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一个老工业区的蝶变之路

今年9月,河北省第四届园林博览会和邯郸市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将在复兴区相继拉开帷幕,目前各控制性工程和旅游点位正在加快打造建设。作为邯郸市主城区、传统工业区,放在过去,由于过度的工业排放、严重的扬尘污染,“两大盛会”同时承办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正是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生态优先、绿色转型,才逐步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区向生态区的转型之路,在短短3年时间实现了华丽蝶变。

挺起工业脊骨,让偏重的产业结构持续趋“优”

复兴区因钢而兴。长期以来,钢铁及配套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70%以上,有着雄厚工业基础。但面对传统的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模式,我们深刻认识到,粗放式的生产难以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才能腾出新旧动能转化空间,腾出高效产业发展空间,继而实现转型不失速、换挡再加速。       

一是坚定不移去产能。把压减过剩产能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纵横钢铁、裕泰煤化工等原有支柱企业相继关停退出,近年来累计压减炼铁产能294万吨、炼钢产能156万吨、焦炭产能60万吨、煤炭产能90万吨、火电产能2.4万千瓦。同时,对全区“散乱污”企业开展集中清理,共清理取缔894家,并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坚决严防反弹,真正做到去劣存优。

二是持续招引不放松。持续开展“招商引资重点项目落实年”活动,结合辖区产业定位,以复兴经济开发区(省级)和邯西生态示范区为主战场,围绕钢后延伸、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生态农业等产业,实施精准招商、定位招商。中恒天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园、唯品会、韶液高端液压装备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海尔日日顺、帕克轨道交通、尚格魔芋等项目陆续建成投产。

三是厚植产业新优势。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推进转型发展。2019年,三产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1%,较2016年提升近13个百分点。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五大主导产业”,即以河钢邯钢为依托,持续延伸的钢后延伸产业;以唯品会、美菜网、海尔智慧物流产业园等企业为龙头的“互联网+高效物流”产业;以承办“两会”为契机,围绕“邯西生态示范区”建设,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文化+”等延伸产业;以汽贸城、华北汽车城为核心的汽贸产业集群;以楼宇经济、特色商圈为载体的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生物经济、智能经济等新兴产业。特别是,按照“一体化、规范化”思路,打造了复兴绿色制造、复兴新经济产业园等一批中小微企业聚集平台,严格准入门槛,统一入驻标准,使原有中小微企业经过倒逼升级、技改提升,实现了新的发展。

擦亮生态底色,让污染的生态环境逐步复“美”

污染防治是三大攻坚战之一,对以往的复兴而言,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弱项。2017年初,复兴区第九次党代会上,就把“生态靓区”作为“四大发展战略”之一,提上重要日程,就是为了彻底甩掉以往的“黑帽子”。

一是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突出精准、科学、依法, 始终坚持“日分析、周调度、月过堂、持续夜查”,突出抓好“煤、气、尘、车”治理,每周进行“双清”,每月一次“洗城”,相继开展了“气代煤、电代煤”“三空治理”“PM10专项攻坚”“夏季臭氧会战”等一系列攻坚鏖战,全区空气质量实现了持续改善。

二是持续开展水污染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全力开展渚河、沁河、输元河流域综合治理,以及主城区黑臭水体治理3年计划,今年年底前将全面实现稳定达标,水体功能和景观显著提升;加快完善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实现工业集聚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强化农村污水治理,按照“因村制宜、经济适用”的思路,对村庄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和升级改造。

三是全力打造生态屏障。2017年以来,按照区委提出的“三年造林十万亩”的目标,我们持续开展造林绿化。截止2019年12月,辖区林木覆盖率已达50%。特别是邯郸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建设邯西生态示范区”的明确要求后,今年又继续造林2.1万亩,同时以“两会”同办为抓手,分项目、分层次、分责任细化实施了96项绿化工程,突出城区、近郊、乡村绿化“三位一体”,经济林、生态林、景观林“三林共建”。康湖万亩生态景观已成全市标杆,沁河十里水系风貌令人无限向往,生态优势正在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和富民优势。

补足基础欠账,让短板的城区形象华丽变“秀”

作为传统工业区,复兴与同为主城区的其他区相比,基础相对较差,短板较多。改善提升城区形象面貌,既是利民宜居的惠民工程,又是提升城区竞争实力的有力手段。

一是全域拆违整治。开展“全域零违建”攻坚行动,坚持违建必拆,一把尺子、一个标准、一视同仁,确保存量“清零”、增量为零,切实做到应拆尽拆、速拆速清。坚持“绿色”拆违,采取“湿法作业”,同时突出拆运同步和植绿跟进,即拆即清,拆违腾出的土地,进行补植绿化、景观打造、节点靓化,提升整治综合效果。

二是完善城区路网。倾力打通“断头路”,先后建成建设大街北延、光华大街北延、北仓路西延、岭西街、丰泽路、石化街等15条城市道路、总长16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5条、总长130公里。同时,持续推进“五不一补”(确保实现不死一棵树,不少一米路牙石,不坏一个行道砖儿,不断一垄绿化沿,不裸一个平交口,补齐所有破损路面的目标),全面改善了主城区西部农村路网建设和道路承载。

三是提升宜居环境。对全区186个老旧小区全面开展改造提升,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共管、共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完整社区”理念,在小区环境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社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全面整合升级。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力开展垃圾处理、厕所革命等十大专项行动,推进农村乡村道路、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清掏等建、管、养、运工作常态化。

四是落实精细管理。严格落实“网格化”“路长制”,按照“双五双十”(主城区主、次干道道路每平方米浮尘不得高过5克,地面垃圾停留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支路、小街巷道路每平方米浮尘不得超过10克,废弃物落地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以克论净标准,开展道路精细化保洁。扎实推进“鲜花扮城”,广泛开展鲜花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庭院,在社会绿地增加开花植物,营造“开门见绿、开窗见花、开墙透绿”的美好生活和工作环境,全面提升绿化美化水平。

(作者李少锋,为中共邯郸市复兴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

[责任编辑: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