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之治”的重要法宝

摘 要:党的十九四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首次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可谓意义深远而重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因此,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依靠和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不动摇。

关键词:党的领导 以人民为中心 治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日益被提升至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则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作为主题进行研究,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既是对历史规律和经验的总结,又是对我国当前所处历史阶段的准确判定和对未来前进方向的科学部署,是关于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理论探索和现实选择的重要论述。《决定》所提出的总体目标“三步走”战略,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什么、怎样坚持和完善,提供了遵循指南,也为新时代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路径指引。

坚持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是由人民选择的,一个国家采用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人民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的选择,是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我国具体发展实际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过党和人民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这既为我国长久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我国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经验遵循。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改革也进入了攻坚期、深水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机遇正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我们要更加积极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加自觉地防范化解各种风险,充分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为我们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障。

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决定》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拥有的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归结为十三个“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在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改革和创新不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体制机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个方面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系统全面的治理体系;同时加强各部门治理的融合贯通,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更好地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统筹国内外发展两个大局,带领中国人民建立起了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我们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还有很多风险需要面对。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需要中国共产党来引领方向、把舵领航。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重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出现的新情况、遇到的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方略和新理念,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了“中国之治”新篇章,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一科学思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其内涵涵盖了国家治理各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指引着党和国家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力,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我们深刻领悟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实质,坚持这一科学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自觉用这一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之中,使之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全面贯彻与落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导向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党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我们党从群众中来,也要到群众中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注重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相连的密切联系;从新中国成立到完成“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时代,这些重大历史变革无一不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出来的。

尊重不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承认不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区别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界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人民群众是最了解实际情况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注重将尊重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相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导向,不断改革创新,真正做到人民当家作主,依靠人民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丽篇章。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要关心人民群众真正需要什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落到实处,还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向人民群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其实质是人民群众自身的实践,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的经验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相适应,人民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大显著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把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源泉,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标准不断改进工作措施和方法,将党和国家的事业首先交由人民群众来检验。

总的来说,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拥护党的绝对领导,充分依靠和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巨大优势,齐心协力谋发展,锐意进取,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本文作者为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马小帅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1]严书翰:《中国改革的六大理论支柱》,《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

[2]唐青阳:《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历史依据与现实基础》,《理论与评论 》,2019年第3期。

[3]黄再胜、李晓阳:《 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鲜明特征与新经验》,《福州党校学报》,2019年第2期。

[4]刘冠军:《中国宣言·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深刻体会党的十九大报告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学刊》,2018年第1期。

责编:贺胜兰 / 司文君(见习)

责任编辑:贺胜兰