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江苏淮安2019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纪实

水懂我心,自然淮安。淮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享有“运河之都”的美誉。良好的生态环境一直是淮安的最大优势、最大财富、最大品牌、最重要战略资源。

近年来,淮安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2019年PM2.5浓度降幅全省第二,优良天数比率高于全省平均值1.3个百分点,国省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危废填埋能力实现零突破,生态环境满意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在苏北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市……一幅幅“绿韵淮安,生态跨越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生态优先 凝聚绿色共识

牢固树立“环境是发展战略资源、生态是最宝贵财富”的理念,把生态文明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战略。淮安市委、市政府自觉提升政治站位,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义不容辞的使命,将“抓好生态环境治理”列入党代会7件实事,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生态优先战略落地落细落实。

二是注重生态规划引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先后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相继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行动方案、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将生态优先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举措充分体现在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中,实现“多规合一”。

三是构建协调推进格局。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对县区、部门高质量跨越发展考核体系,签订生态环保工作目标责任状,严格考核奖惩。成立全市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指挥部,各职能部门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盘棋”理念,齐心协力建设好美丽淮安这座“大花园”。

优化空间布局 构建绿色屏障

始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强化系统思维,让自然生态美景成为底色。淮安在全省率先编制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构建“一区两片四轴”总体空间布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坚决守好生态、耕地、水资源保护三条红线。

一是严守生态红线。制定《淮安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监督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建成生态红线区域监管平台,实行严格的管控。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11类56个省级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达2120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1.14%。

二是严守耕地红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探索建立“责任+激励”“行政+市场”的耕地保护机制,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新格局。划定保护区128个、保护片1445个、永久性基本农田594.67万亩。

三是严守水资源红线。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着力建设“水畅、水活、水清、水景”的城市水系统。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形成化工、造纸、电力、冶金、纺织、建材、食品、机械、制药9大重点行业特色节水模式,年节水能力1.16亿立方米,创成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和省级节水型社会。

发展生态经济 实现绿色增长

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调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探索一条具有淮安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一是调优产业结构。深入开展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工作,开展“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工作,加强落后产能的淘汰,以更高的环境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坚持高端化、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绿色化发展,着力培育“433”优势特色产业,“三特一新”工业主导产业保持稳步增长,“三特”农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比重突破5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

二是全面节能减排。严格控制能源和煤炭消费总量,提高电煤使用比重,削减非电工业行业用煤总量,减少直接燃烧、炼焦用煤及化工原料用煤,2019年1-11月份规模以上非电行业用煤较2016年同期减少58.73万吨,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2019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18年削减2.32%、2.89%、8.78%和8.85%。

三是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省率先启动低碳试点园区建设,在苏北率先提出碳峰值年限,实联化工等3家企业6项产品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产品碳足迹”证书,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和使用,稳步实施以气代煤、以电代煤和集中供热,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供给,促进能源结构优化,着力构建清洁高效的能耗体系,获批新能源示范市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

突出标本兼治 呵护绿色底色

始终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理念,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一是着眼源头抓保护。深入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妥善处置自然保护地问题线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古淮河被列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白马湖、天泉湖建成省级湿地公园。推进绿色淮安建设,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全市林木覆盖率、自然湿地保护率分别达23.87%和51.1%。

二是精准发力抓治污。全面落实“点位长”制度,积极创新污染源治理模式,健全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和预警机制,深入推进工业污染、行业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系统整治,PM2.5浓度降幅全省第二。创新河、湖、断面“三长一体”管护机制,严格落实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突出抓好重点断面水质整治、黑臭水体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工作,国省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入选全国20个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创建城市。完成全市582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状况调查信息采集。持续推进危险废物“减存量、控风险”工作,全市危险废物总库存削减至1.2万余吨。

三是全面从严抓执法。健全完善市领导分片包案督办、环境问题自查自纠督办、交办信访案件会审督办三项督办机制,突出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及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共交办信访件163件,已完成整改157件,省环保督察共交办信访件62件,已完成整改34件。深入推进“环保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加大对重污染天气、秸秆禁烧等重要时间节点的执法检查,综合运用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等手段,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019年共下达环境违法行政处罚决定695件,行政处罚金额4870余万元。

注重机制创新 厚植绿色根基

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制保护生态环境”,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完善投入机制。通过政府投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向上争取等多种途径,整合使用各类资金,每年安排3000万元生态建设专项引导资金,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占GDP比重保持在3.5%以上。

二是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全市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和运行工作,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联动、纪委监督、社会共同参与的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工作格局,对每件污染防治问题线索处置进行在线、实时、动态监督,督促落实污染防治责任,累计受理问题线索2万余条,问题线索办结率、回访率、整改率分别达89.9%、89.8%和92.4%。

三是公众参与机制。始终把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最高标准和最终目标,以“生态淮安 共建共享”为主题,组织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绿色建设活动,积极开展“追梦运河新时代、激扬绿色中国龙”“美丽淮安摄影、征文比赛”“青年文明号助力污染防治攻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推陈出新的社会宣传激活着一粒粒传播生态文明的种子,孕育着生态环境保护春天的希望。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淮安市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谱新篇,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淮安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