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以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摘 要:中国的社会治理模式经历了从“社会管制”、“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社会治理也面临社会结构复杂化、社会需求多元化、社会信息化加速、社会风险点增多等挑战,因此,要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科技革命 产业变革 社会治理 挑战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使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新一轮科技革命必将引发产业变革,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创造人类生活的新空间,拓展社会治理的新领域。

第一,社会结构的复杂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产业变革带来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新的社会阶层产生、新的社会组织出现、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阶层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城乡结构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我国社会从农业社会逐步向工业社会和现代社会转变,由封闭半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转变。整个社会结构呈现出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

第二,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使人们的社会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有更美好追求。另一方面,从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五个需求层次来说,人们更加注重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高层次需求。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使得整个社会的治理也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

第三,社会信息化加速给网络社会治理带来极大挑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出特征。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大、构成复杂的网络社会,这个网络社会成为人们全新的生存空间。随着自媒体的迅速发展,诸多不良情绪、谣言、诈骗信息等都可能在网络社会空间过度传播,甚至被进一步聚焦放大,形成社会舆论,引发社会矛盾与问题。而网络虚拟社会,特别是自媒体的兴起,加速各种观点、思潮和思想意识的碰撞交流,给传统社会意识形态带来冲击。总之,网络社会的虚拟性、自由性、开放性给网络社会治理带来了极大挑战。

第四,社会风险点增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快重构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同时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加之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着新变化新情况新挑战,使得社会风险点增多,呈现国际与国内、线上与线下、传统与非传统等多方面风险叠加的趋势。既要防范“灰犀牛”事件,也要警惕“黑天鹅”事件。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列举了8个方面16个具体风险,其中特别提到“像非典那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并且,当前社会风险容易发生连锁联动反应,出现“蝴蝶效应”,引发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党的建设等领域的重大风险。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社会风险往往不会孤立地出现,随着舆论的发酵,一个小的风险可能会引起其他方面的反应,各方面风险交织在一起甚至会形成系统性的社会危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社会治理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部署和要求,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第一,坚持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产生的社会结构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转变,从过去的单个主体变为多个主体,不仅包括党和政府,还有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从而形成多个主体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第二,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法治是治国之重器,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产生的新科技领域、新经济领域、新社会领域,必须建立健全社会治理的法律法规,网络社会、虚拟社区等不是法外之地,需要用法律手段来管理社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同时,在科技和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发挥科技伦理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第三,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时代来临,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治理必须向社会“智”理、向智能化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用信息化手段服务社会治理,推进电子政务、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第四,提高社会治理专业化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这必然要求社会治理走向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首先,社会治理理念、结构、体制、方法和技术要符合社会治理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加强社会治理专业人才培养,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以职业化提升社会治理的专业化水平。其次,领导干部要提高社会治理的专业水平,增强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科学决策、防范和化解社会危机的本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暴露出了一些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对此必须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增强综合能力和驾驭能力,学习掌握自己分管领域的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内行领导”。最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期、进入新常态,必须加快补齐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短板和弱项,尤其在应急管理、公共卫生安全和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完善相关领域的防控、救助、保险保障和法治制度体系,发挥科技创新对社会治理的引领支撑作用,推动社会治理专业化发展。

【本文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黄平森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意高地》,《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

[2]《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 以6个“加快”建网络强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10月10日。

责编:董 楠 / 臧雪文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uoti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