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核心提示: 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和挑战,基于此,“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这不仅需要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更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揭示出科技创新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科技创新是其他创新的基础,对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摘要】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和挑战,基于此,“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这不仅需要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更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揭示出科技创新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科技创新是其他创新的基础,对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创新 制造业 转型升级 【图书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要振兴实体经济,就必须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将技术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表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大势所趋,运用创新理论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实体经济主体的制造业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推动以创新为突破口的“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科学指导

新时代,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中国制造业总体发展平稳。然而,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使中国制造业面临诸多问题:第一,发展环境亟待优化;第二,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第三,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亟待深入落实;第四,质量水平亟待提高;第五,发展的精神内涵亟待丰富。基于此,“中国制造”必须转型升级。这不仅需要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更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关于创新的理论阐释是对19世纪科技、文化、社会等方面创新实践的反映,涉及科技创新、经济创新、政治创新、文化创新和社会创新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物质基础和实践活动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尽管如此,但这一理论仍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理论层面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启了创新理论研究的大门,揭示出创新的本质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人类实践活动,从技术、制度、理论、文化等维度丰富了创新理论的内涵。这一创新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研究可资借鉴的资源。从实践层面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创新不仅“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还是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前提。

创新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动力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是发展实体经济的关键。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诸多问题,综合来看,既有外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内部因素的阻碍,对此,“中国制造”必须进行自我革新。

首先,从外部因素来看,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制造业发展环境尚待改善、产业政策需要改革调整。《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发展环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生产要素成本提高。“中国制造”能够崛起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的低成本,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展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也在慢慢消失。

提高劳动力成本“是发展理念转变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因为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无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数量增加向质量提高的转变。为此,中国在建设“制造强国”的过程中,应当将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转化为创造性优势,将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的压力转化为创新的动力。马克思认为,人类劳动的创造性特质使劳动力成为具有创造性的生产要素,“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当中把它建成了”。由此可以看出,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从长远看并不能成为阻碍“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因素,相反,会激发创新性劳动,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除此之外,中国制造业还面临产业政策亟须调整的问题。《中国制造2025》指出,“决定未来我国产业调整方向和内容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新经济发展所形成的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的要求;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产业政策的调整也是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的。第一,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浪潮的推进,我国传统成本导向的产业政策已经不再适应新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根据新的技术经济范式要求,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及时调整产业政策。第二,产业政策是产业发展环境供给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此,应当通过政府的恰当干预,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增强产业的有效供给能力。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揭示出科技创新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科技创新既离不开现实的经济发展环境,也离不开前一阶段的技术积累。中国制造业经过前一阶段的积累,已经具备“庞大的产业基础和强大的自生发展能力”。为此,应以科技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正确处理好科技创新与产业政策调整的关系,不断提升供给质量,完善产业发展环境供给体系,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实践也表明,产业政策的调整指向应当转移到技术创新上,以适应新技术经济范式发展的要求。

另外,我国产业政策过度依赖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无论是哪种政策支持都不能保证最优结果,因此,需要合理的产业政策组合,最大化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新技术经济范式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决定了“中国制造”要想在新一轮技术浪潮和产业革命中胜出,就必须以技术创新推动制度创新。

其次,从内部因素来看,“中国制造”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制造业整体质量不高、“工业文明建设总体滞后”,这两个突出问题是紧密联系的。“中国制造”尽管体系已十分完整,但是产品质量和品牌优势不足,这是制约“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制造强国首先一定是质量强国”,因此,“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目标之一是提升产品质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了科技创新是其他创新的基础。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是提升供给质量的关键,是加快工业文明建设的前提,是加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保障。有鉴于此,加快“质量强国”建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工艺创新,为提高制造业质量奠定技术基础;第二,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建立制造业先进文化,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第三,进行质量技术基础建设,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质量强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充分发挥人才这一创造性生产要素的基础上,以科技创新推动文化创新、制度创新,以文化创新、制度创新保证科技创新的顺利进行,进而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创新引领“中国制造”未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证明,要建立“制造强国”,就必须先建立“质量强国”,调整经济供给结构失衡的现状。“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意味着既要与过去对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的依赖划清界限,又要在国际上提升知名度,变成本优势为质量优势,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诚如上文所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进行全面创新,即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等。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充分运用,也是发展实体经济的关键。

在面临突出问题的当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正视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合理调整产业政策,提升制造业整体质量,建立符合制造业健康发展的精神文化,使中国制造业由过去的依赖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转变为依赖创新驱动、质量提升的产业,才是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创新不仅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前提,而且是“中国制造”继续发展的动力,还引领“中国制造”的未来。

(作者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③《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7)》,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

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年。

责编/刁娜 美编/陈琳(见习)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