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深刻认识疫情防控与决胜全面小康的辩证关系

摘 要:2020年,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也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我们一定要协调处理好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的关系,在不折不扣做好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前提下,努力恢复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前提下有序复工复产,在攻疫克难中决胜全面小康。

关键词:全面小康 民生保障 疫情防控

中图分类号D623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中国经济在艰难与挑战中平稳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成功跨越1万美元的台阶。此时的中国人民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全面小康的目标。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当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致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面临严峻考验。

我们一定要协调处理好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的关系,在不折不扣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努力恢复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前提下有序复工复产,在攻疫克难中决胜全面小康。

抗击疫情与决胜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高度一致

如果没有健康,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物质上再怎么富足,对于人们来说都只能是空中楼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奔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要任务就是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带领全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当前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保障民生、决胜全面小康的首要任务。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党中央把武汉和湖北的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对武汉市、湖北省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同时,举全国之力投入大批医护人员,大量医用物资、救援物资和防护物资,从四面八方驰援武汉、驰援湖北。同时,为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国务院发布通知延长了2020年的春节假期,各部门和单位也纷纷推迟节后复工,众多企业停工停产;全国城乡社区都采取了严格的网格化管理,地毯式筛查、拉网式摸排确诊和疑似病例,追踪疫情和人群接触史;同时,公交停运,商场、超市、饭店歇业,严格禁止群体性、聚集性活动。这一系列的举措改变了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秩序,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疫情防控与民生管理如何平衡兼顾,抗击疫情的同时如何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成为当下各级政府的工作难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抗击疫情,保护人民生命和健康安全,就是最大的民生。在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情势下,采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一级响应,实施紧急状态下的特别管制,是必然之举。2020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上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为此,我们必须坚持“防疫决胜、民生优先”,不折不扣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扎实做好民生工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决胜全面小康必须依法科学有序防控疫情

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国务院发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11年又对其进行新的补充和修订。该《条例》指出,政府在处置社会公共危机突发事件时具有实施社会动员、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基本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5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总书记的讲话进一步强调了依法科学防控疫情的重要性,以及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和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对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必要性。无论是武汉和湖北抗疫一线,还是全国其他地区,只有依法科学防控疫情,才能打赢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对疫情重点地区加强管控,并动用全国医护力量和救援物资驰援武汉、湖北,这就是党和政府履行宗旨和法定职责,采取应急措施解决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抉择和担当。各地要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十六字方针,依靠群众、团结友爱、动员社会一切力量,科学有序防控,确保社会救助、物资保障有效运作;保证抗疫前线的防护物资、药品、食物等充足,运用大数据技术、现代物流技术,精准调度,扎实做好物资保障、人员保障工作。

防治新冠肺炎这类传染性极强的疾病,还需要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一方面,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的自觉性、自主性和积极性,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奠定基础。当前疫情防控到了关键时期,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现新的暴发流行,而使得前面的努力前功尽弃。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病毒极具传染性,传播性很快,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任何国家都不能置之度外。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需要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应对疫情。

推进复工复产、保障民生与防疫供给是现阶段决胜全面小康的首要任务

连续数周的联防联控和社区封闭管理、停工歇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企业的停工停产使得百姓就业与民生保障受到直接冲击。当前国外确诊病例增长迅速,疫情何时能结束暂时还无法预判,下一步可能转入后疫情时期的中长期持久化防控,因此必须尽快恢复生产。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和严峻考验。据有关机构测算,疫情将导致2020年中国GDP增速放缓至5%,这对社会的投资、生产和就业、消费都将带来很大的影响。就企业来说,因疫情防控而停工的经济损失日益加大,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也不断积聚。其中,许多企业受停工或客流下降的影响,资金链开始捉襟见肘,约七成中小企业的现金流最大只能维持2个月,只有不到一成的中小企业现金流能维持3—6个月。就一些个人和家庭来说,停工停产就意味着其直接丧失收入来源,家庭日常开销不能够得到长期保障。任由这些情况延续,就会直接影响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影响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和社会秩序恢复,刻不容缓。复产复工虽很紧迫但一定要有序,要确保安全,绝不能以放松疫情防控为代价;无论是恢复交通还是恢复生产,都要精准仔细做好防控备案,保证不因复工发生新的聚集性疫情扩散。为此,一方面要做好返程复工人员的登记管理、隔离观察;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和社区应为返程人员创造返程条件和复工复产条件。在疫情严峻的城市和地区,要绝对保障疫情防控、维持城市运行等必需的单位或企业的正常开工运转,落实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到位;加快恢复重点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的生产运营,利用大数据技术协调解决人员、设备、资金、原辅材料配套,加强工序精准对接,保证一线防控需要;有序组织务工人员返岗,做好务工人员输出地与输入地的对接,纠正对外来车辆“一刀切”直接劝返的做法;帮扶小微企业,纾解企业困难特别是民企困难,包括减免国有物业租金、下调贷款利率、落实税收减免、给予临时性资金扶持等。

全民抗疫是一场人民战争,需要所有人的坚守,每一个平民都是英雄,疫情防控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每个人应积极配合中央的战“疫”方针,服从管理,主动做好自身与家庭的卫生防疫,科学防控病毒。返程人员全员要做好健康汇报和健康监测,来自疫情严重地区或有疫情区旅行史的应向所在单位和社区备案并依体温监测进行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观察14日。复工复产企业,要做好细致的管理,加大对员工上下班前的体温监测,配备工厂隔离观察间;员工用餐有序分批安排,避免人群聚集;上班期间注意防控全程佩戴口罩、手套等等。精准施策,确保安全复工复产,避免返程与复工可能带来的疫情反弹,所有这一切都是为决胜全面小康奠定基础、赢得时间、扫清高质量发展的障碍。

实事求是、不忘初心是攻疫克难、决胜全面小康的两个立足点

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来说,是一次考验和洗礼。我们也不能回避或忽视此次疫情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党员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应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人民利益为依归。这是取得攻疫克难胜利的唯物历史观的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小康的思想基础。

一是求真务实,反对官僚主义作风。这次疫情,暴露出一些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的一些突出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才致使疫情防控丧失了最佳控制时期,导致整个国家和人民都付出了沉重代价。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当地的政治生态不健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武汉市、湖北省“两会”期间也是疫情早期防控关键时间窗口,如果当时领导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两会”代表委员都能够求真务实,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疫情防控,那么可能就不会造成今天的局面。疫情防控如此,民生建设和决胜全面小康亦是如此,都需要求真务实的精神。

二是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谨慎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无论是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还是党员骨干、企事业单位的科技精英,都应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经历2003年非典疫情的肆虐之后,我国不惜重金建立了中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系统,大力加强卫生防疫和疾病防控工作。但遗憾和痛心的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和扩散就像一面镜子,暴露了卫生防疫和疾病防控工作的疏漏。实际上,即使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再好,想要发挥应有作用也离不开管理,离不开行业人员的警觉,离不开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于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高度负责。传染病监测网络直报系统本身是好的,但也要科学操作和规范管理,要有专人维护和跟踪,使真正的疫情能够通畅地直达上层,不应人为地受到部门和属地的干扰。另外,在依靠传染病监测网络直报系统进行监测防控的同时,也应接受其他渠道的疫情反映,万万不能排斥社会其它渠道所作出的疫情反馈。唯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防控于萌芽,才能使全面小康、全民健康建设少受阻力、顺利达成。

三是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应该尊重和发扬民主,给人民群众以反映问题和疫情的空间。在社会主义中国,掌握公权力的机关和领导干部本质上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为人民服务就应该尊重和发扬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基本权利,其中就包括受宪法保护的公民言论自由。这是公民表达意愿、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的必要手段和基本工具,是小康社会实现政治民主、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最终衡量是否真正达成小康社会的综合指标之一。疾病防控关涉到社会每一个个体及家庭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幸福。传染病的防控不仅要依靠监测网络系统以及公共卫生软硬件设施建设,更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我们应该给人民一定的反映问题的空间,不能一看到民间的疫情信息或社情反馈,就简单粗暴地将其视为“谣言”来查处。类似这样的教训,在一些领域、一些地方时有发生,政府和社会必须深刻反思、高度警惕;官方一定要慎对“谣言”,给民众一定的反映问题、上达民情的空间。这样才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这也是小康社会本应有的民众健康基础和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

优化疫情防控机制,恢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决胜全面小康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而又善于学习的民族,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一定要利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充分吸取新冠肺炎疫情的教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纠正机制失灵,补齐民生短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精神,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恢复生产中夯实基础,加快发展,在攻疫克难中决胜全面小康。

一是补齐公共卫生制度短板,提升疾病防控响应的国家安全级别。中国拥有庞大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二级医院,通过卫健委推进的医联体改革与三级医院形成了良好的转接诊体系,医联体使得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可以向社区基层下沉,最广泛有效地服务人民群众,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但很可惜,这么完整的医联体医疗卫生网络,加上传染病监测网络系统,这次却还是错失了疫情的最佳预警和控制时间,导致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扩散。究其原因,还是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存在制度短板,疾病防控也存在机制不畅。

对此,建议国家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安全和疾病防控应急体系的响应级别,将公共卫生安全和疾病防控提升到国家安全级别。对于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系统任何层级拉响的警报,政府应给予足够重视,及时响应处理。唯有这样,才能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科学防控,防患于未然。纵使疫情发生,也可以及时响应并将疫情控制在最有限的范围内,避免因疫情进一步扩大、扩散而带来的经济社会损失。

二是关口前移优化机制,反对疫情防控中的形式主义。我们要时刻警惕疫情防控中的形式主义做法,如让基层填各种大同小异的表格等。这种形式主义的作风并不少见,其实质是官僚主义的懒政,是推卸责任,而不是为了做好工作,对于疫情防控于事无补。所以,疫情防控一定要关口前移,善于利用疾病防控的网报系统提高疾病防控效率。同时也要了解,线上办事或线上申报系统有着高效便捷的好处,但并不适用任何网络环境、任何条件和任何人群,所以不能绝对依赖线上系统,一定要线上线下结合,这才是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踏实作风。现在的问题是,一些部门和政府附属的事业机构打着“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旗号线上办事,根本不接受线下申请,人为给群众办事带来新的障碍。所以,既要注重发挥网上申报系统运行效能,也要防止和杜绝这种“限于网报”线上办事的非人性化、不灵活的工作方式,不能让其误事。

三是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在积极防控和恢复生产中寻求高质量发展。疫情防控是全局性的战“疫”,每一个点都不能放松,必须全力以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疫情防控已经产生积极成效,但疫情歼灭战中还有可能存在反复,而且境外疫情也可能重新传回国内。因此,必须做好预案、做好隔离、做好治疗、做好随时切断传染源的准备工作,不打无把握之仗。当然,打好防疫之仗,还要有雄厚的物资保障和民生保障为支撑。按照党中央部署,各地正在积极努力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复工是为了决胜全面小康,也是为了保证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疫情防控也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战胜疫情,才能停止全民战“疫”的巨大资源和人力消耗。我们一定要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但也不能因为现在疫情防控效果有了积极改变,就对当前战疫盲目乐观、掉以轻心,更不能因为持久的严防严控工作而产生麻痹。

地方政府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攀比,也不能搞“一刀切”,对于不符合条件复工复产的坚决不复,能复工复产的要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保障。各地要优先保障和支持那些医疗物资、防护物品、生活用品企业的复工复产,保障疫情防控物资供给和民生需要。绝不能看到一个地方复工,或是看到别人的企业复工,就跟着一窝蜂上,必须考虑当地的疫情风险和企业的自身条件,慎重评估复工复产的可能与风险。复工复产必须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否则复工不成,还会造成新的疫情扩散。疫情当前,还是要巩固抗疫成果,坚持民生优先,保护人民生命和健康就是最大的民生,就是全面小康的基础。疫情管控好了,生产生活秩序方可得以恢复,就业、民生和经济才能健康发展,小康之路自然就在脚下,全面小康的愿景就能实现。

这场疫情催生了卫生防疫等健康产业的发展,促使了大众反思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树立健康的卫生文明意识,同时也促进了办公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型。在奋战疫情的困难时刻,国内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要在保增长的同时寻找新的增长点和突破空间,力争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各项指标的高质量成长。

我们庆幸我们的国家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华民族在危难面前空前地团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是我们的制度优势。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时强调: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定会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本文作者分别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

责编:贺胜兰 / 杨 阳

责任编辑:luoti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