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滋养

核心提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乡村文化发展的时机逐渐趋于成熟。我们既要坚守乡村文化的本源,明确乡村文化的特色与优势,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社会空间,也要发挥乡村居民文化主体作用,适当开展创新,重塑乡村文化生态,让乡村文化成为乡村生生不息的智慧和力量。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乡村文化发展的时机逐渐趋于成熟。我们既要坚守乡村文化的本源,明确乡村文化的特色与优势,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社会空间,也要发挥乡村居民文化主体作用,适当开展创新,重塑乡村文化生态,让乡村文化成为乡村生生不息的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乡村文化 乡村振兴 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文化是乡村的精神与灵魂,是乡村振兴最为重要的思想源泉。因此,乡村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滋养。乡村文化振兴,能激活乡村经济,促进全社会文化发展;能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与精神状态,为乡村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在新时代,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必须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坚持以文化发展促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带动文化发展,全面总结历史发展经验、认清现阶段乡村发展所面临的文化困境,进一步彰显乡村文化自信,巩固乡村文化“软实力”。

乡村文化环境遭破坏,乡村文化发展面临多重困境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文明成为社会文明的主流形态。新型城镇化的全面推进和新农村建设,正在改变农村文化生态原貌,大量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地区流动。随着乡村文化环境的逐渐消亡,乡村文化的固有体系开始崩塌,同时与乡村文化相对应的伦理价值、人文理念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正在逐步降低,乡村文化的整体实力逐步下滑。

乡村文化群众基础薄弱,乡村地区居民对自身文化主体的地位认同感不强。首先,尽管农村人口在我国现有人口结构中占据了较大比例,但在现代文明浪潮的冲击下,农村居民对文化主体的价值功能逐渐被冲淡,乡村地区居民尤其是青年乡村居民群体,对乡村文化的价值认同逐步弱化。一些人甚至认为乡村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形态,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因而对乡村文化所倡导的乡土情结、家乡情感认可度偏低,也不会主动承担推动乡村文化发展的义务。其次,地方政府在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中对乡村居民的主体性认识也不够充分,未能充分调动乡村居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后,随着乡村经济的日渐繁荣,如今乡村社会发展对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但囿于乡村文化治理体制存在天然的局限性,乡村地区配套文化公共服务尚不健全,群众性文化组织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束缚,乡村居民的文化素养有待提高、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能力有所欠缺。

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开发与保护力度不足,乡村文化的物理基础正逐渐走向消亡。乡村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积累了大量的优质文化资源,但现阶段我国在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体系建设上还存在欠缺,乡村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未能充分考量乡村文化生态的现实发展诉求。一些地区对乡村文化发展的规律认知不足,对乡村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不够科学。随着一些古村落的消失,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挑战。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也较为滞后,在文化产品供给、产品结构布局等方面没有立足乡村地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与地方文化优势,产品开发过于保守,文化消费品过于单一,产业潜能也没有实现有效激发。

立足乡村社会发展实情,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社会空间

乡村振兴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战略构想,必须抓住文化之魂,弘扬乡村文化的精神,明确乡村发展的正确方向。乡村居民是乡村文化的主体,乡村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首先确立乡村居民的核心地位,增强其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话语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

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乡村文化环境碎片化现象格外突出,要想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目标,必须把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摆在首位。尽管与现代工业文明相比,乡村文化所代表的生产力相对落后,但经历了数千年历史论证的乡村文化也存在着大量有利于现代乡村发展的文化基因,完全抛弃乡村文化生态势必阻碍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有效落实。因此,乡村振兴必须以文化发展为契机维系乡村地区的文化根脉,保护乡村文化的价值和精神内涵。

具体而言,乡村文化发展必须坚守乡村地区独有的伦理规则与精神价值,维护乡村文化的价值观,引导乡村地区居民将乡村文化的精神要义作为社会实践的行动指南。如可以在青年群体中营造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传统价值氛围。然而,乡村文化并非完全封闭的文化体系,兼容并包也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特征,也就是说,乡村文化也有吸收其他先进文化优势,克服自我文化弊病的内在意愿。因此,乡村文化生态塑造还应积极吸收现代工业文明的优势,均衡乡村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文明的引进切不可破坏乡村传统文化的根脉,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协调性,降低文化匹配的突兀感。

重塑乡村文化生态,突出乡村居民在乡村文化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

乡村居民是乡村文化发展的主力军,是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乡村居民是最了解当地文化发展情况,最期盼实现文化振兴的社会群体。现阶段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必须突出乡村居民的重要性,激发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坚持以提升乡村文化自信为着力点,引导乡村居民将社会风俗、伦理道德等乡村文化的精髓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留住乡村文化的人文情怀。

要引导广大农村居民将优秀乡村文化活态化表达出来,唤醒乡村文化的时代生命力。乡村文化包含了多种极具生活气息的艺术形式,如深受当地人喜爱的地方戏、丰富多彩的窗花剪纸、与农村社会生产息息相关的劳动号子等,这些文化艺术已经深刻融入到乡村居民的生活,并逐渐演化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基因。应鼓励当地居民延续乡村地区的文化生活习惯,努力学习乡村独有的文化形式,为乡村文化生命力的延续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相关职能部门也要采取多种措施引导乡村居民参与文化建设。

要围绕乡村居民的现实生活,推动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农耕文化依然是现阶段乡村文化的主体,为了延续乡村文化的根脉,我们依然要坚持以农耕文化为基础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逐步融入其中,让乡村居民全面参与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创新乡村文化形态;应彻底转变乡村居民在文化事业发展中的边缘性地位,尊重乡村地区居民的文化利益诉求,以乡村地区居民的文化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出适合乡村发展的文化。

优化乡村文化宏观战略布局,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多方位支撑

乡村振兴必须秉承文化惠民的根本原则,优化乡村文化布局,打造多元立体化的文化网络,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发展的社会价值,让更多乡村地区居民享受到更充分的文化红利。

乡村地区必须建立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升乡村文化需求与文化服务的匹配性,并赋予乡村文化更浓厚的乡土气息。地方政府要积极探索乡村文化公共服务的具体发展路径,将地方特色文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战略资源,从资金投入、技术研发与文化管理等多方面入手丰富乡村文化公共服务供给,为乡村文化打造一个融入乡村社会的有效路径。

要坚持产业化发展思维,为乡村文化产业规模提升铸造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的平台。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文化事业发展不能完全脱离经济而单独存在,必须壮大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附加值,赋予文化事业循环发展的能力;引导乡村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实施“三产”融合,为乡村文化发展打造相配套的经济体系,为乡村文化的传播开辟新的道路;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资源分配机制,优化经济效益分配途径,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协同发展。

(作者为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1月28日。

责编/张忠华 美编/杨玲玲

[责任编辑: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