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时事洞察 > 正文

“治愈经济”背后的社会学分析

近年来,“治愈经济”在中国许多大中城市风靡起来。小到“玩偶陪伴进餐”、大到“下乡田园种植”,各式“治愈经济”消费项目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治愈经济”存在一定规模的预期市场,甚至还有持续火爆的前景趋势。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治愈经济”是现代化进程当中市场经济出现的正常现象。“治愈经济”只要合法合规,不与社会习俗和基本道德冲突,就存在合理的发展空间,社会需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同时也要多一份引导和规范。

“治愈经济”抓住了消费者的“痛点”

作为在经济相对富裕时期成长起来的新生代,他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同父辈存在巨大差异。消费已经不再是满足温饱的生理需求型经济行为,越来越表现出精神层面的自我追求和生活意义的价值实现等人格属性。然而信息社会的矛盾在于,它既可以扩大人们的交往空间、增加人际交流的机会,但也将传统社会许多社会互动消解得“支离破碎”。取而代之的是,当今社会交往的扁平化、碎片化和非在场化。人们虽然“自愿”身处许多光怪陆离的热闹之中,却时常感叹自我的迷失和精神的孤寂;人们虽然“热衷”参加各种眼花缭乱的线上线下活动,却不断抱怨自己有限的休闲时间被“侵吞”和“瓜分”。不知从何时开始,许多人特别是青年人喜欢“宅”在家里、“痴”于手机、“困”在网络、“迷”于虚拟。当今每一个人都可能拥有更多主动参与或静默观望的广义生活场域。但很多时候身临其境却仍旧让人们感到“生活在别处”。别人的“晒图”“撒狗粮”只是“他者”的狂欢,自己的自我困惑不会因为握有充分的信息就能够得到释放。当不完善的自我被信息饱和的目标所俘获时,充实自我的真正道路反而容易迷失,人们误以为通过信息递增的方式就能够弥补心灵的意义缺失。而最大问题是,意义本身并不存在于这些表面化的信息之中。

摆脱孤独、减缓焦虑和寻找心灵温暖是都市“治愈经济”消费群体的主要目标。信息时代能够将人们接触和进入各类以网络载体为传导方式的活动辐射最大化,人们的身份认同也经受着多重角色的变换考验,承受着大量社会比较的冲击。茫茫“网海”和茫茫“人海”一样,依旧“难觅知音”。人们讨厌和回避孤独、焦虑。从表面上看孤独、焦虑是个人原因,但是在大环境下,城乡不断深度融合、社会流动加剧、利益分化和博弈……客观上造成人们工作压力和生活负担趋重。人们用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了简单的事情,过多的精力被舒适任务所耗费,看似发生了大量、频繁的数字信息互动,实际上却是无聊的应酬和无益地打发时光。社会交往信息化的潮流让越来越多的人际活动已经不必再依赖于真实的物理空间和亲临现场,更多的数字化虚拟空间让人们的社会交往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们的生活空间快速膨胀和扩展,然而孤独感并没有随之消失或衰减,反而越来越感受到莫名的内心寂寞;人们的焦虑感也并未随之减少或化解,反而越来越摆脱不掉纠结不清的情绪困顿。现有心理服务尚不能够完全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有的人对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还抱有社会成见,那么一些有着心理紧张、情绪困扰和精神焦灼的个体尝试接触“治愈经济”的消费体验就是可以理解的现象了。

“治愈经济”能够“治愈”什么

尽管“治愈经济”抓住了消费者的“痛点”,但如果严格按照医学技术或心理治疗的专业标准,这里所谓“治愈”显得很不靠谱,纯属夸大其词或哗众取宠。虽然有的人对于“治愈经济”有所诟病,可是换个角度看,“治愈经济”主要出发点是以帮助消费者舒缓情感、调节精神、充实心灵为目标而开展消费活动。它通过提供一个静谧的环境让人“坐一坐”“发发呆”;营造一个温馨宁静的空间让人“缓缓神”“舒舒心”;创造一个亲近自然、让人“回归自我”的机会。少许次进行的“治愈经济”消费项目可能无法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人们的苦闷、烦恼或焦躁。但毕竟作为人们自愿花钱体验的消费,“治愈经济”消费体验客观上也会暂时缓和一下个体的心理紧张,抚平一些内心不安。通过轻松活泼的干预方式,这些消费体验在人们匆匆工作生活的间隙起到一定程度“心灵放假”的作用。虽然从真正治愈心灵创伤、愈合心理痛楚的角度看,它们只能算得上是“点缀”“补充”,绝大多数尚停留在“治标”的水平,但对于这些消费体验,外界也无可厚非。商家出于迎合社会消费需求的目的,推出一些花样翻新、吸人眼球甚至有些“噱头”色彩的消费项目,只要他们遵守法律、遵从公序良俗,社会不必过度指责,更不需要禁止打压,人们也不必对这些“治愈经济”消费项目拒之千里。

当然我们也需要清醒认识到,如果个人负面的心理情绪比较轻微,通过“治愈经济”的消费体验或许可以较为顺利地帮助当事人像抹去桌面的灰尘一样,暂时抹去心理阴影。但如果个人负面心理情绪较为严重,那么仅凭这些消费体验就很难真正恢复到正常状态。况且,进行“治愈经济”的消费开销不小,往往适用于有一定消费能力、观念开放、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且工作生活节奏较快、压力较大、流动性较强的中青年群体。他们一方面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承受着高强度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他们又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和心理韧性,能够发挥一定的自我调适能力。有些时候在不便从社会支持系统获得帮助,又还不至于求助专业心理服务机构的情况下,找到某个合适的“治愈经济”消费项目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只是需要注意避免把这种“点缀式”“补充型”选择当作主要手段,而是从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心与心的家人好友情感沟通、健康有度的文化活动等当中恢复身心愉悦,坦然接受自我,回归本真生活。

“治愈经济”消费项目往往同一般的商业消费项目有一些差异,表现出一定的新颖性,也存在一定的隐秘性。进行“治愈经济”消费的个体通常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猎奇的窥探心理,而他们更大程度上是冲着释放心理压力、放松紧张情绪、调节身心平衡和焕发生命活力去的。应该肯定的是,“治愈经济”的经营者初衷并不是营造“纸醉金迷”的“堕落乱象”,“治愈经济”的消费者也确实是想寻找在忙碌工作生活之外的一片心灵港湾。但囿于新鲜事情的一些限制,“治愈经济”的“治愈”效果还是值得商榷。

无须“谈虎色变”,对待“治愈经济”不妨容留空间

海量的信息客观上营造了一个信息饱和的外部世界,单独个体的自我演绎既可能得益于信息饱和带来的促进优势,也可能难以避免地陷入信息饱和带来的被动牵引。这种不自觉的偏差效应最直观地表现在随处可见的“低头族”“刷屏客”“键盘侠”。个体信息饱和并不能等同于心灵的充实。商人的“嗅觉”总是敏锐的,利益的诱惑不允许他们让商机白白流失。“治愈经济”不是中国独有的,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带有“治愈经济”标签的消费项目或活动比比皆是。中国社会已经具备发展市场经济较为丰富的经验,对于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正常市场经济行为,人们更无须“谈虎色变”,对待“治愈经济”不妨容留空间、给点时间,加以正确引导、合理规范,从容应对各种可能面临的新问题。

(作者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