经济发展始终需要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

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快速上升得益于积极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正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中国启动了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型的进程。中国经济在过去四十余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对外开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中国经济生气勃勃的今天。虽然当前面临十分复杂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甚至遭受到一些前所未有的外部恶意冲击,但这些不是全球化本身的问题,只是全球化进程中需要经历的风雨和曲折,仍然应当对全球化抱有充分的信心。

应当看到的是,尽管当前面对的外部风险和困难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但同以往任何时候相比,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都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上,也需要更加坚定地支持和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经过四十余年来卓有成效的对外开放,我们已经积累起强大的经济实力,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快速攀升,在全球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无论在哪个方面中国都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角色之一。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许多重大问题,必须也只能在全球化进程中有效地解决,我们需要早日把对外开放这个昔日高速增长的“发动机”打造成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面对当下风云激荡的局面,特别需要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价值有更科学的把握,对深化开放的引领地位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更有深度的开放

中国经济成长转型需要新一轮的对外开放,需要对外开放再出发。过去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把整体资源配置深深地锁定在国际分工的低端环节上。相对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较低端的大规模商品出口和引进外资拉动GDP总量增长是我国资源配置的一次革命性进步,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种深层次矛盾也开始集中暴露出来。

为了真正摆脱传统的增长路径,当务之急是要加快重构我国对外开放的经济格局,在扩大和优化开放过程中再次对资源配置进行整体重组。一方面要利用国际市场需求为传统产业逐步退出提供空间,另一方面要面向国际市场需求,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步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发挥国际经济循环的积极作用,事关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和长远发展。

全球化持续深化需要更加主动的开放

当前以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正引领经济全球化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新的技术革命将带来资源配置方式新的革命,更进一步突破现有制度安排对改进资源利用效率的各种束缚,极大地拓展全球经济发展的未来空间。另一方面,新的经济全球化将给各国带来更为激烈的外部竞争,带来利益分配格局和不同国家之间国际地位的深刻变化。

经济全球化过程本身具有很强的自我强化效应,技术的累积、制度的沉淀会导致前期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不同国家之间的分化可能更加突出。经济全球化时代里,只有能进入世界发展中心的国家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应当也必须更加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步伐把自己打造成全球经济中心,进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正能量,保持持续前行的旺盛活力。

构建命运共同体需要更加广泛的开放

事实已经证明,西方的发展路径和价值观念并不具有普遍性。时至今日,西方模式没有给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带来成功的范例,而且其自身发展的内在矛盾日益明显的凸显出来。政府治理无能,基础设施日益陈旧,利益分配矛盾不断扩大,对外掠夺本性日益显露,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无法控制的现状更让西方社会制度充分显示出其低效和无能,随着时间推移,西方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相对地位将加速下降。中国通过自身的快速发展日益彰显出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必须也必然要通过更加广泛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来更好地发挥出示范效应,既更好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也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美国当下正在竭尽全力把中国挤出全球化体系,目的当然是借此来阻断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清醒和警惕,决不能让其阴谋得逞。这从反面提醒我们,应当以更大的决心,更坚定的步伐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应当看到的是,目前我国的对外开放在某些领域和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与建设高水平开放经济体系的要求不太适应;在鼓励企业走出去方面还缺乏系统的政策支持,亟需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可见,借助国民经济发展转型再次全面地推进和深化对外开放十分必要。

因势利导加快构建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

现实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仍会延续,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逆全球化行动可能进一步增多,然而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价值不能也无法否定,历经风雨和曲折后会更好地向前发展。中国率先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并恢复了经济增长,应当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

为此,我国应当也必须加快开放模式转型的步伐,尽快实现三个方面的根本转变。一是从过于偏重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转向更多带动各国经济共同增长,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间接积极影响更多地变成包容性主动贡献。二是从过于偏重发达国家市场转向更多地启动和促进发展中国家市场成长,让中国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更多惠及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三是从过于偏向遵循现有国际经济秩序向积极发挥引领作用转型,把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影响逐步渗透到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全面重构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在未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短期来讲,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去美国化”。前文已经指出,为了维护自身的霸权地位,美国对中国进行歇斯底里的打压,不遗余力地推动中美“脱钩”。因此,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的“去美国化”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这不是我们的主动所为,但是无法回避。市场经济条件下中美全面“脱钩”是不可能的,但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因美方行为不能不“脱钩”。其实,“脱钩”对我们也是一种动力,一种机遇,要在“脱美化”进程中实现更高层次的全球布局,打造更加主动稳定的全球价值链,构造收益更高的国际经济循环。重点要在核心技术领域不断突破,在市场多元化方面不断突破。放宽眼界,前路十分宽广。中国发展好了,美国将来还是要回到全球化的轨道上来。

从中长期看,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还是要充分运用我国的市场优势。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推动力是市场的力量,位居全球前沿的中国市场已经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效应,也正产生出日益明显的正向外溢效应,是影响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优化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和支撑。经济学理论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越大,就越有可能在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显现出正向的外溢效应。一方面,内部经济规模越大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就越大,而对外经济交流的规模越大就越能影响到内部资源配置优化。另一方面,当今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密切,经济规模大的国家更能主动地影响其他国家。在当前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我国应当积极有效地发挥好国内市场外溢效应的杠杆作用,尽早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

充分发挥国际竞争领先领域的市场外溢效应,利用外需加快补齐国民经济发展的短板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在很多产业领域形成了国际竞争优势,带动着高科技产品出口和对外投资快速发展。但是,国内仍然有很多产业领域处于落后状态,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现在应当充分发挥市场运行中外溢机制的作用,在新的基础上统筹扩大开放与促进国内发展,让外需在拉动内需上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尽早形成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要从政策上大力鼓励先进出口企业拓展在国内的产业关联,以市场需求带动国内相关企业发展,加快技术转移,推动国内关联企业进步,特别是要鼓励先进大型出口企业在产业布局等环节上拉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

有效利用进口规模不断增长的市场外溢效应,借助内需进一步增强企业国际竞争优势

今年我国有极大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未来市场容量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完全可以也应当利用超级大市场的影响力来强化我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要进一步密切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关联机制。在扩大进口贸易时应优先选择对我国出口态度积极的国家,比如对限制华为5G技术的国家可压缩其中国市场的份额。要在进口贸易中积极推进人民币的使用,这方面石油和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口有了一个好的开端,而推动其他商品进口使用人民币结算显然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此明显不对称,应当在市场交易的各个方面积极有效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合理利用实体经济规模扩张的市场外溢效应,提升对未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引导能力

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标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全球经济竞争的前沿领域。标准往往从创新国提出,在经济大国定型。我国在一些新兴领域已经兼具创新国和经济大国两个方面的特征,可以也应当高度重视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当前应特别关注在一些新兴产业中率先建立起中国标准体系,逐步推向全世界。中国经济的成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息息相关,中国模式的优越性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示范效应开始逐步显现出来,应当在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等现实经济运行中给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可学习借鉴中国经验,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更主动地引领未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本文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教授】

参考文献

[1]刘瑞:《以“双循环”保障中国经济行稳致远》,http://www.rmlt.com.cn/2020/0806/589276.shtml,2020年8月6日更新。

[2]黄群慧:《从当前经济形势看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学习时报,2020年7月8日。

[3]王跃生、陶涛:《世界经济结构、全球经济“双循环”与中国经济转型》,《新视野》,2014年第1期。

[4]洪俊杰:《“双循环”相互促进,高质量发展可期》,《光明日报》,2020年7月9日。

责编:臧雪文 / 贺胜兰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uoti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