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国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维护公共财产是衡量先进的第一标尺

公共生活的先进性既在于政府提供多少“公益”,更在于能够有效制止“公害”——

10

公共生活基于公共财产。城市拥有最密集的公共财产。某种程度上说积累和维护私有财产的意识天然强大,维护公共财产却天然困难。维护公共财产及其使用秩序的程度是解释和衡量社会形态先进与落后的第一标尺。

何为“公共”财产?城市基础设施是“公有财产”。但是,在城市基础设施上更衍生出巨量的“共有财产”。大城市里如森林树木般耸立的、经电梯上下的居民楼,是城市最大量、最典型的共有财产。居民购买大楼里的居所,貌似购买了私有不动产,其实仅购买了楼内私享空间的有限使用权。住户们共享楼房结构和墙体里的每根钢筋,共用支撑楼房生命的、需要不断折旧的基础设施,如电力、电梯、给排水、通信网络、内外装饰、地上地下各层的公共空间及其卫生,还共同承担噪音,共担消防责任,共用小区内部的土地、道路、空地、园林。所以,居民楼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是业主们的共有财产——不是集体财产。

在少数熟人间侵犯彼此利益比较难,在大量陌生人间就容易得多。被城市密集、先进的基础设施吸引,被不断累积的工作机会吸引,大量彼此陌生的人聚拢于城市,从事各种工作,在激烈竞争中创造财富。与乡村不同,城市生活需精确盘算物质利益得失,密集的公共财产成为私利侵蚀的主要对象。“理性”致富最明显的“捷径”是在公共财产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牟利。若走歪门邪道致富,合法致富的环境就恶化。若公共财产可随意侵占,“法治”或严格保护私有财产就是句空话。

与乡村不同,城市人高度相互依存,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公共财产使用秩序中的不公正遍地都是,就会导致人人自私、公德不彰,居民们对公共生活的公正丧失信心。比如,一处公共秩序崩溃,全城公共秩序就陷入危险。一处私家车占用人行道未被制止,到处会发生私家车侵占人行道甚至占用行车道的问题。一户拒交“物业管理费”不受惩罚,继续使用电梯、公电、清洁、保安服务,占缴费者的便宜,可能全楼很多户都会拒交等。

政权的根本职能是维护公共财产使用秩序。严格捍卫公共财产及其使用秩序,有效减少公害,社会才有公德,贫富尊卑才能团结,政府才有公信力。每个居民区都严格维护好公共秩序,整个社会就是世界典范。

公共生活的先进性既在于政府提供多少“公益”,更在于能够有效制止“公害”,即制止为私家利益侵蚀公共财产及其使用秩序。城市管理者经常以增加“公益”显示政绩,掩饰制止“公害”的无能。无力制止私人侵占公共财产,无力提升居民对公共财产使用秩序的尊重,是落后社会的标志。相反,有效制止私人侵占公共财产,使全体市民谨守公共财产的使用秩序,是先进社会的标志。

社会公德就是尊重公共财产及其使用秩序的意识。人们羡慕发达国家,不是羡慕那里的少数个人多么富有,其私有财产如何受到严格保护,而是羡慕那里的公共生活,羡慕那里严格维护公共财产及其使用秩序的能力。国民不信任政权维护公共财产和社会公正秩序的能力和真诚,政权就缺乏公信力,就会盛行弱肉强食,“按劳分配”就可能变成“按闹分配”。

落后社会指的是公共财产及其使用秩序被私人任意侵蚀的社会,是蔑视公共生活规矩的社会。无力维护公共财产及其使用秩序的国家,不仅缺乏外部吸引力,更缺乏黏合精英与平民的内聚力,而且无力提供技术和知识创新及普及的环境。在那样的社会,私有财产及其所有者也会因财产常见的不公正来源而被蔑视。所以,高度尊重公共秩序,严格维护公共财产及其使用秩序,是解释和衡量公共生活形态先进性的第一标尺。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更多内容请参阅《开放时代》)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公共生活   公共财产   公害   公共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