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社会治理中的“四个融合”

摘 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将“制度”“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重要性与突出作用提升到新的高度。在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着力促进共建共治共享与推动机制创新融合、更新治理模式与强化技术手段融合、突出重点领域与把握关键环节融合,以及应对风险挑战与提升治理效能融合。

关键词:治理创新 社会治理 治理效能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一份具有深远战略眼光和显示强烈历史担当的纲领性文件,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在党的科学领导下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决定》的出台,对于开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的新航程,开辟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境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发挥制度优势,提升治理效能,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使命。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是符合中国现实发展需要、经过实践证明的科学制度与治理结构安排;另一方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和完善为基础和前提,且离不开国家和社会各方面、各领域、各层次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手段等的不断创新,还需要在实际探索中努力把中国独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现代化优势。在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而要实现这一重要任务,应着力促进“四个融合”。

共建共治共享与推动机制创新融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将“制度”“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重要性与突出作用提升到新的高度。这个高度,浓缩和凝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为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建设小康社会、共创美好生活准备了更清晰的路径规划,也为扎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协调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国家治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维度、多个领域,其核心内涵之一在于构建出科学规范、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从而为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制度保障。新时代的“中国之治”,必须牢固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积极探索构建协同创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机制。

更新治理模式与强化技术手段融合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引进和强化新的科学技术治理手段,倡导科学技术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领域的深度融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孕育兴起,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社交媒体、区块链等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日益深刻的变化,社会治理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需要直面的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快经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注重治理理念、模式的更新与新技术手段的充分融合,突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科技支撑,完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所需的创新技术、专业人才、专业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运用现代先进的科技治理手段补齐社会治理能力的短板和功能的缺失。

突出重点领域与把握关键环节融合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不断优化,需要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机构职能进行优化、调整和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站位上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进一步确立了重点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出台了许多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制度性特征的改革举措。在推动一些关键环节的改革与治理方案落地过程中,特别是在面向基层的社会治理改革中,致力于处理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政策统一性和差异性、治理科学性和特殊性等的关系,注重把抓改革、强治理同做群众工作相结合,以直击问题要害,破解问题症结,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例如,考虑到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领域工作涉及面广、配套性强、利益关系复杂,需要户籍改革、就业保障、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的有序跟进,近年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相继联合出台多项政策,如鼓励特色小镇建设等,培育出一大批以人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生态为载体、以产业为支撑、以文旅融合为延伸,集生产、生活、生态、宜业、宜居、宜养为一体的新型社区聚合空间。同时,还注重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特色小镇建设由同质转向特色、共性转向个性、数量转向质量、集中转向扩散。打造的许多成功样本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之所,为各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益示范。

应对风险挑战与提升治理效能融合

2019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就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作出深刻分析、提出明确要求。在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价值取向、利益诉求变得日趋复杂、多元,各类风险和矛盾叠加交织,社会治理及治理效能面临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必须不断增强风险应对意识,深入研究影响我国社会发展安全稳定的各类重大风险及其规律、趋势,开展社会安全风险危害识别、事前预判评估及预警监测培训,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构建风险信息收集、分析、发布、管理、监督反馈的全过程风险干预与治理机制。与此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把风险防控与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专项治理、协同治理等结合起来,将着力提高风险防控与治理效能作为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从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构建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有效社会治理参与的渠道和风险治理共同体。

【本文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

参考文献

[1]王丽惠:《新时代的中国法治改革——中国法治现代化2018年智库论坛综述》,《法治现代化研究》,2019年第1期。

[2]陶文昭:《科学认识新时代的改革》, 《理论导报》,2019年第3期。

责编:罗 婷 / 董 楠(见习)

责任编辑:luoti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