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人民智库> 正文

对江苏省77个县级市(区)城市能级的测评及排名*

重要发现:

·城市能级综合得分最高的前十个县级市(区)为苏州市昆山市、无锡市江阴市、南京市鼓楼区、苏州市张家港市、无锡市新吴区、南京市秦淮区、南京市江宁区、苏州市常熟市、常州市武进区、苏州市吴江区,其中有4市(区)位于苏州,3市(区)位于南京,2市(区)位于无锡,1市(区)位于常州。

·由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客观存在,江苏各县级市(区)城市能级得分也呈现明显的梯度特征。综合得分排名前十的市辖区、县级市全部被苏南地区(宁苏锡常)包揽,而苏北地区仅有徐州市泉山区得分高于平均分,苏中地区则只有9个县级市(区)入围平均分及以上水平圈。

·从各一级指标得分来看,昆山市、江阴市、武进区在影响力指标上得分最高;新吴区、虎丘区、建邺区在竞争力指标上得分最高;鼓楼区、秦淮区、梁溪区在支撑力指标上排名前三;秦淮区、海安市、金坛区在创造力指标上排名前三。各分项指标得分同样反映出显著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特点,除南通海安外,其余各一级指标排名前三的县级市(区)均位于苏南地区。

【*注:城市能级的测评是基于城市的某种功能或诸种功能对周边地域的影响力所做的对比分析,因此我们选择城市化程度较高、城市功能较完善的县级市和市辖区(行政级别以县级为主)作为测评对象,丰县、沛县等19个县未纳入本次测评范围。】

江苏省是长三角三省一市中经济体量最大的省份,具有产业基础雄厚、区域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高、营商环境好等诸多优势。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创新大省,江苏是长三角地区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主力军,肩负着“为全国发展探路”的重要使命。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江苏最明显的特点是县域经济发达,拥有占全国四分之一的百强县,县域经济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要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打破县域经济发展的固有思维模式,以城市群形态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根据各县级市(区)的具体情况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近年来,江苏省提出要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框架下加速省域一体化发展,建设好南京、苏锡常、徐州都市圈,统筹协调“1+3”主体功能区,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同时支持南京、苏州、徐州等区域中心城市着眼更大范围规划发展、提升能级,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建立健全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江苏三大都市圈的发展层级和发展模式具有差异化,这也意味着各县级市(区)要在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框架下对自身进行合理定位,努力提升城市能级水平。因此,对江苏省77个县级市(区)进行城市能级的评价,可以为江苏省都市圈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支持,助力江苏更好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大局。

江苏各县级市(区)城市能级的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城市群和城市能级内涵的有关分析和研究,并考虑到区县一级城市在城市群的发展中所发挥的功能以及城市能级评价的区分度问题,设计了江苏各县级市(区)城市能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选择根据城市能级的内涵和要求,充分考虑了城市能级评价的科学性,遵循了完备性、针对性和可获取性的原则。在对江苏各县级市(区)进行综合分析和各领域功能分析后,选取了影响力、竞争力、支撑力和创造力4大类指标(见表1)。

1

测评结果

从江苏省77个市辖区、县级市城市能级得分及排名中(表2)可以看出,综合得分最高的前十个县级市(区)为苏州市昆山市、无锡市江阴市、南京市鼓楼区、苏州市张家港市、无锡市新吴区、南京市秦淮区、南京市江宁区、苏州市常熟市、常州市武进区、苏州市吴江区,其中有4市(区)位于苏州,3市(区)位于南京,2市(区)位于无锡,1市(区)位于常州。

由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客观存在,江苏各县级市(区)城市能级得分也呈现明显的梯度特征。综合得分排名前十的市辖区、县级市全部被苏南地区包揽,而苏北地区仅有徐州市泉山区得分高于平均分,苏中地区则只有9个县级市(区)入围平均分及以上水平圈(城市能级得分第1-39名为平均分及以上水平)。

从各一级指标得分来看,昆山市、江阴市、武进区在影响力指标上得分最高;新吴区、虎丘区、建邺区在竞争力指标上得分最高;鼓楼区、秦淮区、梁溪区在支撑力指标上排名前三;秦淮区、海安市、金坛区在创造力指标上排名前三。各分项指标得分同样反映出显著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特点,除南通海安外,其余各一级指标排名前三的县级市(区)均位于苏南地区。

22

昆山市在江苏77个市辖区、县级市中城市能级综合得分排名第一,其影响力指标得分也最高。昆山在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把目标定在最高标准,紧盯上海、深圳等城市最新发展动态,加快经济动能转换,重点打造光电、半导体、小核酸及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四大高端产业,同时,狠抓人才科创,全力建设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人才综合竞争力稳居全省县市首位。在经济发展迈向“质的提升”的同时,昆山还不断扩大发展格局,提出“自转围绕公转”的理念,勇于全面参与国家战略。一方面,昆山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做深做透两岸交流合作文章。

江阴市在江苏各县级市(区)中城市能级得分位列第二名,与昆山共同构成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双子星”。江阴民营经济发达,制造业强,在影响力指标上表现突出。江阴经济一直以制造业、实体经济为主轴,坚持把发展产业、壮大产业、振兴产业作为解决发展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不断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江阴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以企业强促进产业强、经济强,市场主体数量每年都保持两位数增长。当前,江阴拥有占全国百分之一的上市公司、五十分之一的中国500强企业和三十分之一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江阴还不断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助力传统制造业向中高端挺进,加快实现从“制造业第一县”向“先进制造业第一县”的提升跨越。

鼓楼区为市辖区中的综合得分第一名,在支撑力指标上全省排名第一。地处南京市核心区域的鼓楼区在提升城市品质以及发展现代产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鼓楼区聚焦城市有机更新,推动核心片区彰显核心品质,高起点、高标准设计和改造重点片区,统筹考虑城市风貌塑造、文化传承、公共服务等功能,构建常态长效管理机制。鼓楼区聚焦民生优质均衡,通过发展集团化办学、医疗联合体、社区居家养老等,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每一所医院,建好家里的“养老院”。挖掘空间资源,打造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生态休闲圈。另一方面,鼓楼区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总部经济,推动黄金地段产生黄金效益。

张家港市的城市能级综合得分与影响力得分均为第四。改革开放以来,地处江尾海头的张家港走出了一条“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张家港口岸货物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县域口岸前列。随着国家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提挡加速的大背景下,如今的张家港正瞄准新经济、新产业,着力打造港城经济、港城功能、港城生态、港城生活、港城治理“五个升级版”,从“存量转型”和“增量提升”两端发力,大力发展智能工业、提升新兴产业,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港城制造向港城智造转变。

新吴区在江苏所有市辖区中城市能级排名第二,竞争力得分全省第一。新吴区的影响力、竞争力、创造力得分均处于无锡市前列,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对外开放的主窗口、利用外资的主阵地。新吴区以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集聚创新资源、加快成果转化、加速引进人才,营造优良创新生态。为了提升区域“创新浓度”,新吴区积极搭建科创平台,出台“飞凤人才计划”,倾力打造“人才梦之队”,着眼于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吸引外商投资。

秦淮区在77个县级市(区)中排名第六,其创造力指标得分第一,支撑力指标得分位列第二,从分项指标可以看出秦淮区的增长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可持续发展能力非常强,城市功能和品质也处于较高水平。秦淮区地处南京老城核心区,是全省面积最小的城区,为了推动科技创新、打开发展空间、激发城市活力,秦淮围绕“特而精、最南京”的名城标杆区定位,在南京率先启航城市“硅巷”建设,把建好城市硅巷作为创新名城走深走实的重要抓手。在商务商贸、现代金融服务、文化旅游、软件与信息服务这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秦淮区进一步聚焦文化旅游、物联网产业发展,形成1+1产业再聚焦格局。

江宁区城市能级综合得分排名第七,影响力指标表现较好。江宁区是江苏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和南京创新名城核心区,其创新经济走在全省前列。多年来,江宁区充分发挥地缘环境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加强龙头型、引领型、辐射型开发园区建设,让在宁企业跑出了营商“加速度”。依托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江宁区围绕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了智能电网、通信与网络、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建筑新材料五个产业的知识产权战略预警分析和研究,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指引,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常熟市的城市能级综合得分排名第八,主要得益于其影响力和支撑力指标较强。在提升城市能级的过程中,常熟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在发展动能上,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产业培育上,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在项目选择上,加快由看体量向看质量转变。2018年以来,常熟深化管理变革,持续推进“3540”改革,最大幅度精减行政审批事项,最大程度降低市场准入条件,不断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深化效率变革,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整合资源、再造流程、集成数据,更大力度便民惠企,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

武进区的综合得分排名第九,影响力指标排名第三,是常州唯一进入前十的县级市(区)。实体经济强、制造业强、民营经济强,是武进的显著特征。多数企业坚持专注主业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也成就了武进较强的综合实力。武进在全省率先开展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的改革探索,加快培养一支以“十名领军、百名标杆、千名骨干”为标杆的优秀新生代企业家队伍;积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做好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跟踪办等“四办”工作,当好“店小二”。

吴江区城市能级综合得分位居第十,影响力指标排名位于前列。地处长三角腹地的苏州市吴江区民营经济发达,工业基础扎实,但主导产业仍集中在传统领域。从2013年开始,吴江区开启智能工业升级转型之路。吴江既有上游的智能装备提供商,也有下游的智能装备使用者,有着很好的智能制造基础。吴江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新动能既来自于传统动能的改造提升,也来自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成长。“吴江智造”紧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这条主线,以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装备、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性电子商务六大关键环节为切入点,大力推进工业智能化,构建智能制造生态圈,从而引领吴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智能制造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次测评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各指标权重、各县级市(区)一级指标得分等内容请见报告完整版。报告完整版还对虎丘区、建邺区、梁溪区、海安市、金坛区等一级指标排名靠前的市(区)进行了分析,对江苏省各县级市(区)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水平提出对策与建议。获取本报告完整版,请与《国家治理》周刊编辑部联系。)

【执笔:人民智库研究员 焦欢】

责编:王茂磊 / 臧雪文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