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教育参阅 > 正文

新中考改革背景下的探索与实践

2015年新中考政策出台,其“尊重学生兴趣选择,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思路与我校沈杰校长提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发展不谋而合,与我校2011年就已探索实施的“四三二一”课程改革方向高度契合。面对新中考改革,我校经过多方研究,勤于探索,勇于尝试,并经过2018年首届新中考的实践检验,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策略。

守正出新:以教育规律为立足点尊重学生兴趣选择

“守正出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思想。其中,“守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强调要恪守正道。“出新”则是创新、变化。在不断变革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守正出新,与时俱进。

张剑雄老师

张剑雄老师

在新中考改革的今天,我校勇做教育改革先锋,对相关政策进行了细致研究和前期的调研准备。经过反复讨论、论证后,我们提出了多个备选方案:“知识闭合与能力闭合”方案——用短时间将学科知识全部讲完,即知识闭合;随后,不选本学科的学生不再学习这一学科,选择这一学科的学生继续学习,即能力闭合。此种方案,听着合理,实则进度难度有时是相容的,没有进度的难度和没有难度的进度都会造成教学的低效。“进度相同课时不同”方案——所有学生都统一进度,但选择这一学科的学生单独加课时,提升难度和能力。此种方案,违背教学规律。“大班大课”方案——选择这一学科的学生在一起上课,未选择的学生同时在另一场地上课。同学科教师,同时上课。排课容易,场地节省,但一对多的上课达不到理想效果。“打乱班级重新分班”方案——根据学生兴趣选择,重新分班。但兴趣选择不同,有的学科人数多,有的学科选择不足10人。而且,小升初学生经历了过渡适应,已经对学校、班集体形成认同,重新分班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波动,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分类走班”方案——不改变学生行政班身份,根据学生兴趣选择,对所有学生的选择进行分类,并对分类课程进行走班排课。此方案,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且未增课时、教师数量、教室数量,最为合理,但排课实施难度最大。

基于以上方案,我们选择了“分类走班”方案,并召开了多次班主任调研筹备会,打磨调查问卷,研读政策要点,并在家长会、学生大会上进行政策解读,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以教育规律为根本指引尊重学生兴趣选择,这是我校基于新中考改革背景下的核心理念。在改革方案的选择中,我们以每一名学生的兴趣选择为旨归,守正创新,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稳健前行: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新中考方案确定之后,我们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出发点,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设置一个系统选科规则和时间表,让学生通过感性认知、初步选科、尝试体验、二次调整、深入学习、检测模拟、最终确认等环节获得最合理的选科结果。

其中,感性认知环节:即在初一阶段让学生能对中考所有的备选6门学科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为他们在初一下学期期末选科做好前期准备。为此,我们在初一安排了物理和化学的校级科学开放课程,为初一结束时选科做好准备。初选科目环节:在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后下发调查问卷,这样不仅统计出每个学科选择学生的人数,还要将三个学科选择都相同(同选人数)的学生人数统计出来,也就是“同选归类”。尝试体验环节:根据学生的初步选科进行排课,在初二上学期让学生进行尝试体验教学安排,在初二上学期的期末全科考试后,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情况和适应情况可以做二次选科调整。调整申请交由学校,学校进行再次排课调整,初二第二学期进入调整后的深入学习教学阶段。固化冲刺环节:在初二第二学期期中和期末阶段的测试中,学校将对所有选考科目进行检查和成绩分析,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模拟中考成绩分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科适应情况最终制定中考选科方案,初三第一学期固定所选方案,教学进入备课复习和中考准备。

通过上述多种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手段,我校很好地完成了排课任务。以初二年级课表为例,每天课程分两个时段,一个时段按行政班上课,即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班会、体育活动课、课外活动课、阅读课、博识课,按原班级上课。如星期一的第1节至第4节,各班学生在原有班级上语文、数学、英语。另一时段按选课班上课,即选考学科均按选课班上课。如星期一第6节课,选课6班与选课7班都是历史课。所有选课6、7班的同学中,选历史的同学,在6班上中考难度的历史课;未选历史的同学,在7班上会考难度的课。开学前,教师向学生讲明课表生成原理,让每位学生对照年级课表,写出自己的课表。至此,个性化课表生成,学生即可按照自己特有的课表走班上课。

稳健前行,立德树人,这是当前新中考给予我们的力量。在首都师大附中这艘巨轮上,我们需要凝聚稳健前行的力量,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尽逐前路:以多元选择为关键点激发学生青春活力

在新中考背景下,课程选择的多元化和特色化,是我校以多元选择为关键点激发学生青春活力的突破口,在教育改革征途中尽逐前路,行稳致远。

为了尊重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我校的校本课程就是体现兴趣选择多元化的重要载体。二十年来,我校“博识课”校本课程以“博闻广见、卓有通识;内外兼修、知行合一”为基本理念,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课程特色。“博识课”是一门“走出去”与“请进来”、校内外教育相结合,通过参观访问、专家讲座、交流探讨、实践操作、论文撰写等环节,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为一体,兼有学科融合、研究性学习、社会大课堂性质的综合校本课程。

同时,我校通过开展学科活动,激发未选学生学科兴趣,深化已选学生学习效果,让学生发现不同的自己。如,思想品德课的“三行情书”,历史课的历史剧表演,生物课的动物世界科普汇。我们注重学生活动个性化,通过脑力大赛,让学生自己提案比赛项目、展示项目,让学生选择体现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教育返璞归真。如,初二年级举办了阳光橙脑力大赛,通过魔方速拧、数独解题、五子棋等游戏项目,以及语文成语大赛、数学计算能力大赛、英语单词拼写大赛等与学科有关的项目,在游戏中享受思维的乐趣,以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此外,根据分类走班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行政班给学生带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在海淀区苏家坨,有一片阳光橙友谊林,初一入学时学生手植樱花、山楂、碧桃,立下友谊林铭牌,许下自己和伙伴的心愿。无形中,一股温暖的力量簇拥着一个蓬勃向上的集体携手并肩大步向前。我校还开展了德育品牌活动——生活技能大赛,其比赛项目囊括洗袜子、刷盘子、叠衣服、收纳整理等。除此之外,还有年级的厨艺大赛、学生节、成达好习惯等特色活动。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互相比拼和学习。这样的活动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能创造美好生活的窗户,让学生从集体中汲取快乐、温暖和力量。

新时代,新中考,新发展。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新时代,首都师大附中一直本着“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的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踏踏实实做真正的“人”的教育,守正出新,稳健前行,尽逐前路,在课程改革的时代大潮中,百年文化名校依然焕发着强劲的动力。

(作者为首都师大附中数学教师)

[责任编辑: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