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新形势下亟需实施更加积极全面的扩大内需战略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冲击,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大。在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社会运行逐渐回归正常的背景下,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应对世界经济下行风险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战略基点。因此,要更加全面认识实施更加积极全面的扩大内需战略的必要性,把握好国内需求与对外贸易、国内投资与对外投资、供给侧与需求侧等关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关键词:治理能力 扩大内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图分类号F72 文献标识码A

实施更加积极全面的扩大内需战略的必要性

提高治理能力,实施更加积极全面的扩大内需战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十分迫切的任务。应当从全局角度,全面认识实施更加积极全面的扩大内需战略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飞跃从经济角度看,是以不断提升的国内生产能力和消费活力为基础的。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基础上,经过老一辈革命家和全国人民的艰辛努力,我们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2020年我们也将兑现消除贫困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着十四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近代以来最具有历史意义的跨越。从经济和社会发展角度,这个跨越始终是以国内不断升级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为基本支撑的。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与机同生并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我们面临的挑战,不是一时的,不是局部的,而是全面的持久的,将伴随民族复兴整个历史过程。

这种全面、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包括:

在国内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过程中,我们将面临认知思维、能力水平、组织制度、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市场主体、营商环境、社会建设、人文素质、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各方面全面、持续、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国际上,我们将面临世界各国对中国对外贸易增量、经济总量、政治影响、文化外溢、国防力量、文明程度、交往方式等的持续性认可、接受的考验,对正在崛起的中国对世界格局影响和利益重新分配的持续性认可、接受程度的考验。尤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还要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的严峻考验。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我们将面临具有主导权的西方发达国家对崛起中国对国际事务影响力和参与度的持续性认可和接受程度的考验。

对中国自身而言,我们还面临国际事务参与度的持续增大、相应承担的国际责任,与自身的能力、财力、物力、资源匹配度的严峻考验。除了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之外,还有正在努力奔小康的国内广大人民群众对承担国际责任和国际义务的认可,以及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问题。

我国内需增长潜力巨大,市场广阔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大,城市化进程还有很大空间;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人均消费水平还有差距,收入水平和消费潜力空间巨大;我们已经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9亿劳动力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内生动力强,发展活力强,调控能力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巨大。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内需,不但相对容易,且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是经济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盘”。不断扩大国内市场,包括专门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口更多促进消费升级的商品,平衡贸易顺差,也是稳定国际贸易、吸引国际资本投资、避免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华贸易摩擦升级的重要途径。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需把握好几对关系

扩大内需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影响全局的战略,应当把握并处理好几对关系。

国内需求与对外贸易

在稳步推进对外贸易同时,应当用更大的力量扩大内需,使之成为我国经济更加强劲的增长力量。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内需为主。改革开放之后,形成拉动国民经济的外贸、内需和投资“三驾马车”。这不仅是国内经济结构发展变化的结果,同时也是世界贸易格局变化的结果。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居民消费结构单一,当时生活消费品大件主要是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1978年我国城市化率为17.9%左右,当年GDP仅为3645.2亿元人民币,人均GDP为381元人民币,外汇储备仅为1.67亿美元 。国家积累少,外汇少,居民储蓄少,潜在内需难以成为现实内需,难以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增加出口、引进外资和技术、扩大国内投资等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经过几十年发展,到2019年底,我国的GDP已经达到99万亿,居民收入几十倍增长。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户籍城镇化率44.38%。住房、汽车、家用电器和信息消费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生产消费市场和生活消费市场在全球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再加上中西部地区和广大乡村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内需已经成为并且将在未来长时间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另一方面,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经济体出现了逆全球化潮流,一些国家和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制造业回流本国,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大幅增加,科技封锁、产品围剿日趋严重,造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巨大障碍。这些因素在客观上也迫使我们更多地扩大内需。从更长远的视角,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也更加依赖国内的需求牵引和拉动。

国内投资与对外投资

两种投资都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经济活动。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吸引外商投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近年来, 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此投入了巨量资金。由于以铁路、桥梁、港口等“基建投资”为主体的“走出去”,其经济政治效益的显现需要一个较为长期过程,相对而言,进一步加大国内直接投资的力度,继续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投资,加大对中西部大型工程等基建投资,改善西部自然生态环境,大幅增加西部城市群以及居民的数量,加快增加国内居民的实际收入,尤显迫切。形成稳定和谐繁荣发展的大西部,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巩固国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供给侧与需求侧

一般来说,需求侧会引导供给侧,没有需求,供给就没有方向;但是在特定情况下,供给也能够创造需求,它能够把隐形、潜在、未来的需求激发释放,成为现实需求。改革开放后的较长时间里,国内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短缺,产品稀缺,供不应求,是典型的“卖方市场”,呈现短缺经济的特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一般意义上的消费品供应充足,逐渐形成了买方市场,各种生产和生活商品琳琅满目,质量也有很大提升。一段时间内,国内对高端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内生产厂家却难以提供。近几年,我国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适应和推动国家经济的转型,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消除粗放经济和粗放发展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但对经济转型期至关重要,而且在长期发展中也是促进消费、引领消费的重要动力。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隐形的、潜在的、未来的内需向现实的内需转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条件。

生态圈与产业链

几十年持续不断的全球化发展,形成了世界经济的生态圈和产业链。这种经济的生态圈和产业链是世界分工与协作的自然选择和不断变迁的结果。一般而言,处在生态圈顶端和中端的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同时也处于产业链的顶端和中端;处在生态圈中端和低端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体,往往也同时处于产业链的中端和低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级跨国公司为追求效率、质量、价格、利润的最大化,不断把一些低端、中端制造业移至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追赶的战略中,也力图把一些高端(顶端)的技术引进国内吸收消化。但是,生态圈顶端和产业链顶端的保持与反保持、争夺与反争夺的竞争异常激烈。中国必须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断克服这种阻力。

要在经济生态圈与产业链中赢得发展优势,我们至少要做到三点:一是必须彻底摒弃“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方式,系统梳理并全面布局生态圈和产业链顶端技术。二是必须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和措施,吸引外国顶端人才和技术,并吸收消化,不断形成、升级各类技术。三是利用我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工业门类较为齐全优势,不断孵化、培育、壮大能冲击生态圈和产业链顶端的优势企业,助力打赢各种遭遇战和围剿战,引领我国产业不断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不断进入产业链顶端,从而使中国走向经济生态圈的顶端,实现科技强国、产业强国。

环境、健康与发展速度

发展不等于污染环境,保护环境、守护健康不等于不要发展。我们需要的是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注入动力和吸引力。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步子慢了不行,发展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途径。发展既是扩大内需范围、改善内需结构、提升内需层次的需要,也是将潜在内需转变为现实内需的重要动力。但是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损害人民健康、让社会埋单为代价让少数人发财。良好自然环境和卫生健康既是发展的基础也是发展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再也不能走先污染破坏再治理的错路,而要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优美、人民健康之路。一个人没有了健康就没有了未来,自然环境失去了“健康”也没有吸引力,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了健康发展也失去了意义。我们应该记住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在清华经管学院2020毕业典礼视频演讲中的话:“新冠肺炎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教训,而其中最重要的教训是,健康不是奢侈品,而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提高治理能力,全面推进更加积极全面的扩大内需战略

我们正坚定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必将面临现存世界利益格局的全面的、长久的、持续的、严峻的、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挑战。中国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国际利益的再分配是一个长期博弈的过程,各种力量的彼此消长及磨合、能力匹配及利益平衡、各方面的认可接受也将是一个长期过程。拿捏好这个过程,走和平崛起的复兴之路,就需要将扩大内需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全局而不是局部的,长远的而不是短视的角度去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战略,积极主动地、负责任地、全面持续地落实这一战略。

提高把握大局能力,科学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制定和实施更加积极全面的扩大内需战略,不是否定外贸的重要地位,而是在新时代全球大格局下对中国的外贸和内需关系进行再审视、再定位。在短时期内我们科技发展还不能全面引领世界的情况下,在美国长期仍然保持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实力全球第一的情况下,出于全球利益格局平衡的需要和我们自身的经济科技实力的考量,我们难以很快地提升对外贸易尤其是对外出口总量。因此,要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就必须在稳步推进对外贸易继续增长的同时,大规模地扩大国内需求。

第一,提升稳定基本盘能力。近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我国强调“留得青山,赢得未来”,保住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基本盘,稳住内需基本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金融等领域风险有所积聚,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加剧”。面对严峻形势,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就必须有底线思维,实行底线政策。中央已经制定“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政策,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六保”任务。“六稳”“六保”工作是我们用时间换空间的正确选择。

第二,提升补短板强弱项能力。制定有效措施,缩小城乡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激发扩大内需动力。要研究补齐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短板,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尤其是西部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布局长期滞后问题,社会领域公共卫生和公共教育过度市场化问题,人才培养和使用问题,干部政策的权责匹配问题,基础教育资源和基本卫生资源布局不合理问题,等等。要尽快出台有效政策,切实把短板补起来,把弱项强起来,提升扩大内需动力。

第三,提升把握“赢得未来”能力。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步伐。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5月11日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央还通过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开始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立法相关工作,用法律的形式来保障开放政策。三是要推进法治国家建设。2020年颁布《民法典》,为建设法治国家提供重要法律支撑。四是要以新基建和新型城镇化为主要内容,以市场化方式,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长的城镇就业安家需求。五是要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协同发展。以西部大开发和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为重点,着力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中西部地区占全国三分之二多的面积,人口资源制约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潜力巨大。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列举了三十多项措施。西部大开发还应该以国家重大项目和骨干工程,来牵引和推动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人口聚集,发展和建设城市群,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和谐、人民安居乐业、长治久安的边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赢得未来,至关重要的是基础教育和基础科研。为此必须进行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投入,改善相关社会环境,提高教师、科研工作者、技术专家和科学家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让他们能够专注科研,安心工作。

第四,提高推动更加积极全面的扩大内需战略落地生根的能力。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强落实的主动性、创新性和持续性。主动性就是不等不靠,依据当地实际,千方百计地推出全面扩大内需举措;创新性就是要敢于打破常规性条条框框,在符合中央总体要求和政策框架下,敢于和善于制定富有吸引力的本地政策;持续性就是一代接着一代干,持之以恒,咬定青山不放松。

鼓励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参与实施,这是扩大内需战略落实到位的重要保证。首先,要研究内需方的主要范围和主要内容。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既是内需的需求方,同时又是内需供给的提供方。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是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者,但是在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它们又需要不断更新的原材料和更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又成为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者。简单的再生产如此,不断扩大再生产更是如此。公民作为群体是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机体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个体,在社会生产和自身再生产过程中又是消费主体的最重要和最活跃部分。其次,用市场机制激发内需主体的需求活力。进一步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吸收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济制度经验和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加快国内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不断释放和扩大有效内需总量,使之成为牵引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一轮巨大动力。

【本文作者为原中央编办电子政务中心主任】

责编:周素丽 / 王茂磊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uoti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