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人民智库> 正文

当前公众对“新基建”的认知与期待

调查时间:2020年4月2日—2020年4月17日。

调查方式: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公众平台渠道发布网络问卷进行调查,共回收问卷6249份,数据有效率96.82%。

主要发现:

·62.41%的受访者认为我国推进新基建的独特优势在于布局早、政策实施及落地“稳”。

·公众对新基建最深刻的印象是:“智能化”“科技感”“数字化”。

·对新基建相关内容“非常熟悉”且“非常关注”的群体中,对于新基建是“利长远”还是“炒概念”形成了观点分化。

·近八成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处行业将随着新基建的推进迎来政策利好或新的机遇,11.15%的受访者认为新基建将对自己所处行业造成或大或小的冲击。

·部分公众对新基建的资金来源、布局设计、对中小微企业的冲击、对扶贫脱贫进度的影响等方面仍存疑虑。

·公众热切期待“新基建+民生”为生活带来的改变,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能服务、智慧教育等领域存在较大的用户需求。

·99.34%的受访者对新基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近几年,我国面临中美贸易摩擦、房地产投资市场萎靡、消费增速放缓等因素共同叠加的不利局面。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势头不减。在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关于如何激发新动能、释放高质量发展潜力的话题备受关注。2020年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提出,“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2020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工信部、发改委、交通部等部委出台相关政策持续加码新基建,地方发力新基建的动作更为明显。新基建成为疫情后经济复苏的重要抓手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否真正“新”起来?我国布局新基建有哪些独特优势?关于新基建,各界最关注哪些问题?新形势下加快推进新基建,公众有哪些疑虑,又有哪些新期待?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对此展开了调查,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超六成受访者认为我国推进新基建有起步早、落地稳的独特优势,近半数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是推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一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基建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2020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下降6.8%。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亟需政府部门积极采取对冲措施拉动经济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新基建被寄予厚望。但是,新基建不是简单为了应对危机而生的,只是在危机影响下加快了推进速度;它并非仓促、被动执行的刺激计划,而是着眼于我国加快数字经济发展、面向未来塑造数字竞争力的长远布局。在此次调查中,62.41%的受访者表示我国推进新基建的独特优势在于,早在2018年就明确了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的定位,新基建政策实施及落地更“稳”;37.89%的受访者认同中国在过去40多年对基建有着足够的投资,并且基础设施的存量大、基础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数字经济发展。继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之后,2019年3月,“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政府开始把“新基建”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眼国家长远发展,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调查中,45.5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优势保障了新基建所需的组织、动员、协作能力;43.35%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我国新基建所需的网络覆盖、制造业产业数字化供应链已相对完整。

另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国长期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十分显著。远程办公、在线课堂、物流到家、远程医疗、大数据疫情分析……新产业新模式增强了中国经济的抗冲击能力。调查中,39.39%的受访者认为我国推进新基建的独特优势在于中国市场规模及经济潜力巨大,利于企业形成良性竞争、共赢发展;37.05%的受访者认为疫情期间,产业互联网的丰富实践为推动新基建加速落地提供了契机。

公众对新基建的整体关注度较高,公众对新基建最深刻的印象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智能化”“科技感”“数字化”

从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新基建进度,至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公众对新基建的关注热度持续高涨。百度指数显示,3月4日至4月20日期间,公众以“新基建”为关键词的搜索日均值达到5759次。搜索热度较高的相关词包括“新基建是什么意思”“充电桩”“新基建龙头股一览表”“特高压”“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等。关注新基建的人群画像结果显示,搜索指数较高的五大省份分别为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

公众调查结果也印证了新基建具有很高的话题度。本次调查中,94.3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听说过新基建的相关内容;63.7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熟悉新基建;75.0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关注各地出台推进新基建的相关政策。

新基建“新”在哪?调查结果显示,公众眼中新基建之所以区别于传统基建,不仅在于概念范畴上的“新”,还在于观念上的“新”。近六成(56.35%)受访者将新基建之“新”理解为“软件”新,而传统基建则更倾向于“硬件”新;超半数(51.02%)受访者认为新基建的“新”体现在高效动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调配能力;43.47%的受访者认为新基建“新”在以“竞争”发展模式替代传统的“规划”发展模式;还有部分受访者认为,新基建之“新”体现在以赋能前沿产业为中心(38.19%)、以实际需求为导向(35.31%)、着眼数字化(33.45%)等方面。

公众对新基建的印象是怎样的?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新基建最深刻的印象,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智能化”(59.17%)、“科技感”(54.50%)和“数字化”(48.32%)。值得关注的是,37.05%的受访者认为新基建“利长远”;而22.18%的受访者则认为新基建只是“炒概念”。进一步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对新基建的印象为“利长远”和“炒概念”的受访者中,大多是自我评价对“新基建”相关内容“非常熟悉”且“非常关注”的群体。同时,本硕博等高学历受访者及30岁以上的中青年群体更倾向于认为新基建“利长远”;而较低学历受访者及30岁以下青年群体更倾向于认为新基建是在“炒概念”。

近八成受访者认为新基建将对自己所处行业带来积极影响;有11.15%的受访者担心新基建将对自己所处行业造成冲击

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的内容。它不仅涉及传统基建的数字化改造,还将拉动电信、信息技术等高科技行业发展,促进交通、建筑、通信、金融、医疗、教育、娱乐等领域发生深刻变化,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全面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调查结果显示,相较于铁路公路、电力水利、建筑建造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公众认为新基建的政策红利将更多惠及科技端和战略新兴领域。具体来说,近六成受访者认为新基建热潮将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安全等相关行业带来重大利好;超半数受访者认为新基建会利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行业;超三成受访者认为轨道交通、餐饮住宿、建筑行业等传统领域也将迎来政策红利。

对于新基建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和行业变革,近八成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处行业将迎来政策利好或新的机遇。同时还有11.15%的受访者认为“新基建”将对自己所处行业造成或大或小的冲击,其中务工人员(15.84%)和科研人员(15.66%)危机感尤为强烈。务工人员可能担心技术变革引发的职业替代,而科研人员面对前沿科技迅猛升级、知识迭代不断加速的景况更容易产生较大压力。

针对新基建带来的变革,超六成受访者表示自己将增强对新知识、新技术的适应力和学习力;超半数受访者表示将关注长远发展目标,及时调整职业规划,加大对专业能力的投资,提升个人竞争力。

Image 1

部分公众对新基建的资金来源、布局设计、对中小微企业的冲击以及对扶贫脱贫进度的影响等方面仍存疑虑 

推进新基建,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这一关键问题。新基建的资金来源之所以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国内推出了“四万亿”基建投资的应对计划,虽然立竿见影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却也带来了通货膨胀、房地产价格上涨等副作用。因此,部分人担心新基建将“重走老路”。调查结果显示,23.44%的受访者认为投资“新基建”的资金来源是货币超发,更有40.65%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将为此扩大专项债的发行数量和规模。这一数据暴露出公众对于推进“新基建”的顾虑与担忧。调查数据进一步显示,近半数受访者担心投资新基建的财政支持不可持续,会在未来引发更大的财政赤字甚至财政危机(47.48%)。同样,有近半数受访者表达了自己对于“引发恶性通胀,加大地方债压力”可能性的担忧(45.92%)。

Image 2

公众的顾虑不无道理,如果新基建继续采取政府大规模举债或央行增发货币的方式,必将形成更巨大的财富再分配。可以说,如果新基建投资计划的资金来源模式没有创新,则新基建引发房价大幅波动的可能性是很高的。由此,有专家指出,应进一步放开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扩大投资主体范围,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提高投资效率。调查结果显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融资(PPP)模式(51.14%)、地方政府“特许”企业建设运营(ABO)模式(48.38%)是公众心目中首选的资金来源。

我国不同地区人口分布不均衡、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大,产业分布不同,对新基建的需求也不一样。有专家表示,新基建的布局不仅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更要与我国区域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相结合。公众调查结果显示,48.02%的受访者认为新基建的区域布局应综合考虑国家战略和重大项目布局要求;44.18%的受访者认为应充分尊重当地群众的生活习惯和实际需求;还有43.76%的受访者认为应当充分考虑我国人口分布和城镇化格局现状。可见,当前我国公众在新基建布局不能“遍地开花”“千篇一律”的观点上达成基本共识。

Image 3

传统基建能够依靠市场力量带动就业和税收,让中小企业、普通劳动者受益。那么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较高的新基建,中小微企业是否有资格“入局”?调查结果显示,超六成受访者担心新基建将冲击甚至加速淘汰中小微企业。事实上,推进新基建发展,加快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还将助力金融机构快速分析和评价授信企业,及时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因此,新基建可以与传统基建一起发力,形成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这一时期大规模推进新基建,也出现了另一种声音。63.61%的受访者担忧新基建会为顺利实现脱贫目标增加负担和难度,且短期内新基建难以明显拉动经济增长。那么新基建要如何做到巩固扶贫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认为推进劳动者技能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产业带动就业(42.99%)是新基建助力脱贫攻坚的“良方”;其次,新基建应注重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转型(42.87%);加快建设三四线城市飞机场、县城高铁站、“村村通”(38.91%);升级全国物流系统,推进“快递进村”工程(37.53%);此外,还有受访者表示,创新数字金融服务、助力企业脱贫攻坚(36.09%)和打造供应链数字化平台、赋能行业生态(31.77%)也将通过连带效应大力助推乡村振兴。

受访者对新基建未来发展普遍充满信心;同时,公众期待“新基建+民生”能给生活带来积极改变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字经济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线授课、远程会议、4K/8K超高清视频、远程医疗……疫情防控中,一系列数字工具从理论走进现实,在公众面前展示出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调查显示,99.3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对新基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可以预判,在后疫情时期,全社会的“生产生活数字化大培训”将催生更多对于新基建的市场需求,中国将加速实现新基建引领的“场景式”变革和数字化转型。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期待“新基建+民生”能给生活带来积极改变。超四成公众期待智慧医疗(44.60%)、智慧交通(44.60%)、智能服务(43.23%)、智慧教育(41.85%)等新基建应用场景。新基建时代下,公众对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等服务业互联网化成为常态(47.06%),5G支撑下的4K/8K超高清视频、VR/AR游戏普及应用(46.40%),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来更多便捷与高效(45.98%)等方面充满美好憧憬。

新基建不仅包含“数字基础设施化”,还包含“基础设施数字化”,即新基建的内涵与外延也包含着其助力传统基建实现转型升级的使命。这对我国优化经济结构、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至关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超半数受访者认为新基建应当侧重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 5G、物联网、云计算等为创新发展筑基的科技基建(57.73%);发展医疗信息化、电动汽车、充电桩等以科技创新为内核的消费基建(52.04%);优化工业结构、提高产出效率,推进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等产业基建(50.18%)等方面。近半数受访者认为“新基建”应当注重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助力补短板、引领未来产业升级,例如对传统能源行业“补短板”,发展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基建(49.04%);在推进城市群建设的背景下,加快推进水利、路桥等民生基建(47.84%)等方面。

此外,公众对于推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应注重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合理利用市场投资的带动作用;二是要结合区域特点和行业需求,加强阶段性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三是应当积极开展试点示范项目,鼓励支持前沿创新实践;四是应适当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出台更优惠的金融税收政策;五是积极推动新基建相关准入标准、管理办法、法律法规的出台。

【执笔:人民智库研究员 李思琪】

责编:臧雪文 / 贺胜兰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